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以Fe~(2+)-H_2O_2体系引发的淀粉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反应在工业生产应用中有广阔的利用价值。通过改变Fe~(2+)浓度、H_2O_2浓度、淀粉种类、单体浓度、反应温度、淀粉予处理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接枝共聚物经皂化水解后的产物H-SPAN,具有超高吸水性能。同时还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皂化产物吸水倍率的影响,对吸水剂H-SPAN制备方法作了改进,可获得上千倍吸水倍率的粉末和薄膜制品。  相似文献   

3.
超高吸水剂——HSPAN 性质的研究Ⅰ.影响凝胶溶胀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超高吸水剂——HSPAN 的流变学和溶胀过程,以及 pH、盐浓度、温度等对它们的影响。认为控制溶胀的主要因素是高分子链上离子基团的静电排斥作用,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溶胀度与盐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淀粉接枝丙烯酸水凝胶作为一种高吸水性树脂材料,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本文主要针对该材料在医疗卫生、农业建筑、食品包装及日用化工方面的应用,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以亚铁盐一过氧化氢为引发剂的淀粉接枝丙烯腈共聚反应制备S—PAN。研究了引发剂的浓度、淀粉和单体的重量比和温度对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和接枝百分率的影响,S-PAN以碱的醇水溶液水解得到S—HPAN。讨论了水解液的组成与S—HPAN吸水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NIPA类共聚温敏水凝胶中水的状态和耐热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与丙烯酸钠(SA)及甲基丙烯酸钠(SMA)共聚合成了两个系列的水凝胶,研究了共聚组成与水凝胶基本性质的关系,并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法(TG)研究了此类水凝胶中水的状态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8.
改性淀粉吸水剂的制备及在卫生用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淀粉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高锰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改性淀粉吸水剂,研究其在生理卫生用品中的应用性能.实验结果显示:第二接枝单体丙烯酰胺的引入可提高吸水剂的耐盐性,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0.4%时耐盐性能最佳;在pH=5~11范围内使用,吸水剂的吸水率可大于1 500 g.g-1;应用于卫生巾内芯反渗量60 min趋于平衡,2 kPa后随压力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回归正交的设计方法,以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为三因子对丙烯腈、淀粉的接枝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并分析了接枝率、接枝效率的等高线图.同时考虑了 pH 值,淀粉的预处理对接枝工艺的影响.另外对 H-SPAN 作为卫生材料存在的吸水速率、产品状态、保水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改进.借助红外光谱图分析,表明接枝是有效的,并且皂化后产品无丙烯腈毒性。最后还报导了 H-SPAN 的一些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利用Co^60γ射线辐射引发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酸丁酯为改性组分合成亲油改性吸水剂,用于光缆用膨胀阻水油膏的制造.研究丙烯酸丁酯摩尔含量对其分散稳定性和吸水倍率的影响,确定组分配比:丙烯酸丁酯的摩尔分数为3 %,改性吸水剂在油膏中的质量浓度为5~10 g/.优化辐射工艺条件:辐射剂量率2.5 Gy/min,辐射剂量10 ~20 kGy.实验证明,改性吸水剂与基础油的相容性和分散稳定性明显提高,所制备的油膏性能指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海藻酸钙水凝胶与VAc的接枝共聚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海藻酸钙水凝胶与乙酸乙烯酸(VAc)的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因素,探讨引发体系和引发剂的用量、分散剂和单体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当5g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加入4mL质量分数为0.03的聚乙烯醇,在0.28g过硫酸铵引发下,与7mL的醋酸乙烯酸单体在50℃下反应3h,接枝率最大可达1927%.最后,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2.
报道影响Hb-SDS-Ag聚合物水凝胶性质的因素及生色过程。研究表明,Hb-SDS-Ag聚合物水凝胶体系的吸光度A随体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聚合物水凝胶体系的旋光性随反应温度、加热时间的变化较复杂。显色过程表明先随反应加热时间、pH增加而加深,后随时间、pH的增加而变浅;而随Ag(NH3)2+浓度增加显色深。说明该体系为化学键合的凝胶体系,微粒的粒径亦随之变大。  相似文献   

