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论学报编辑的批判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判精神作为一种科学精神,是学报编辑不可或缺的品质。学报编辑的批判精神主要表现为求真精神、崇实精神、尚美精神。求真精神是学报编辑的灵魂,崇实精神体现了学报编辑的责任和使命感,尚美精神是编辑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人格精神指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是人格的核心。大学应通过教育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影响和塑造学生主体精神、理性精神和道德精神等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关于民族精神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从民 族、精神、民族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精神出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4.
从个体接受主体的角度,本文讨论了精神消费的本质、功能及与精神生产的关系问题。指出精神消费由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求所决定,构成了人的精神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完善化的重要途径,而一个社会人们精神消费的具体实现及其结构;则与这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及其既有型态存在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林莉 《科技咨询导报》2012,(23):215-215
本文主要探究高校图书馆精神。文章从精神、图书馆精神直至谈及高校图书馆精神,对高校图书馆精神内涵进行论述,强调图书馆精神是高校图书馆的灵魂和精髓,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激励因素。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关于民族精神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精神出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精神作为一个完整的形态,其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孕育发展再到成熟的历史进程。在井冈山精神孕育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中所形成的安源精神、黄埔精神、铁军精神、八一精神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8.
修财 《科技信息》2007,(33):312-312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宣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对于身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发祥地的大庆人来说,坚持长期宣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更是宣传、文化部门责无旁贷、光荣而神圣的战略任务。大庆宣传、文化工作者要担负起这项神圣的使命,当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传工作的排头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大力提高宣传工作质量,发挥正确舆论导向的巨大作用,促进大庆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论反思具有其可能性,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教育理论反思是教育精神自觉建构的根本方式。文化精神、主体精神、批判和创新精神是当代教育理论精神建构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精神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我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精神的研究,指出图书馆精神应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及职业精神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同根同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它们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不同点,本文拟通过八一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呼吁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八一精神,充分认识和把握八一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精神旗帜,作为诞生在著名革命老区———沂蒙革命老区的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在齐鲁热土沂蒙大地的具体体现,沂蒙精神与中国精神在内涵层面相互贯通,在实践层面同根共生,在文化层面血脉互融,在价值层面角色共鸣。作为中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沂蒙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井冈山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相互关系,论述井冈山精神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并提出用井冈山精神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南昌城市精神提出至今,因宣传力度不够,并未达到广为人知、引导市民行为习惯的良好效果。八一精神是扎根南昌的革命传统精神,其民众知晓度和认同度均高于南昌城市精神。作为同属南昌城市文化范畴的两种精神,二者并不矛盾,且相互依托,交相辉映。南昌城市精神可以充分利用八一精神的美誉度来大力宣传自己,以扩大社会影响力,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正如尼采点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西方哲学精神在前轴心期神话时代的渊源,"夸父精神"和"女娲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在前轴心期神话时代的渊源.夸父精神是一种阳刚进取的"非理性"精神,而女娲精神是一种阴柔包容的"理性"精神.这两种基本精神呈现为互补关系,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哲学的二元一体格局.经过轴心时期的理性转换,尤其是经过周易哲学的话语转换,它们成为了中华民族哲学精神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16.
罗马法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马法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在于其蕴涵的罗马法精神,罗马法精神主要包括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三者影响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法律的观点和对法律的研究方法,并且激发了当代人的社会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江西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主要内涵有:勤劳勇敢的务实精神:母仪天下的贤母精神;重教好学的育才精神;自强不息的改革精神;勤政为民的爱国精神;发明创造的科学精神;互助协作的团结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创新精神;穷本溯源的探索精神;走向世界的开放精神;文章节义并重的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想信念精神;争创“第一等工作”的进取精神;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塑造江西新形象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18.
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理论和实践部门所关注的内容,而对于植物人精神损害赔偿论及很少。有的学者认为,一个人因受到不法侵害而成为植物人以后,他就不再具有精神感受能力,没有精神痛苦,也就谈不上其精神损害赔偿。从精神损害的法律厘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入手,从社会、法律、生理等层面来论证植物人精神损害的存在,并由此得出植物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实际发生。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精神与大学精神存在一定的内在相通性,井冈山精神与井冈山大学的精神则尤其如此。井冈山精神可以而且应该内化为井冈山大学的精神,并转化为办学的巨大力量。培育和铸造井冈山大学的井冈山精神,让井冈山精神化的“井大精神”来指引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个人和社会意识、精神需求、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的总和,精神领域是国家安全的特殊客体。一个国家的精神领域是否安全,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国家精神安全既是宏观的,体现在国家大战略及其具体战略之中的精神状态与品质。国家精神安全也是非常具体的,取决于国家社会中每一个细胞、单元、领域的精神是否安全。维护国家精神需要全有赖于全社会的努力,共同构建国家精神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