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谭军华 《科技资讯》2009,(28):37-38
时于大多数的港口经营者来说,码头下方的水下地形的维护一直是被忽略的,这主要基于码头下方地形变化并不直接影响码头靠泊使用,对于处在淤积区的码头,码头下方受群桩阻流影响其淤积速度大于前沿水域,但是前沿为保证水深会经常性的疏浚,而与其紧邻的码头下方则长年无人问津,造成岸坡坡势日趋恶化,稍有外界扰动就可能速成局部滑坡,从而危及码头设施,因此,处于淤积区的码头下方也应定期进行削坡处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沿海滩涂的开发和港口建设向深水发展,水下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在水下开挖工程、高桩码头的岸坡处理工程和防波堤工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适用性,本文对水下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高桩码头水下泥沙淤积和疏浚,发现水下泥沙的淤积和疏浚对桩和岸坡的受力和变形都要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三峡库区奉节某货运码头为原型,于实验室模拟了港口岸坡虹吸排水技术。结果表明:对于渗透性较大的岩土体,岸坡虹吸排水效果不明显.而对于渗透性较小的岩土体.岸坡虹吸排水效果明显。港口岸坡虹吸排水系统中汲水井的间距越小或控制排水面积越小,则越能提高岸坡的虹吸排水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桩码头在我国港口建设中被大量应用,为了解高桩码头后方桩台与岸坡土体之间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对带有直桩与斜桩的高桩码头后方桩台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应力场、位移场等云图,分析比较直桩与斜桩对码头岸坡整体稳定性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后方桩台承受外荷载时,布置斜桩的桩基发挥承载效果优于直桩,而且后方桩台与岸坡整体稳定性优于只布置直桩的后方桩台。  相似文献   

6.
以新孟河地区厚砂土层河道岸坡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PFC软件建立了河道岸坡的数值模型,然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天然条件下(未经固化处理)和添加5%聚氨酯型固化剂条件下(经固化处理)的河道岸坡的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同时通过建立的PFC-CFD耦合渗流破坏模型对比分析了未经固化处理和经固化处理的砂土体的渗流破坏情况.结果表明:(1)添加5%聚氨酯型固化剂可提高河道岸坡的稳定性,增强其抗滑能力和抗冲刷能力;(2)与未经固化处理的河道岸坡相比,经固化处理的河道岸坡土颗粒的位移明显减小,并且河道岸坡土颗粒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应力均有所提高,这说明固化剂的添加提高了土颗粒间的黏聚力,有助于阻止河道岸坡的失稳破坏;(3)添加固化剂可降低砂土体内水流达到渗流稳定状态时的平均流速,从而可有效阻止砂土颗粒的冲刷流失.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位变动条件下板桩码头岸坡失稳的现象,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码头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码头结构受力变形规律以及潜在滑坡失稳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码头结构的建设,岸坡安全系数呈现上升趋势;水位变动对原始岸坡稳定性影响较为明显,板桩码头结构修筑后,墙前岸坡可能发生局部失稳破坏;港池开挖及后方回填后,板桩码头岸坡稳定性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码头结构的加固作用,岸坡潜在破坏模式为板桩墙后土体连同上部板桩墙发生绕底端向临空面方向的滑移变形.  相似文献   

8.
董希贵 《科技信息》2013,(14):417-418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创新和水下地形测量产品创新提供了支撑,那么如何实现水下地形测绘产品满足船舶航运、航运管理、港口的规划建设的需求,是从事水下地形测绘技术人员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狭长航道和通道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和测量成果图的编辑进行探究,对水下地形全覆盖测量方法、在同一幅图采用不同比例尺和成果的置信水平等进行了阐述,使水下地形测绘成果实现了既宏观又微观。水下地形测绘成果让航运管理决策用户敢用、航运船舶爱用、港口规划部门好用。  相似文献   

9.
长江安徽省段位于长江下游段,蕴藏着丰富的江砂资源。科学、有序地开采不仅可以提供很好的砂石原料,而且可以兴利除弊疏浚河道,有利于通航行洪。该文主要论述了采区现场监管加强水下地形动态监测与分析的必要性,阐述了加强水下地形动态监测与分析的仪器设备、手段和方法。鉴于采砂作业对河床自然变化影响十分复杂,为保证河势稳定、防洪安全及其他工程正常运行,应对采区作业前后加强水下地形动态监测与分析,确保河势稳定,遇不利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下地形图是轨道交通工程下穿河道时的必须掌握测绘资料,本文以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流溪河水下地形测量为例,阐述广州市连续运行参考站城市三维定位系统(GZCOR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作业模式、方法及精度。该种作业模式在河道、沿海港口等水下地形测量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研究修建于弯曲河道凸岸处的挖入式码头工程港池内的水动力特征及其对工程河段行洪流态的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对水位、河道断面流速分布规律的影响,以及不同流量条件下港池内流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工程建成后,在洪水条件下,主河槽壅水主要出现在弯道出口前的缩窄河段,弯曲河道局部缩窄对水位壅高影响明显。弯道出口段的水位和流速变化幅度高于其他区域,码头前沿局部流速变化幅度较大,可能会引起冲刷,工程建设对弯道出口段影响高于入口段和中段。码头运行工况下,港池内有明显回流产生,但流速较小,可能会产生淤积,影响码头运行。  相似文献   

