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从呼和浩特化肥厂附近表层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脱硫杆菌菌株Z1.该菌株的生长曲线表明菌体生长迅速,延滞期约为4h,对数生长期持续时间大约12 h,稳定期较短为12 h.通过脱硫实验考察了pH值、盐度和溶氧量对脱硫率和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3.0~8.0、盐度为0~20%(NaCl%,W/V)的范围内,该菌株能正常生长.具有一定的耐酸性和耐盐性.当pH=6.0、盐度0.5%和装液量75mL/250mL时,该菌株生长最好,脱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工业应用等许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硫化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采用微生物的方法,进行氧化硫硫杆菌的选育,并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和脱硫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落平板上呈圆形,30℃恒温培养48h,大小为1mm,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有光泽、淡黄色、透明、质地粘稠;在显微镜下观察该菌体形态呈杆状,革兰氏染色为红色即呈阴性,菌体大小0.5×(1.0~2.0)μm,具有单根极生鞭毛,无芽孢,无荚膜,适合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5.5~7.5.该菌株对硫化物有较高的去除率,除去化学氧化的影响,生物脱S2-率最高达到74.62%,不同的温度、pH、盐度、接种量、溶解氧时其去除率有明显的影响.该课题从实验上论证硫化物生物氧化的可行性和广阔前景,为进一步认识氧化硫硫杆菌提供了实验基础,并且为进一步研究硫化物最大程度向单质硫转化工艺,实现有益资源回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从驻马店化工厂分离得到一株硫细菌S0.研究其生长特征,测定了不同温度和pH下S0生长曲线,并研究了此菌株的氧化性以及脱硫能力.结果表明,硫细菌S0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8.0.当硫细菌S0的浓度为12×108 cfu/mL,有较强的氧化性,对硫的去除率可达93.5%.  相似文献   

4.
红球菌属菌株lawq发酵及脱硫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球菌属菌株lawq是专一性脱硫菌,其脱硫酶系由dszA、dszB和dszC组成,其中关键酶是dszC。以脱硫活力作为产脱硫酶系的基准,研究了C、N和S对产酶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甘油是最佳的碳源,适宜的质量浓度为2g/L;氯化铵是合适氮源,适宜质量浓度为2g/L;二苯并噻吩(DBT)是最佳硫源,适宜浓度为0.2mmol/L;以DBT为唯一硫源考察了pH、温度和装液量对lawq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生长pH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33℃,溶氧对菌体生长有较大影响。利用该菌体对油品进行脱硫实验,发现32h可以将油品中硫脱除50.47%,说明该菌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脱硫微生物培养条件及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在不同培养时间、pH、温度、接种量条件下的生长表现,测定了该菌种对SO2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菌种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生物量10%、pH=7.0、温度为35℃、培养时间60 h,未经驯化的菌种对SO2的去除率最高为42.6%,经过SO2通气驯化后脱硫率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72.5%,通过此阶段的研究,为进一步进行微生物脱硫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株降酚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株从土壤中分离的能够降解苯酚的菌株,经形态观察和16S rDNA鉴定,确定为无色杆菌属。对不同温度、pH值、盐度以及不同苯酚质量浓度培养基中菌株的生长和苯酚降解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在30 ℃、67 h内完全降解600mg/L的苯酚,并能对1000 mg/L的苯酚起到降解作用;在温度为30 ℃、pH=7、盐度为0.3%时,该菌株的生长及苯酚降解效率较好。  相似文献   

7.
石油生物脱硫菌UP-1培养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从胜利油田的土壤和污水中筛选到的能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施氏假单胞菌UP-1,考察了培养温度、时间、pH值对菌种生长的影响,以及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菌株UP-1、脱硫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UP-1静息细胞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UP-1最佳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4h,培养基的pH为7.5;脱硫反应适宜的Ⅸ汀质量浓度为500mg/L,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0h;UP-1静息细胞具有可循环使用的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8.
过渡金属离子液相催化氧化低浓度烟气脱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Mn2+,Fe2+,Zn2+3种过渡金属离子液相催化氧化低浓度烟气脱硫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并对Mn2+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的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运用溶液化学原理,对SO2及Mn2+在溶液中的组分进行了计算,研究了Mn2+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n2+,Fe2+和Zn2+3种过渡金属离子对烟气脱硫都有催化作用,Mn2+的催化效果最佳;在烟气中,当SO2体积分数为1.4%,O2体积分数为10%,烟气流量为140L/h,吸收液体积为200mL,温度为24℃,吸收液pH为5~6及吸收液中Mn2+浓度为0.15mol/L时,经过一段吸收反应,SO2转化率大于80%,烟气脱硫率大于75%;当吸收液pH=5~6时,锰主要以Mn2+形式存在,SO2主要以HSO-3的形成存在;其催化反应的机理为:Mn2+与HSO-3反应形成络合物,成为反应链的引发剂来诱发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9.
利用从胜利油田的土壤和污水中筛选到的能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施氏假单胞菌UP 1,考察了培养温度、时间、pH值对菌种生长的影响,以及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菌株UP 1脱硫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UP 1静息细胞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UP 1最佳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4h,培养基的pH为7.5;脱硫反应适宜的DBT质量浓度为500mg/L,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0h;UP 1静息细胞具有可循环使用的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10.
高硫石油焦脱硫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配的脱硫剂,通过低温化学法分别对煅烧前后的高硫石油焦进行脱硫,并与生焦直接高温煅烧脱硫进行比较.借助红外光谱解释化学法脱硫和高温煅烧法脱硫的行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法脱硫,在温度为333 K、液固比30 mL/g、搅拌时间为12h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脱除高硫石油焦中75%的有机硫,效果明显优于高温(1773 K时生焦的脱硫率为60%)煅烧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显著因子筛选实验设计法、爬坡实验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534-16嗜热脱硫菌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21.00g/L,酵母粉5.25g/L,Na2HPO4·2H2O 6.60g/L时,脱硫菌生长速率最快。最适合菌种生长的条件为:培养基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53.39℃。  相似文献   

