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009年国庆节,我国自主研制的预警机——"空警-2000"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初展雄姿。2013年年初,有"中国预警机之父"之称的王小漠院士被授予"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人们才知道中国预警机水平已站在世界前列。威力强大的战场多面手预警机是一种装有远程搜索雷达,可监视、跟踪、预警空中、地面及海上目标的飞机,它具有视野辽阔、灵活多变、持续时间长、飞行距离远的优势。在现代战争中,预警机用于指挥控制对空中目标的警戒和空中作战。预警机可以与电子战飞机协同实施电子侦测、干扰,还可以作为空中战术通信中继平台进行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等。早期的预警机因电磁波反射地面产生杂波干扰,  相似文献   

2.
预警机是一座集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于一体的高度自动化的"空中指挥所",它相当于将雷达、通信和指挥系统搬到空中,享有"空中司令"之称,它蘑菇状的"大眼睛"高高地长在机身上方,能洞察战场的一切奥秘,自它出生以来,世界上哪里有战火,那里就有它的影子,如70年代中东战争、1982年两伊战争以及海湾战争中都有预警机的行踪,预警机以其独特效能,在现化战争中扮演者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捕捉低空入侵者的能手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从本土西部许多机场同时出动大批飞机,以9米超低空高度侵入埃及各空军基地,在机场上空迅速拉起至120米,投下  相似文献   

3.
<正>预警机,也称空中指挥预警飞机,在现代战争中愈来愈扮演着"空中作战指挥官"的角色。平常军迷们对比两国的空战实力,通常会拿两国主力战斗机的性能和数量进行对比。其实,正如"一头狮子能把一群绵羊带成一群狮子",而"一只绵羊能把一群狮子带成一群绵羊"一样,预警机这个"指挥官"的素质和发挥的作用在现代战争中经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预警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美国海军根据太平洋海空战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及早发现接近舰队的敌机十分重要。但  相似文献   

4.
1982年6月9日14时14分,贝卡谷地叙利亚军队的搜索雷达上,突然出现了大批空中目标,叙军匆忙打开制导雷达,发射"萨姆—6"导弹。然而叙利亚人上当了,导弹攻击的都是以色列的无人机,而"萨姆—6"导弹的工作参数及导弹阵地的位置却被以军轻而易举地获取。并传给 E—2C 预警机,指挥电子  相似文献   

5.
去年上半年,印度首先通过租赁方式使用俄罗斯空军的两架A-50预警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远程预警和目标跟踪飞行试验.同时,有报道称印度最终将租赁4~5架俄空军A-50预警机,使其具有对邻国境内300千米的空中和地面目标进行侦察和监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雷达诞生后,素有空中“千里眼”之称。它能清晰地观察到空中的各种目标,但是,对地下的种种秘密,却是“视而不见”。今天,随着地下雷达的问世,地下世界的万物也被一览无余了。人们风趣地称誉它为地下“千里眼”。 地下雷达是美国科学家发明的,其早期产品的雏型出现在70年代末,近年才逐步臻于完善,进入实用阶段。 按原理分类,地下雷达有好几  相似文献   

7.
世界预警机     
t英军装备的E一3“望楼”预警机,“狂风”战斗机在护航l H本研制的预警机E一767,它是在波音767的基础上改进的t俄罗斯研制的预警机A一50一美国海军使用的预警机E—Zc“鹰眼”,正在航母甲板上降落t sAAB340预警机的天线特写镜头I瑞典研制的SAAB340预警机,它的天线是一个长方体,固定在机背上以色列研制的预警机,名字叫“环”,它的天线安装在机身两侧和机头部l英国自己研制的预警机“猎迷”世界预警机@国立  相似文献   

8.
雷达是指用主动发射的无线电波对目标进行探测或定位。最早由德军在1935年应用于侦察和跟踪飞机。目前,雷达已广泛应用于军事目标侦察、空中和地面的交通管制、气象预报、大气及电离层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据根道,德国ESC公司正在空中滑翔出约200公里的距离,犹如神兵天降般敌军阵地.更令人惊叹的是,由于这种滑翔翼系由炭纤维制造,不论空中或地面雷达几乎无法探测到它.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德国ESG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形如翅膀的新型滑翔翼,特种兵穿上它之后就可以在空中滑翔出约200公里的距离,犹如神兵天降般突降敌军阵地。更令人惊叹的是,由于这种滑翔翼系由炭纤维制造,不论空中或地面雷达几乎无法探测到它。  相似文献   

11.
肖鹏 《科学24小时》2012,(10):14-17
浩瀚无垠的大洋上,航母编队正在开进。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航母甲板上竟然没有一个人,只有一架架无人机在甲板上穿梭起降,而无人机编队则在空中预警机的指引下向着敌方目标呼啸而去……上述场景不仅仅出现在科幻小说中,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全新作战模式将出现在未来海战上。而担纲主角的无疑就是舰载无人机。舰载无人机以其成本低、体积小、作战使用灵活、费效比高、可避免人  相似文献   

