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辽宁油松松针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测得松针挥发油的含量为1.7%.用GC/MS法从油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并确认出22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HP-59970C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漆姑草挥发油,测得漆姑草挥发油的含量为0.08%;利用GC-MS联用技术从漆姑草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69.635%;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方法稳定可靠,为开发及综合利用漆姑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挥发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加水量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辛挥发油的影响.优选细辛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浸泡3h,提取3h.此细辛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简单,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4.
漆姑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漆姑草挥发油,测得漆姑草挥发油的含量为0.08%;利用GC-MS联用技术从漆姑草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69.635%;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方法稳定可靠,为开发及综合利用漆姑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香叶菖蒲和药典石菖蒲新鲜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叶菖蒲和石菖蒲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从香叶菖蒲和石菖蒲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12和13种成分,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相似,其中α-细辛醚为二者的主要成分,含量分别占总挥发油的69.52%和49.57%。结论香叶菖蒲和石菖蒲挥发油含量丰富,研究结果为二者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探讨小青龙汤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前后挥发油成分和比例的变化.采用枟中国药典枠挥发油测定甲法提取小青龙汤复方、组方中含挥发油的单味药(麻黄、桂枝、细辛、干姜、五味子)及各单味药的阴性对照处方的挥发油,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应用峰面积百分比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从小青龙汤中共鉴定出80个挥发性成分,其中百分含...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对辽宁千山地区狼尾珍珠菜花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分析和鉴定。测得此花挥发油含量为 3.7%。用 GC/MS法从其挥发油中分离确定了 14种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其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为67.45%。  相似文献   

8.
本作对辽宁千山地区狼尾珍珠菜花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分析和鉴定,测得此花挥发油含量为3.7%,用GC/MS法从其挥发油中分离确定了14种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0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其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为67.45%。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三种唇形科植物紫苏叶、荆芥及广藿香用不同方法提取所得挥发油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差异,为其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提取法、冷浸法分别对紫苏叶、荆芥、广藿香挥发油进行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紫苏叶挥发油中共鉴定44种成分,其中7种为共有成分,主要包括石竹烯、细辛脑、芹菜脑、叶绿醇等,且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三种方法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62%,2.7%,3.03%;从荆芥中共鉴定出50种成分,其中9种为共有成分,主要包括L-薄荷酮、胡薄荷酮、植醋酸等,三种方法挥发油的率分别为0.42%、2.47%和2.5%;从广藿香挥发油中共鉴定30中化合物,其中9种共有成分,三种挥发油得率分别为1.12%,1.48%,2.56%。不同方法提取的三种唇形科植物挥发油得率的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方法提取的挥发油的主成分含量及微量组分组成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紫花地丁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紫花地丁挥发性物质,测得紫花地丁挥发油的含量为1.65%,用GC/MS法从紫花地丁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36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3.92%。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天然活性成分生物转化的微生物、特异酶以及其应用.中草药等植物中含有的主要天然活性成分,人体难吸收、活性低.为了得到易吸收、高活性的天然有效成分,筛选了一批新微生物,发现一批新型特异的天然成分转化酶;研究了生物转化制备高活性天然成分单体、异构体混合物组、活性中草药制备.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环节,是联系体育社会化与终身体育的纽带.在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中,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开设选修课,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对实施终身体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Cd污染胁迫对大蒜和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高浓度Cd对两种农作物根系长度影响差异并不显著且根系长度与土壤中Cd处理浓度均呈明显的负对数相关性,表明大蒜和大豆对Cd均具有较高的抗性.从两种农作物的生长高度和根系的干重生物量对Cd胁迫反应来看,大蒜对Cd污染胁迫的反应比大豆要敏感.大蒜叶片干重及大豆根系鲜重对Cd处理浓度的反应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这可能与两种植物对Cd的抗性机制有所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对上体育课兴趣不高,学习热情难以调动等情况,分析了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的现状与原因,提出了培养这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的有效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研究体育产业消费关系的结构入手,分析了体育产业的供求关系,提出了优先发展非营利性体育产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从结构植物学、植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对红松和前红松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前红松叶的角质层内表面的胞间凸缘为浅波浪状,缘厚;红松叶的角质层内表面的胞间凸缘为深波浪状,缘窄.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结果可见,前红松有8条酶带,红松有7条酶带;前红松的酯酶同工酶电泳有6条酶带,红松的酯酶同工酶电泳有5条酶带.前红松与红松叶绿体基因组中的rbcL基因片段458个核苷酸中有5个不同.  相似文献   

17.
设R是环,G是幺半群.证明:(1)如果R是abelian环,G是u.p.-幺半群,则幺半群环R[G]是弱p.p.-环当且仅当R是弱p.p.-环;(2)如果G是非周期的幺半群,R是G-Armendariz环,则幺半群环R[G]是弱p.p.-环当且仅当R是弱p.p.-环.  相似文献   

18.
随机级数的a.s.S-可和性与a.s.收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在随机向量对称性条件下,人们研究随机级数a.s.S-可和性与a.s.收敛性的关系及a.s.S-有界性与a.s.有界性间的联系.对有关a.s.S-可和及a.s.有界的重要引理和定理进行了改进和推广,得到了进一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统计并分析了《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06年入选德国《数学文摘》(Zbl)和美国《数学评论》(MR)的情况.入选Zbl数据库论文共66篇,其中2005年38篇,2006年28篇;入选MR数据库论文共72篇,其中2005年30篇,2006年42篇.在入选国际数学文献数据库的浙江省高校学报中位于前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要求拉氏函数密度的不变性出发导出了非阿贝尔规范场中的B.R.S,变换,论证了其中的系数ξ与内部空间分量指标a.b.c……的无关性;并推广了B.R.S.变换及Ward-Takahashi恒等式.在普遍情况下,规范群的群参量θ(x)没有不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