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震减灾法》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防震减灾工作日益关注。在传统科普宣传之外,如何利用大量地震监测台站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是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河源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成绩和不足,就如何加强地震监测台站的防震减灾工作提出参考建议,为管理部门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非工程性防御科普宣传,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是防震减灾法赋予政府的法定职责,其目的在于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主要措施包括:借助多种机会和媒体开展科普教育,推进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建设等。科普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多地震的国情、地震基本常识、地震自救互救常识、如何正确对待、识别地震谣言的常识等。  相似文献   

3.
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预防重大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文主要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措施的创新角度,浅析新媒体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根据新媒体的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新媒体做好防震减灾的科普宣传工作;新媒体传递信息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新媒体传播信息具有简、短、精的特点;新媒体能够发挥群众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省内资讯     
拱墅区>>>>>认定首个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近日,拱墅区青少年宫通过省地震局和省教育厅联合组织的考核验收,被认定为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拱墅区科技局、科协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普宣传、  相似文献   

5.
郭媛 《科技资讯》2013,(34):217-219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作为防震减灾宣传的固定阵地,是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最佳场所,对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广东省地震科普馆为例,介绍展馆在防震减灾科普资源的开发、科普活动的开展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地震科普馆的吸引力,促进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柴子雲 《甘肃科技》2013,29(15):79-81,150
文化建设与知识宣传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建设为知识宣传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而知识宣传能够更好地推动文化建设。兰州市地震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地震专业博物馆,多年来一直秉承"用‘小’场馆,做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这篇大文章"的理念,以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不断强化防震减灾文化建设,采用多种方式扩大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效果,成为兰州市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的阵地。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防震减灾工作也越来越重视,普及地震相关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对新知识接受能力比较强,所以在校园教育中融入地震科普教育能提高学生的防震减灾水平。主管校园安全以来,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校在防震减灾教育中能做到领导重视、设备完善、强化宣传、定期演练,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技能。但深入思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校园的推进过程发现,所有的防震减灾知识仅仅停留在"课后宣传"这一层面。在目前的学科教学中,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加上没有专职老师,其他学科教师教师对于防震减灾知识并没有一定的了解,无法在教育中融入地震安全相关知识。如何才能将防震抗震知识有机地结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呢?我通过一节科普课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8.
郭心  胡毅涛 《科技信息》2012,(18):61+63-61,63
本文结合新形势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现实需求和北京市科普宣传工作实际,提出了拓展宣传阵地的设想,并对将地震台站创建成科普教育基地的可行性进行了客观分析,同时探究了基地型地震台站科普宣传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对创新地震部门内部科普宣传工作,提升自身建设和服务社会能力等均具有积极的指导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2018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也是我国正式开展防震减灾工作52周年。利用纪念汶川地震10周年活动的契机,厦门市地震局组织开展了有关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的社会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公众对待防震减灾事业的态度,他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的渠道和程度,进而了解其防震减灾科普意识,为我们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同时为其他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调查资料的收集工作是采用厦门市地震局官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地震科普 近年来,全球进入地震多发周期,我国更是地震灾害的频发地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迫在眉睫.然而,在地震科普领域,国内目前仍以传统宣传方法为主要工作方式,如利用户外咨询、讲座,或结合国内外有影响的地震灾情,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方式进行科普宣传.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42.1%.充分利用网络及新兴媒体来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成为地震科普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1.
近日,拱墅区青少年宫通过省地震局和省教育厅联合组织的考核验收,被认定为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拱墅区科技局、科协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普宣传、保稳促调方面的优势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地震预防工作机制,编印《拱墅区地震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动员全社会力量,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提升全区抗御地震灾害能力;在青少年宫开辟“地震科普园区”,  相似文献   

12.
朱建民 《科技馆》2006,(4):11-13
准确预报地震是世界性的难题,地震科普宣传也是一个难题。如何进行适度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广泛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是各级政府和地震科技工作极为关心的。近年来,全球地震已经进入活跃期,世界各地连续发生破坏性地震及次生灾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普及地震科普知识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防震减灾科普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是科普事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淮南市震情形势和人民对防震减灾科普日益增长的需求出发,分析淮南市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提出淮南市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地震科普宣传创新研究日益得到广泛关注。该文主要从新媒体网络的基本概述入手,理顺新媒体对于当前地震科普的影响的基本思路,并针对当前社会需求与科技实践,提出地震科普宣传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思考,力求通过研究分析更好地促进防震减灾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的国情,迫切需要提高社会公众自身科学素质,而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是提升防震减灾科普软实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日前,应急管理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地震局联合印发了《加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格局,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创新化、协同化、社会化、精准化,防震减灾科普  相似文献   

16.
正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弘扬巾帼志愿精神,深化志愿服务,让科普走进乡村,提升公民科学素质。5月26日,凯里市科协的科普志愿者开着载满科技知识的大篷车,借助大风洞镇赶场的有利时机,现场为赶乡场的农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科普志愿者一边向过往群众发放《公民科学素质200问》《健康饮食法则》《防震减灾常识》《新型冠状病毒健康科普小知识》等科普书籍和科普宣传资料,一边对过往群众的咨询进  相似文献   

17.
“地震来了怎么办?”为提高省城居民防震减灾能力,省地震局和合肥市地震局近日在合肥市科技馆,联合举办为期半个月的地震科普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8.
在面临地震灾害时,城市社区的角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天津市城区的3个社区中,对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开展情况、社区居民减灾应对行为情况、社区居民对地震灾害科普内容及形式的期望等方面进行了居民防震减灾意识与应对能力调查,并从社区韧性视域下分析了地震灾害中社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社区层次的应急准备组织工作和逃生意识还有所欠缺,居民对于社区的应急组织能力比较认可,同时普遍缺乏自救互救的实操经验,对于参与应急演练的意愿强烈。基于此,提出了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林 《海峡科学》2014,(8):83-84
随着地震预警技术应用研究工作的不断推进,地震研究部门将承担向全社会发布地震预警信息的重任,地震预警科普宣传工作成为当前地震研究部门着手开展的重点工作.加强福建省地震预警科普宣传工作,引导行业用户和普通民众掌握有关地震预警的知识、应急技能和方法,将促进地震预警技术在全社会的有效应用,并能在防震减灾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遵义科技》2010,38(3):58-58
5月12日,遵义市科技局、遵义市地震台精心组织,积极号召相关单位、企业及组织,在红花岗区丁字口至新华桥、红花岗沿街一带隆重举办防震减灾科普一条街活动。由遵义科技局、遵义市地震台精心设计的地震知识宣传展板,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地震自救互救知识、避险常识、家庭防震准备等内容,展板刚一摆上就吸引了过往市民驻足观看。同时还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漫画版的防震减灾小知识、地震常识、地震自救互救常识等宣传资料,在现场掀起一阵防灾减灾宣传的“热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