12.
《科学24小时》2011,(2):51-51
近日,科学家在埃及撒哈拉沙漠下方发现一条350千米长的远古湖泊。史密斯森协会国家空中和太空博物馆的地质学家特德.麦克斯韦(Ted Maxwell)和同事们通过美国宇航局航天飞机雷达地形使命系统(SRTM)拍摄到埃及西南部高清图像。  相似文献   

13.
周义 《科学之友》2002,(9):18-19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空袭飞机为免遭敌方地面防空火力杀伤,大多利用对方雷达的低空探测盲区,从100米以下高度超低空突防。享有“飞行坦克”和“空中杀手”之称的武装直升机的行踪变幻不定,能贴近树梢或地面进行突然袭击。“战斧”一类巡航导弹能从10~50米的高度突防。现代防空作战,既要有战斗机对敌空中目标实施主动攻击,又要有S-300等一类大型地空导弹系统进行远程拦截,更要有大量便携式地空导弹构成密集的近程低空火网,对突破层层防空火网的空中目标进行最后拦截。  相似文献   

14.
百舌鸟,不是鸟,而是—种特殊的导弹。美国入侵越南的战争已艰难地打到了1965年。美军动用了大批战斗机空袭越南人民武装游击队。为对付这些恶狠狠的空中飞行物,越南如雨后春笋般建造了大批雷达网,时时刻刻监视空中,紧盯敌机,一旦发现,游击队的炮火便迅速出击。于是,飞机不断被击落的坏消息一个接—个地传到了美国统帅部,叫老美吃够了苦头。统帅部给军事科研机构下达命令:“必须从速研制出消灭雷达的武器。”战争的急需往往促进科学的发展。很快,美国专家们被使出了“绝活”,发明了—种专门摧毁雷达的导弹,给它取了个温柔而可爱的名儿,叫“百…  相似文献   

15.
在遥远而黑暗的太空中运行着很多人造卫星,它们按照人们的计划,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离地面数百公里的高空中,卫星用电子仪器窥视着大地,它们引导勘探者去发现地球上埋藏的矿藏;用光速传播通讯;卫星用雷达探测了地球上空的气象状况并传送给家庭电视和导航船舶通过黑夜及风暴海区。攫取地球上局部地区发生的敌对状态情报资料。卫星这个空中间谍,日夜监视着动荡不安的世界,侦察各种情报为各国自身的利益服务和维护和平。  相似文献   

16.
我们都见过汽车加油:汽车只要停在加油站前,加油枪伸进汽车的油箱中,油料就毫不费力地加满油箱。如果汽车变成了飞机,而且是正在蓝天上飞行中的飞机,要给这样一架飞机加油,会是一种什么情景呢? 现在就让我们到天上去看一看吧! 蓝天上的“芭蕾” 这是发生在海湾战争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1991年1月17日下午,美国空军的两架KC-135加油机在伊拉克境外不远处飞行,等待空袭归来要求加油的战斗机。突然接到E-3A空中预警机的通报,有4架F-16战斗机正从伊拉克中部纵深地  相似文献   

17.
电子对抗飞机,是在现代电子战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的新型机种,它利用其独特的"技术",专在空中"兴妖作法",以干扰敌方的导弹、雷达、通信设施中的电子系统等,在现代战争的舞台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精干的家族新一代电子对抗飞机,主要  相似文献   

18.
战争常常是从拉响警报开始的。 我们常在电影里看到这样的情节:山顶上的少年发现了敌人,推倒身边的小树,村民们看见小树倒了,就迅速隐蔽起来。这就是原始的警报或者称为早期告警。其实,早在1000多年以前人们就已经用烽火作为警报信号传递敌情了。在高技术军事装备迅猛发展的今天,作战的区域早已从地面扩展到海上和空中。高速飞行的战斗机可以在3分钟内跨越超过100千米的距离,把战区的范围扩大到方圆数百千米。能够提前发现敌人,哪怕是提前几十秒,对作战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于是号称“千里眼”、“顺风耳”的预警机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9.
目标识别是军方很头疼的问题。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的战机击毁自己的装甲车的事,时有发生。甚至在和平时期,前苏联的战机误击落韩国的波音747民航机,美国军舰用导弹误击落伊朗的空中客民航机,令当事国很难堪。作为对策,各国的战机上都装备了敌我识别器。它的原理是这样的:雷达搜索到目标后,向目标发射出一束编码的电波信号,战机中的敌我识别器接收到信号后,回答一串预先编好的编码信号,雷达屏上  相似文献   

20.
周义 《科学之友》2002,(2):21-2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隐身飞行器(隐身飞机、隐身导弹等)广泛应用于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1989年12月19日凌晨,美国入侵巴拿马,6架F-117型隐身战斗轰炸机组成双机编队首次亮相,达成了战争的突然性,标志着隐身飞机进入实战阶段。海湾战争中,美军又出动了44架F-117A隐身飞机,首波首批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重要目标进行突袭,使隐身飞机名声大噪,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世界各国积极探索新的隐身机理和隐身技术。未来作战飞机将综合采用反雷达侦察的雷达隐身技术、反红外侦察的红外隐身技术以及反目视侦察的可见光隐身技术,成为“空中幽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