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具体操作中以什么为指导理论,是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就业指导理论,因此在就业指导实践中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的模式。对比研究特质因素论、心理需求和心理动力论、人格类型论、职业发展论和职业决策论等多种西方就业指导理论发现,职业发展理论较好地揭示了人的成长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的规律,理应成为就业指导理论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现代写作学研究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向前发展。各种各样的理论体系(框架、范畴)被设计出来,如写作主体论、客体论,写作本质论、过程论、技法论、文体论、教学论,写作的哲学基础、思维规律、心理机制、工艺流程,等等。而且,这种研究打着“建立科学化的现代写作学理论新体系”的鲜明旗帜,冲破了传统写作学理论的旧式框架(如“直感式”框  相似文献   

3.
简述国外翻译过程理论研究的发展,着重从描写翻译学、翻译过程的行为、翻译的动态对等理论、认知心理模式、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论、功能语言学派和释意学派等方面对国外翻译过程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进行述评,旨在对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TOT(舌尖现象)是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心理语言学领域对于舌尖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阻抑理论、不完全激活假说、消耗论、知识增长论、交互激活竞争模型等理论,认知科学理论与神经心理学的理论也在解释TOT现象。本文对这些理论的内容与形成过程进行了回顾与总结,阐述这些研究所呈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皮亚杰、埃里克森、西尔斯的心理发展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亚杰的认识论、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论、西尔斯的学习理论都对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阶段以及影响心理发展因素、心理结构等进行了论述,但在发展阶段的划分上和对影响心理发展因素的强调上以及心理结构的划分等方面又有所不同。我们从其异同之处可以吸收合理的成分,更加辩证客观地认识人的心理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心理韧性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自20世纪70~ 80年代开始,国外关于心理韧性的研究,从概念、理论模型到研究方法已趋于成熟.文章系统介绍了心理韧性的结果论、过程论和品质论概念,并根据研究对象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不同年龄阶段心理韧性理论模型和测量工具的研究现状,最后尝试着从实际问题的角度提出心理韧性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编辑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不断由一般性问题的研究向编辑过程特殊规律的研究转换。值此之际,姬建敏同志的《编辑心理论》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它以编辑的心理过程为对象,运用普通心理学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对编辑心理现象进行描述,以揭示心理规律,预测心理趋势,探讨心理调适的方法和原则,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对编辑心理世界的理性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结构主义被后结构主义的逐渐替代 ,随着阐释学的东山再起 ,随着现象学哲学对客观主义哲学的反叛 ,电影研究的重心明显地从电影文本转向电影与观众的关系 ,转向电影观众本身 ,形成以观众为对象主体的观众论。观众论尊重影片分析的各种角度及理论批评的多元态势。不仅如此 ,观众论的研究重点在于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心理的观众的心理结构。观众论的这种研究有助于影片创作的适销对路 ,特别在经济规律支配影片发行市场的今天 ,观众论的研究更有现实意义。一、观众及观众层次(一 )观众界说从世界电影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来看 ,电影研究的重点 ,已…  相似文献   

9.
丁健 《科技信息》2009,(26):I0154-I0155
本文主述介认知语言学论近几年来最新的发展状况。该语言分支的发展主涉及其内部架构的修订及应用研究。本文综览认知语言理论的5个方面:范畴化、隐喻化、心理空间及概念整合理论、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  相似文献   

10.
王慧 《当代地方科技》2011,(8):176-176,129
结构主义思想是一种在现代欧美国家广泛流行,影响深远的教育理论。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Piaget)的认知心理为基础,把认知发展与教育统一起来,为心理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的互相协作提供了一个范例,对现代西方课程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资本主义陷入滞胀时期,马克思主义消费不足论逐渐失去了理论的主导地位。其经济危机理论再次陷入到百家争鸣当中,在这一时期涌现出财政危机论、利润挤压论、长波理论和剩余价值-利润率下降理论等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为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视角。保罗·阿特维尔对20世纪70年代之后涌现出来的危机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每一种理论的源起和发展进行了批判性的阐述,呈现出70年代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范式化、学术化的发展谱系。  相似文献   