12.
煤油生物催化脱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油中的硫化物能够腐蚀金属设备,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对其脱硫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物催化法脱除石油产品中的硫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油品脱硫方法.本文研究在温和的条件下,利用适宜的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对煤油脱硫.采用在煤油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醇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微生物菌,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菌体数量增长情况,同时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检测煤油中硫含量,监测微生物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喷吹颗粒镁脱硫存在的镁利用率较低等问题,采用底吹镁蒸气进行铁水脱硫,旨在优化铁水脱硫的动力学条件,提高铁水脱硫过程中镁的利用率.对不同氧质量分数下硫的平衡质量分数进行了热力学计算,通过实验研究了氧质量分数对于铁水脱硫过程的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铁水中氧质量分数的降低有助于促进镁蒸气脱硫反应的进行,当氧质量分数为62×10-6时,镁利用率可达78%,脱硫率可达82%.脱硫反应传质系数为0.0122m/s.  相似文献   

14.
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在煤炭脱硫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煤浆中只需添加少量的无机盐即可满足微生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在已确定的最佳操作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脱除无机硫效果明显,10d时间可脱除68.5%的无机硫。且硫杆菌混和共同作用脱硫效果更好,10d内可脱除77.1%的无机硫。微生物煤炭脱硫与培养液[SO_4~-]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设计搭建了一套用于测评空间位阻胺脱硫选择性的装置,在CO2存在的条件下考察了3种位阻胺TBE(叔丁氨基乙醇)、TBDEE(叔丁氨基二乙氧基乙醇)和AMP(2-氨基-2-甲基-1-丙醇)水溶液的脱硫选择性和再生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3种位阻胺对H2S的吸收率均大于CO2,且H2S吸收率和脱硫选择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TBE具有最好的脱硫选择性,其选择因子在22 min时达到最大值34。最后,通过加热回流的方法对胺液进行解吸再生,考察解吸时间对胺液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胺液经过再生后的脱硫选择性低于新鲜胺液。AMP具有最好的再生性能,经过1 h再生后对H2S仍具有85%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对酸奶中嗜热链球菌H1的最适生长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根据回归分析得到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41.02℃,pH5.74,接种量0.31mL·50mL-1,盐浓度0.23%,此时菌株的光密度OD600为1.176.经实验验证,在该条件下菌株光密度OD600为1.162,其相对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7.
The existence of sulfur in the petroleum would erode the transport lines and poison the chemical catalysts. In addition, it is the main cause of air pollu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cid rain. At present,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is the commonly used technology for fuel desulfu-rization. HDS has the disadvantages of high cost of ma-nipulation and equipment investment. Furthermore, HDS is difficult to remove the sulfur from condensed thio-phenes such as dibenzothiophene (DBT). These forms…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带两缺陷的Keggin型硅钨杂多酸盐Q6[K2γ-SiW10O36],并以此作为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对模拟柴油进行氧化脱硫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21H46N)6[K2γ-SiW10O36]表现出了较好的催化活性;在50℃,氧硫比O/S=5条件下,1h内脱硫率可达100%;不同含硫化合物被氧化的难易顺序为二苯并噻吩(DBT)>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苯并噻吩(BT),含硫化合物的氧化活性与其中硫原子电子密度和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有关.  相似文献   

19.
向铁水中加入Al可降低铁水中氧而促进脱硫反应,同时改善脱硫动力学条件.为降低脱硫成本,对钙铝复合脱硫的机理和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证实:在CaO基脱硫剂中加入适量铝粉,通过钙铝复合脱硫可以提高CaO的脱硫率;Al添加量为5.0 g/kg时,脱硫率比单独使用CaO提高31.4%.Al添加量为0.6 g/kg时,20 min内可将铁水中硫含量降低到0.02%以下.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Al添加量下的脱硫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厌氧富集三层平板和螺口试管培养法,根据产气特征从红树林沉积物中筛选分离海水条件下的高效产氢菌株,获得1株兼性厌氧具有较高产氢能力的菌株BH-16.通过形态观察、Biolog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摩氏摩根氏菌BH-16.实验表明:在厌氧培养条件下,菌株BH-16的最适起始pH、NaCl质量浓度和培养温度分别为8.0、0.01 g/mL、37,℃.通过间歇产气实验和气相色谱分析对菌株的产氢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BH-16大量产氢发生在细胞指数生长后期和细胞生长平稳期;在海水培养条件下,在起始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0 g/L、起始pH为7.2时,菌株的总产氢量和平均产氢速率分别为1,120 mL/L和93.3 mL/(L·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