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研究澳大利亚半细羊毛和细旦涤纶纤维混纺工艺技术.指出实施细度大离散纤维混纺的技术关键是原料的混前预处理及纺纱工艺方案的优化.该项研究拓展了半细羊毛在精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提高了其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者基于洋麻和羊毛在纤维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异,提出洋麻仿毛改性的依据、目标和条件。通过仿毛改性,改变了洋麻工艺纤维的长度、细度、表面形态,机械性能、可纺性和缩绒性,生产出改性洋麻含量为30%的具有类似纯毛风格的毛麻混纺产品。该产品的开发有重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有机棉、竹纤维和天丝纤维的特性,设计了多种纤维混纺的的纺纱工艺工艺路线,并对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设置和针织用赛络纺纱的特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从云南西双版纳采集的毛麻楝茎皮干粉中分离鉴定的12个化合物.经IR,MS,~1H NMR,~(13)C NMR及衍生物制备等方法,确定其结构为:正十六酸(1)、正二十四酸(2)、正二十六酸(3)、正二十九酸(4)、正三十酸(5)、正二十一烷(6)、正三十二烷(7)、β-谷甾醇(8)、胡萝卜甙(9)、甘油-1-十六碳酸酯(10),16-羟基-9-十六碳烯酸(2)及甘油-1-十八碳烯酸(△~(9,10),z)-3-葡萄糖甙(12).其中(12)是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郝文生 《太原科技》2011,(11):101-102
分析了UK840车轮产品开发难点,从车轮制造标准、工艺设计、产品试制、工艺验证、质量认证、用户要求、过程防护等多个环节,阐述了UK840车轮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优质苎麻纤维与羊毛复合成纱的加工技术,对比检测了毛纱、麻纱、毛麻复合纱的条干、毛羽及强伸性能:开发了毛麻复合纱针织物,并测试了织物的导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毛麻复合纱针织物导热性优于纯毛织物,由其所制成的衣服凉爽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产品快速开发是大规模定制的必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快速产品开发工艺选择系统.根据产品快速开发工艺的特点,建立了综合指标体系.考虑到零件几何特征对工艺指标的影响,建立了表达零件几何特征映射关系的规则库,并使用最小加权均方差法实现规则约束下的多准则优化.提出了基于Web的产品快速开发工艺选择系统的结构,开发了软件原型,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短纤纱与长丝通过喷气网络技术复合的新颖加工方法.这种气流复合纱既能体现传统混纺纱的优良性能,又具有特殊的外观效应和良好的经济价值,为机织、针织混纺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同时也对气流加工工艺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实现牦牛绒产品的轻薄,高档化,是牦牛绒产品发展的方向,我厂把耗牛绒引入半精纺加工系统,结合棉型前纺设备,较成功地开发出了38TEX半精纺牦牛绒/羊毛混纺针织绒,解决了粗纺牦牛绒产品单一,厚重,强变表、等问题。为半精纺工艺纺制牦牛绒产品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米易县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完成的“发酵何首乌茶的技术工艺及产品开发”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1.
麻织物透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麻纤维的内部结构特征和织物紧度理论对多种麻织物透气性能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研究表明:在苎麻、亚麻及大麻三种纤维中,苎麻纤维制成的织物透气性最好;麻织物的透气性能远比棉织物要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研制新型亚麻织物整理剂的合成路线与工艺流程以及主要设备。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确定了较佳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亚麻/彩棉/白棉混纺针织物的柔软整理工艺。在亚麻/彩棉/白棉针织物的柔软整理中,采用了纤维素酶、氨基硅油和纤维素酶配合氨基硅油3种整理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柔软整理工艺,通过测试整理后织物柔软性、折皱回复性、悬垂性、抗起毛起球、透气性等服用性能,分析3种方法的柔软整理效果。结果表明:3种整理工艺都能改善织物的柔软性,采用氨基硅油和纤维素酶配合氨基硅油柔软整理效果最好,从整体上看,该工艺整理后的织物的服用性能好于另外两种工艺。  相似文献   

14.
研究打成麻在碱-尿素改性处理时,纤维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改性参数优化,改变处理条件如浴比、温度、时间、碱用量、尿素用量等,得出最优的改性工艺方案.通过化学改性,使亚麻纤维在保持原有特性的基础上,纤维柔软度和弹性增加,并出现明显的卷曲,将有利于纺细号纱,提高亚麻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5.
Flax and hemp fibers were used as reinforcing materials to commingle with polypropylene (PP) fiber to realize the mixture of two materials at the stage of yarn.Meanwhile,PP filaments were introduced to produce a corespun yarn with flax/PP as core and PP filament as outer sheath.The commingled yarns were woven into 2D fabric which was used as the prefabricated material.The composite laminates were prepared by hot press technology.The effects of manufacture technology, yam structure,and fiber weight fraction on flexur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6.
根据消费需求和纺织品市场的变化以及国内面料的差距等,指出在我国实施面料QR的紧迫性;分析面料QR的内容、要求和我国目前实施面料QR的技术条件,认为当前的薄弱环节是织物CAD等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涉及面科QR的织物CAD等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我国在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要求以及涉及面料电子商务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提出关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面科QR体系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竹节纱窗帘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了棉、涤、麻三种竹节纱作为开发竹节纱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并测试各纱线的性能。选用这三种竹节纱开发了窗帘织物。为了突出装饰织物的效果,选用了几种不同组织试织了几个小样,并对布样做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麻织物的舒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织物的透气、透湿及毛细效应等实验对大麻织物的舒适性能进行研究并与苎麻、亚麻织物进行比较,认为大麻织物在透湿性和毛细效应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在易出汗的夏季,大麻面料着装比较舒适.  相似文献   

19.
雷同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1):3137-3140
针织物的密度、线圈长度、面积孔隙率、未充满系数等组织结构参数的检测是针织物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目前针织物的密度参数通常是以人工手拉目测为主,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针对实际需求,研究开发了针织物密度算法。首先对针织物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和直方图均衡化,再根据提出的密度算法进行计算。实际研究表明,该算法运算量小、实时性高,非常适合于在针织物的图像检测领域大量推广,具有广阔的发展及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20.
With flax fabric as the reinforcement and unsaturated polyester as the matrix,composites of two,three,and four layers were fabricated respectively by the vacuum assisted resin infusion(VARI)technique.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after being saturated in the water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was tested.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two-layer composites was decreased after being soaked in the water for two,three,and six month,respectively.For the three and four layers specimens,the tensile strength was dec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