12.
星载SAR遥感浅海水下地形的最佳海况模拟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浅海水下地形和水深成像机理,建立了浅海水下地形和水深雷达后向散射截面仿真模型,模拟了浅海水下地形的雷达后向散射截面,分析了流速、流向、风速和风向与SAR水下地形观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流经水下地形的流速越大,水下地形越易被SAR观测到.流向与水下地形坡度方向平行(0°)是水下地形观测的最佳流向;流向与水下地形坡度方向垂直(90°)最不利于SAR对水下地形成像.星载SAR水下地形观测的最佳风速范围为3~9 m/s.风向对水下地形成像的影响比较复杂,30°~89°是最佳的风向范围.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南地区库区河段水位落差大,经常采用斜坡式码头来维持码头正常运营。为分析在高水位落差下斜坡码头岸坡的稳定性,以重庆市巴南区某码头实例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三维模拟计算,研究最不利工况下码头应力分布及岸坡稳定。经计算,在最不利工况下,工程岸坡变形均小于0.1cm,桩基变形均小于1.75cm,跨中横梁最大挠度与计算跨度比值小于1/600,满足规范要求。工程方案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4.
通南高沙土区河道岸坡生态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通南高沙土区河道水土流失及其硬质化治理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对河道岸坡采取生态治理的思路.针对硬质化岸坡的生态修复,提出了包括植被岸坡覆盖技术、种植池式垂直绿化驳岸修复技术、景观净污型混凝土组合砌块护岸、活枝捆生态挡土墙垂直驳岸技术、坡面打洞及回填技术等多种方案;针对自然河道岸坡的生态整治,提出了包括植物护岸、木桩植被复合护岸、石笼净水复合护岸、生态袋护岸、植物工程复合护岸等多种方案;并对各种方案的特点、优缺点及其适用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通南高沙土区河道的生态治理技术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港口水位波动或岸坡地下水力学作用将是港口岸坡变形破坏的诱发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岸坡的稳定起决定作用.本文重点研究岸坡地下水位与港口水位同步降落的排水降压控制技术,以期在港口水位升降过程中,保障港口岸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泊位和岸桥是集装箱港口的两种相互关联的稀缺资源,也是船舶在港口停泊时间长短的两个决定因素。其合理的分配与调度一直是制约港口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合理地提高泊位与岸桥的使用效率是提高集装箱码头的接纳力,提升集装箱码头生产力和服务水平的前提。本文以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为研究对象,结合港口的实际运营情况,给出了泊位-岸桥联合调度的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设计改进的多目标烟花算法对此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爆炸产生的火花进行最优判定、变异操作,并对Pareto前端解应用外部档案机制进行存储。并进一步以国内某港口的某段时间内的实际运营情况为例,检验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甘肃洮河上游局部河段河道较窄,存在礁石,无法满足通航要求的实际情况,根据局部河段存在碍航礁石、库尾变动回水区通航水深不足、岸坡容易滑塌等特点,分析了采用疏浚、炸礁等工程相结合的措施改善航运条件的工程措施。以拟建的某码头为例,综合分析拟建码头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成果对发展甘肃洮河内河水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城市河道岸坡生态防护的工程结构组成形式和生态功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基础结构应用形式和具体应用分类的论述,并首次提出了生态岸坡防护目标组成体系的构成形式和工程应用结构的生态评价具体指标、生态评价原则,可为城市河道岸坡生态防护的结构设计和应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西南某高速公路库区段冰水堆积物塌岸预测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高速公路路线通过西南某水电站冰水堆积物岸坡,在水库蓄水及运行期间,路基外侧冰水堆积物岸坡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塌岸与库岸再造.在现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冰水堆积物岸坡的塌岸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分析表明,岸坡的失稳具有整体性,塌岸模式为淘蚀-坍塌.最后,针对工程地质条件和岸坡结构特征较特殊的冰水堆积物岸坡,采用适合坍塌类塌岸预测的两段法和适合整体失稳评价的极限平衡法对该段岸坡进行塌岸预测比较,计算分析表明,采用极限平衡法进行该岸坡的塌岸预测是相对较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以海南码头疏浚工程的水下地形测量为研究对象,介绍了 GPS-RTK 的使用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给出了本工程水下地形测量的作业流程,分析了影响水下地形测量精度的几种因素及相应对策,并通过本工程实际案例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