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期为预防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感染部位及发生院内感染的肿瘤类型.[结果]①革兰阴性杆菌所占百分比为63.41%,革兰阳性球菌所占百分比为36.95%;②患者年龄越大,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越高;③患者住院期间以住院>30 d发生院内感染率最高;④下呼吸道发生院内感染最多,所占百分比为60.97%;⑤呼吸道系统肿瘤发生院内感染率最高,所占百分比为49.59%.[结论]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等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在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应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94~1995年对我院1986~1994年100例白血病人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极易并发院内感染(占48%),发病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4.58%),院内感染的发病率随着白细胞的减少而升高,并与抗生素的应用密切相关。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时间越长,其发病率越高;层流洁净病房与普通病房院内感染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现状。方法 :对 10 4例 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10 4例 COPD患者中有 6 3例病原菌阳性 ,在 6 3例中 ,院内感染 2 1例 ,院外感染 42例。院内感染者在发病前均使用了抗生素 ,占 10 0 % ,而院外感染者使用抗生素率为 5 4.8% ,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感染组均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6 6 .7%、83.3% ) ,其中院内感染以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 ;院外感染则以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感染为多。院内感染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院外感染者 (2 3.8%、2 .4% )。结论 :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 ,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感染均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而院内感染者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黄晓梅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5):34-35,42
文章通过对南宁市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情况的调查,总结出口腔科院内感染及口腔专业人员感染的状况;发现口腔科院内感染与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控制感染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了解兰州市中医医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E)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性,为院内感染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4年12月兰州市中医医院各种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568例铜绿假单胞菌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性。568例铜绿假单胞菌标本主要来自痰液(54.5%),其次为脓液(27.1%)和创面分泌物(6.7%);分离较多的科室分别是普外科,骨伤科,重症监护室(ICU),妇产科,呼吸科,分别占21.7%,11.4%,10.5%,9.9%,7.7%。氨曲南耐药率较高,达8.75%,亚胺培南6.21%。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菌种之一,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6.
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某医院院内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加强监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结果院内总感染率11.18%,某些侵袭性操作、易感原发病、应用抗生素等为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该医院院内感染率略高于同期报道,危险因素与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无层流病房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措施从而控制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院内感染。方法进一步明确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方法。结果通过有效地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以及个性化心理护理的设计,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以及患者良好的依从性,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胸外科患者围手术后院内感染因素.方法:选取兰州市肺科医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120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记录、分析、整理这些患者围手术后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患者围手术后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20例胸外科患者中,围手术后院内感染的患者有65例,院内感染率为54.17%,60岁以上的胸外科患者围手术后的院内感染人数为17例,感染率为44.74%,其中,这些老年人中有糖尿病、高血压史而出现院内感染的有13例(76.47%),胸外科患者围手术后院内感染的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术后护理、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基础性疾病以及其他严重疾病等.结论:胸外科患者大多数采取的是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后院内感染率高,在临床中选取有效地措施,做好相关的胸外科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极其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无层流病房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措施从而控制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院内感染.方法 进一步明确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方法.结果 通过有效地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以及个性化心理护理的设计,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 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以及患者良好的依从性,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院内感染系指病人在住院或门诊就诊期间引起的滋染。院内感染率是医疗质量的客观标志之一,关系到住院病人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病人和国家医疗费用的开支。为此,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将本院内科感染18例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18例内科感染中,男10例,女8冽;年龄18-60岁11例,61岁以上7例。1.2方法参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采用的统一感染诊断标准,依照临床表现,细菌学培养,常规检查,临床治疗情况,影像学诊断等确立内科感染18例。2结果2.l院内感染与系统疾病的关系,见下表1。2.2感染人次与感染部位的…  相似文献   

11.
综合有关资料及临床实践对白色念珠菌病的发病机理,病因及诊断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在连续流反应器中探究了纳米二氧化钛(TiO_2 NP)对污泥厌氧溶解及产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O_2 NP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与TiO_2 NP的浓度有关,低浓度TiO_2 NP对污泥的溶解及产气影响不明显,然而高浓度TiO_2 NP严重抑制污泥溶解及甲烷产量。当TiO_2 NP的浓度由0增加至200 mg/L时,甲烷产量由161 mL/g挥发性悬浮固体(VSS)下降至124 m L/g VSS。机理分析表明高浓度TiO_2 NP能够抑制关键酶的活性并对产甲烷化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材语料库,对动词"帮"的句型及其语义进行了细致的标注、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动词"帮"主要用于"NP1+帮+NP2+VP2"句型,它是个自主动词,表达的语义是NP1为NP2做本来是NP2要做的事情,其语义重点在于NP1为NP2出力做事。  相似文献   

14.
"还NP呢"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习用的一种句式,我们将"还NP呢"分成S1~S6六组,并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逐一进行考察。六组状中结构表达了不同的语义:NP名不副实(S1名大于实,S6名小于实);连不如NP的都没有实现,就更不用说NP了(S2);NP已经不复存在(S3);NP和不如NP的相比,程度上更高(S4);通过说话人对NP的戏谑否定,实现否定前述信息的目的(S5)。并由此传递或责备、或否定、或褒扬的语气。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壬基酚(NP)溶液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臭氧含量对NP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3.0~9.0范围内,PH初始值越大,NP降解率越高;在5~20mg/L范围内,臭氧体系对它的降解过程遵循表观1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降解速率常量kobs为0.4738min^-1;臭氧含量不同时,NP的降解速率也不同,臭氧浓度越高,降解也越快。氧化过程中有小分子羧酸类物质生成。HPLC色谱图表明,在氧化过程中,没有含苯环结构中间产物的明显积累,可能是由于中间产物生成的量很少或者是由于这些中间产物易于进一步氧化降解形成对280nm紫外光没有吸收的产物(如苯环分裂的产物等)。  相似文献   

16.
网络处理器在性能和灵活性上能够同时满足网络高速数据处理的要求。介绍了网络处理器的特点、体系结构及其取得高性能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并以Intel IXP2400为例阐述了基于网络处理器的网络系统的典型结构及其应用,指出了网络处理器的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相对化的P=?NP问题,提出了矛盾天书、相对天书和绝对天书的概念,证明了这些天书的客观存在性,并具体地构造了一个矛盾天书和一个NP集类之外的相对天书.结论对利用现有关于相对化P=?NP问题的成果来研究NP问题将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句首“N时的NP”结构是由于时间状语和受事宾语话题化后和主语NP或受事NP发生句法重组而形成定中关系。非典型的“N时的NP”定中结构增强了NP的话题功能并蕴含对比功能。  相似文献   

19.
闽楠优树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差异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8个种源43个家系的8 a生闽楠优树子代测定林.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胸径、树高、材积等性状生长差异极显著.平均胸径6.14 cm,变异系数23.35%;平均树高4.98 m,变异系数21.16%;平均材积0.009 1 m3,变异系数60.11%.不同家系胸径、树高、材积的遗传力分别是86.32%,96.23%,88.84%.对胸径、树高、材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综合排序,开展闽楠优良家系选择.入选家系按排序分别为NP606,NP617,NP607,NP602,Sx04,Yp602,NP608,NP601,入选的优良家系可用作闽楠育种群体和无性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