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20世纪20年代起疑古思潮兴起,大禹的人格问题受到了诘难,唐尧虞舜王朝是否存在成了历史的悬案.举出三个证据论述了关于尧舜禹等古史传说是有来历的,指出对于中国古代文明发达程度应该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20年代起疑古思潮兴起,大禹的人格问题受到了诘难,唐尧虞舜王朝是否存在成了历史的悬案。举出三个证据论述了关于尧舜禹等古史传说是有来历的,指出对于中国古代文明发达程度应该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民族,西羌文化具有绚丽多彩的丰富内涵,本文将大禹的传说与西羌文化联系起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大禹兴于西羌,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率领各族人民疏通江河、治理水患的伟大人物。文献记载大禹有很多传说,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比如治理水患是从哪里开始的?大禹采用了哪些治水方式才获得了成功?大禹娶涂山氏之女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大禹在何处得到了金简玉书?南岳衡山的岣嵝碑是否确有其事?羌族的白石崇拜和大禹又有什么关系?羌族巫师的由来与释比图经起源于何时?这些都是引人入胜的话题。文章对其作了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4.
正传说大禹奉命去治理水患,有人在河边捡了一片青石送给他,大禹发现那片青石上有一幅治水用的地图。这就是"河伯献图"的故事。另一个有关的传说是:大禹曾铸造九个鼎,并在鼎上刻图像,制成一种独特的鼎地图——"九鼎图"。当时的人们观看"九鼎图",能辨识山川。传说未必是真实的,想了解我国古地图的秘密,我  相似文献   

5.
钟敬文与刘三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述论钟敬文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对刘三姐传说(文化)进行研究的经历,展示其对刘三姐文化现象的学术观点与研究成就。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壤是近年来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对城市土壤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以及外延拓展.以不同时期城市土壤研究的特点为依据,将其研究历史划分为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之前)、起步阶~3L(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和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相似文献   

7.
2000年4月18日至20日,由绍兴市社科院举办的2000年越文化暨第二届大禹学术讨论会在绍兴举行。来自广西、湖南、福建、台湾及浙江省的专家学者50余人,云集绍兴龙山宾馆,提交了40余篇论文,展开了热烈而有价值的讨论。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考察了印山越王陵,并参加了公祭大禹陵的活动。广西民族学院徐杰舜教授作了题为《大禹与绍兴人》大会发言,将人类学的族群理论引入了对大禹和绍兴人的研究,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会议期间徐杰舜教授还就大禹祭的意义接受了绍兴市电视台的采访2000年越文化暨第二届大禹学术讨论会在绍兴举行@山兰…  相似文献   

8.
日本一些著名的家庭社会学家曾对战后日本的家庭社会学研究做过总结,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发表过许多研究成果。20世纪70年代,日本家庭社会学研究形成一个重要领域——家庭问题研究,无论在理论和体系上都取得一定的成果;80年代之后,是家庭问题和家庭病理研究成果发表最多的时期,所提到的病理现象多种多样;进入9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逆转,家庭病理研究似乎进入到退潮期。  相似文献   

9.
利用来自青岛地区近5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面风速、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变化周期、突变现象等。研究发现:(1)青岛地区逐年平均的地面风速、气温存在多种尺度的显著性变化周期。气温具有显著的2.1年至2.7年、3.6年至5.3年的变化周期以及32年以上的长周期震荡;风速存在显著的2年至4年的变化周期以及16年以上的长周期震荡。(2)1月、7月的地面气温、风速均存在显著性变化周期。(3)青岛地区的地面气温在近50年期间存在显著的突变现象,突变期为1989年;地面风速在近50年期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突变形势。(4)青岛地区的地面气温在冬季的突变期为1986年,夏季的突变期为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青岛地区的地面风速在冬季不存在显著的突变现象,夏季的突变期为2003年。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方文化研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最终在90年代形成了文化研究的高潮。结果,新文化的研究旨趣横扫了欧美大部分学术领域,取代了一度占据学术制高点的新社会学研究方法。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民族国家的文化不但是继承的、发展变化的还是针对现实问题而创造的。文化的创造性建构也是当今全球化现实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民族国家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具有三个维度的渐进式发展和升华:社团话语、民族国家话语以及世界话语。  相似文献   