12.
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开创了人类学研究的民族心理学派,在人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通过介绍评析其著作《文化模式》一书来分析其文化模式论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和相对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余毅贞  时琴琴 《科技信息》2010,(33):I0172-I0173
以绘画这一研究方法来探究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研究从不同角度支持已有的三大自闭症认知发展理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障碍论;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障碍理论;弱中心信息联合(Weak Central Coherence,CC)理论。回顾绘画这一研究方法在自闭症儿童认知理论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成果,探讨该方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赵护林 《科技信息》2012,(27):183-183
胡庚申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出版标志着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正式问世,理论的提出引起了译界的兴趣和关注。本文从理论研究、述评研究、应用研究三个方面对现有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研究的问题,探索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由客体认知到元认知再到心理理论,是西方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两次飞跃.儿童的心理理论是儿童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的理解和推测.与早期的认知发展研究相比,心理理论更有可能揭示个体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内部机制.尽管心理理论的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该领域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变量控制等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要做到客观地评价心理理论及其研究,必须从理论实质及其所进行的大量研究入手.未来的研究应着力解决心理理论的获得机制、研究范式、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的推广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蒙太格语义论(MS)为代表的真值条件语义论的不足之处在于:(1)无法解释跨句照应的语言现象;(2)无法把握话语和上下文相互影响的动态特征。作为超越了其不足的两大理论有Kamp和reyle提出的“话语表现理论”(DRT)和由Asher和Lascarides提出的“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SDRT)。SDRT是对DRT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梳理了这两种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来凸显真值条件语义论不足的同时,对话语表现理论的前景给予了关注。在深刻把握语言和心理的联系的基础上,需要构建一种包容性更强的理论来推动自然语言语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代语用学主要理论研究与发展状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全面介绍了当代语用学指示语、会话含意、言语行为、预设、会话分析、关联理论、语言顺应论、语言模因论等理论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国内语用学教材较少介绍的语言顺应论以及教材中尚未见介绍的语言模因论,并对各大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集中介绍和梳理,以期能使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保罗·阿特维尔在著作《60年代后的激进政治经济学:一个知识社会学视角》中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着重分析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划分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之间争鸣的历程。他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划分为比例失调论、消费不足论、资本有机构成论、工资上升论、国家财政危机理论这五种类型,对每一种都进行了概括性的定义、分析和评述,通过其特殊的学术视角,呈现出当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谱系。  相似文献   

19.
时间解释水平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解释水平理论探讨了人们对未来事件的反应会随着距离现在的时间长度变化而变化的机制.该理论一方面架起了时间心理学与决策心理学之间的桥梁,男一方面为人类的合理决策、最大收益提供了指导依据.文章首先介绍了时间解释水平理论的产生基础,即客体相异论、行为确认论及行为阶段论等,然后阐释了时间解释水平的内涵:人们运用抽象的心理模型对远的未来事件进行表征,即高水平解释;而对近的未来事件的表征则运用具体的心理模型,即低水平解释,并从目标分类,行为描述,解释水平特征,视觉任务以及行为决策等领域的实证研究对该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接着描述了对事件行为结果的预测和评价的应用研究,最后指出时间解释水平理论的机制问题、时间解释水平的分段数量和影响因素问题及过去时间解释水平效应问题是将来研究的突破口,且指明了对国内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当代欧美出现了谬误研究的热潮,其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系统的谬误理论主要有谬误的形式论、谬误的语用—辩证论、谬误的语用论和谬误的修辞论。当代谬误研究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综合化趋势,谬误理论也向更深层次发展,意在构建理论基础与框架,打造识别、分析和评价论证特别是谬误的工具,以及梳理与澄清概念术语。当代谬误理论研究的直接理想是构建一个融合逻辑(指狭义上的形式逻辑)、辩证和修辞为一体的统一的谬误理论,其更高的理想或目标是构建成熟的论证理论。当代谬误理论研究不但复兴了谬误理论研究,而且促进了非形式逻辑思想的兴起与发展,对我国谬误理论和论证理论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