13.
将羟乙基淀粉(HES)分别用马来酸糠酰胺(SFA)和N-丙氨酸基马来酰亚胺(AMI)进行化学修饰,然后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单体、以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Diels-Alder反应和光聚合反应制备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水凝胶,水凝胶的结构和形态分别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进行分析和表征。溶胀动力学测试及尿素缓释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较好的溶胀性能,并且其溶胀度及对尿素的释放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该水凝胶作为缓释肥料的载体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Fe3O4纳米磁流体存在的情况下,将强离子型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与温敏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共聚,制备了磁性水凝胶[P(NIPAM-co-AMPS)/MNPs],并将其用作正渗透汲取剂.表征结果证实:磁性水凝胶显示超顺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与Fe3O4磁性纳米粒子(MNPs)含量呈线性关系.正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引入MNPs对磁性水凝胶水通量影响很小,不同MNPs含量的磁性水凝胶在0.5h内平均水通量范围为2.22~2.52L·m-2·h-1;在不同膜方向模式下,磁性水凝胶表现出可忽略的水通量差异,可避免稀释内部浓差极化问题,同时具有重复使用的优点;在温度刺激下(65℃),引入MNPs可提高磁性水凝胶的脱水效率,质量分数为9.0%的MNPs的磁性水凝胶在最初20min内的脱水率是不含MNPs水凝胶的3.2倍.  相似文献   

15.
以丙烯酸羟乙酯、 ι-卡拉胶、 聚乙烯醇和氯化钙为原料, 采用自由基聚合和冻融循环两步法制备水凝胶, 并对水凝胶的机械性能、 自恢复性能、 溶胀性能、自愈合、抗疲劳性能和导电性进行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 水凝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其断裂应力为625.77 kPa, 断裂伸长率为604.48%;  水凝胶溶胀率较低, 且具有优异的自恢复性、 抗疲劳性和导电性.   相似文献   

16.
以PP纤维为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板,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海藻酸钠的存在下,采用紫外辐射引发,制备了PP纤维接枝BSA印迹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钙水凝胶(PP-g-PAM/CA MIP)。研究了单体浓度、交联剂浓度和海藻酸钠浓度对BSA吸附量和印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质量分数为10%,交联剂质量分数为3%,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0.5%时,PP接枝的印迹水凝胶对BSA有最大吸附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HPLC法检测自制格列美脲水凝胶的药物含量,研究凝胶中药物的体内外透皮释放.选用小鼠鼠皮,采用Franz立式扩散仪考察水凝胶中药物的体外释放,药物体外释放接近零级释放.选用新西兰兔背敷凝胶,测定兔体内格列美脲的药-时曲线.考察超声按摩兔皮后涂敷等量药物水凝胶,药物经皮渗透的变化.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血药质量浓度12h达峰,ρmax为7.64μg/mL,持续释药长达48 h.而兔皮超声后tmax提前至6h,药物起效迅速.格列美脲水凝胶体内外释放呈相关性,即可通过体外释放状况预测药物体内吸收.  相似文献   

18.
以L-天冬氨酸为单体,通过缩合反应合成聚丁二酰亚胺,用不同比例的牛磺酸和赖氨酸进行开环和交联,获得可生物降解聚天冬酰胺衍生物水凝胶.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赖氨酸的用量、牛磺酸的用量对水凝胶吸水性能影响较大,引入磺酸基后,水凝胶的吸水倍率由47增大到174.水凝胶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胀测试表明水凝胶具有较强的溶剂敏感性.溶胀倍率随着溶液pH值增大而升高,水凝胶在pH=7.4的溶液中收缩.水凝胶的溶胀倍率随着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以赤泥和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交联反应的方法制备赤泥-海藻酸钠水凝胶(RMSA)。通过批量实验考察溶液初始pH、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初始浓度以及多元重金属体系对RMSA吸附Pb(Ⅱ)效果的影响,并结合XRD、FTIR和SEM-EDS表征分析,研究其对Pb(Ⅱ)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RMSA对Pb(Ⅱ)的吸附过程,该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在pH=6,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900 min, Pb(Ⅱ)初始浓度为30~900 mg/L的最佳条件下,RMSA对Pb(Ⅱ)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454.54 mg/g。RMSA在多元重金属体系吸附实验中对Pb(Ⅱ)的吸附更具选择性。分析表明,离子交换是RMSA吸附Pb(Ⅱ)的主要机理。此外,RMSA经过5次循环实验仍能保持较高的吸附性能,在经济适用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BSA-SDS-Ag聚合物纳米微粒的制备及水凝胶的性质。用X-射线衍射(XRD).TEMb FT-IR光谱考察了这种聚合物微粒的表面结构,微粒粒径42—80nm左右;用UV/VIS光谱及SEM考察了水凝胶的性质。研究了温度,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浓度对BSA-SDS-Ag水凝胶形成过程的影响。表明Ag^ 离子先与BSA产生化学键合,再还原为Ag粒,进而聚合成网状结构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