11.
环洞庭湖刘海砍樵传说是“狐精”这一古老神话原型的复现,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古老的民族记忆。这一神话原型在刘海砍樵传说的演变中发生了“置换变形”,表现在神话原型逐渐世俗化,英雄原型与彼岸原型植入到传说中,迎合了中国民间的“狂欢化”想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尚书·尧典》记载了传说时代古人利用正南方天空出现的星辰确定四季,战国楚帛书描绘了十二位上古时代传说人物的创世历史。《夏小正》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历法,出现了节气以及四季的天象物候记录;商代的甲骨文中出现了六十干支纪日法和阴阳合历,并有君王与巫祝通过天象观测传达天意,预卜吉凶,颁布天象与历法的远古占星术记录。  相似文献   

13.
神话传说是人类社会早期生活的一面镜子.该文对《华阳国志》书中所载有关古代西南地区的神话传说进行了梳理、归纳、阐释和探析,有利于更好地研究“华阳”地区早期的历史,彰显西南文化特别是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该文主要运用了结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即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物相结合,将地方史志与全国性的史传相比较,从而更能全方位、多视角地进行可靠研究.该文的创新点在于突破了传统研究的地域限制,跨越整个西南地区,把《华阳国志》书中的神话传说分为创世神话传说、英雄神话传说和怪异神话传说三个类别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佤族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均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这为佤族历史文化的解读提供了诸多可能。佤族创世神话《司岗里》流传于整个阿佤山地带,乃至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度,内容不仅涵盖了宇宙、人类及万物的起源,还包括了佤族及其先祖数千年颠沛流离的迁徙史。当我们将这部神话传说与失落千年的古滇国文化、夜郎文化、哀牢文化和石佛洞文化进行链接的时候,佤族那段走失的文明便会以另一种方式再现。  相似文献   

15.
《世本》一书的《帝系篇》等部分在神话学研究领域有很大价值,其所载发明创作神话、英雄传说、氏族起源神话等上古神话传说值得研究。《作篇》所载神话承载历史神话化的思维,《氏姓篇》所载廪君传说可视为英雄传说的典范,《帝系篇》所载神话谱系可成为探析中国早期谱系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许真君是净明道教的创始人,以治水而有功于江西,成为江西人心目中的保护神。许真君民间崇拜信仰是古代江西地区一种较为突出的历史民俗现象,其表现特点为民众对许真君这个真实历史人物的传说神异化和崇拜民俗化,主要原因除了许真君的崇高人品和伟大功绩外,还与许真君崇拜对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有关,在社会各个领域或多或少的留下了一些痕迹,本文主要研究许真君崇拜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颛顼大帝和洪荒时代的北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颛顼大帝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史学典籍和学者一直把这支文明的起源定位于山西、四川、河南、安徽乃至浙江.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角度,以考古、神话、民俗、语言、文字诸学科互相参证,从远古中国北方民族生存状态的整体出发对历史旧籍作了反思性解读,认定这一文明起源于北方辽西,它的考古学背景应是红山文化及前红山文化,与阜新查海遗址渊源甚深.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经典梦意象当中,彩笔梦是影响非常深远的一个。自从江淹梦得彩笔文思大涨之后,历代文人常有此梦载录,并衍生出诸如“彩色笔梦”、“砚梦”等同一性质的梦意象来。彩笔梦之所以如此盛行,是因为其与文章、功名的密切关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彩笔梦蕴藏着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身文学成就的渴望。“彩笔梦”中的彩笔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神性,与弗雷泽所描述的“金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触染率”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9.
考证大禹的出生地,有利于更好地研究华夏古代文明.大禹出生在山东,证明有五:禹的父亲鲧的活动范围在“四渎“或“河济“之间;禹的母亲有莘氏的地望在曹州附近;曹州有山有水,给大禹出生的传说以根据;禹母的己姓是东夷族的一支;夏的祖地杞现在曹县境内.  相似文献   

20.
与《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作者商榷,探讨中西文化同质还是异质的问题。由于古代中西文化源头未有交流,所以试图通过从神话根源,地域与生活方式来源,中西哲学观来源探讨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认为古希腊体育是一种崇尚对人的自然形体和自然的热爱,强调个人主义和超越自我的身体文化;而中国传统体育恰恰相反,由于家邦文化的影响,强调个人服从社会伦理规范,注重体现内在协调能力的"和合"的身体文化,从而得出结论:中西体育文化是有本质差别的,并非同质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