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潮》2005,(4):54-54
当地球形成之初,由于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非常强烈,致使地球处在一种极其炽热的状态下,那里不可能有生命。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和它的。独特的天文位置及其结构生命便悄悄地演化了出来。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关注着生命的起源,出现了各种假说。今天除了像遗传器的问题未解决外,大致过程轮廓已逐渐地清晰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地球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令人关注的热门话题。有关地球生命起源的环境是近些年来关注的焦点。最具影响的起源学说主要是“化学起源学说”和“宇宙胚种论”。前者认为生命来自地球,原始地表环境具备了早期生命形成的条件,因此原始地表环境对生命起到了孕育和催生的作用。后者认为当初地球的地表已经发展到能够接受生命胚种并具备发育条件时,外来胚种的输入导致了生命的起源。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地球生命起源的“同源学说”备受关注。持这种观点的科学家认为原始大气中含有氨、甲烷、二氧化碳、氢气和水等成分,在宇宙射线、紫外线等自然…  相似文献   

3.
“新陈代谢先起源”假说认为新陈代谢的出现先于(或同时)模板复制能力的出现。“复制先起源”假说则认为前生物合成的有机化合物能够通过非生物自发聚合形成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遗传信息系统,并逐渐拥有了“新陈代谢”能力。针对这个“生命起源”研究中的“鸡”-“蛋”悖论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地球发展史的过程、地球在各个阶段的演变情况,及生命起源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5.
黑球的地球人造起源说地球人造起源说有以下三种:1.黑球是带有内含体的黑曜岩,它是按照前述第一种假说中阐释的机理自然形成的。原始人出于某种宗教祭礼的目的,赋予黑球光滑的表面。原始人将黑球深埋也可解释为出于某种宗教目的。然而,石器时代的人是怎样在黑球外壳体不透明的情况下加工黑球的呢?假如黑球是在石器时代被磨  相似文献   

6.
天体生物学研究生命在宇宙中的起源、演化、分布和未来.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形成,是人类对地球上生命起源、演化的追问,对人类文明未来的思考,对环境变迁的忧虑,以及对空间和宇宙探索的结果.天体生物学整合了天文学、行星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探索技术等领域,并且一出现就成为这些学科的前沿.在天文学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天体生物学探讨对生命至关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氢一碳一氮一氧一磷一硫,以及金属元素例如镁、铁等在宇宙创生、星系和恒星演化过程的核合成和分布,以及这些过程对宜居住行星在恒星系中的密度和分布的制约.在行星系统尺度上,天体生物学比较太阳系各行星的物理、化学和地质特征,并试图据此建立太阳系和其他行星系统的宜居住带的模型.地球上生态系统的起源和演化是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地球从一个炙热的无生命世界逐渐演变成一个适宜生命产生和演化的宜居住行星,是了解字宙中生命的产生和演化的唯一例子.天体生物学比较现在地球上的极端环境、极端环境中的生命,并结合对地球历史上地质和生物事件的重建,试图建立字宙中生命在类似地球的行星上起源和演化的普适模型.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世界是人类空间探索的终极使命.天体生物学根据对地球上生命的认识,确定了液态水、水-岩石相互作用化学是微生物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和证据,并据此确定了最近行星探索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生命是地球上最奇妙、最富魅力的自然现象——物种缤纷,生生不息。然而,地球在形成之后的近10亿年中,却是一个荒芜的无生命世界。直到距今约36亿年前,似乎才有了简单的蓝藻类微生物。那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何时、何地又是如何诞生的呢?这就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生命起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球面积的71%被水覆盖,水是生命之源,为了破解地球水源之谜,天文学和地质学家搜寻各种证据来证实自己的假说,且双方互不相让,各执一词。而唐代诗人李白曾作诗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的诗从一方面“支持”了水是由彗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外源说。但是地质学家们却偏向于,地球水源于地球自身,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相伴相生。而为了揭开这一谜底,科学家们上天入地力求收集更多的客观证据。  相似文献   

9.
青云 《科技潮》2005,(4):52-53
最近,火星探测的热潮激起了大家对探索生命起源的兴趣,科学家在火星上也发现了类似于地球的陨石坑。不少科学家推测,生命可能起源于这些陨石坑。于是,人们又把生命起源的目光投向那些可能撞击地球和火星的彗星和小行星。现在,一种时髦的理论认为,是来自太空的携带有水和其他有机分子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才使地球产生了生命。  相似文献   

10.
 地球科学及其成果历来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 生命起源、人类起源、能源开发、太空探索等首先会使用地球科学的知识.化石是研究生命起源、后生动物演化、人类起源等事件的主要对象和载体.  相似文献   

11.
到目前为止,地球是我们所知在宇宙中惟一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生命的起源"、"是否存在地外生命"、"是否存在地外高等智慧生命",这些天文学家研究的课题,同样也是普通大众极为好奇、并给予极大关注的问题。在过去的20年里,对于前几个问题的研究部分别取得了突破。天文学家不但确定了宇宙的年龄是137亿岁,也意外地发现了字宙在加速膨胀。从天文学角度看,地球生命的起源可能与小天体撞击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行星际飞船对太阳系行星和行星卫星进行探测所获得的成果,使人们对地外生命充满期待。而地外高等智慧生命(外星人)的  相似文献   

12.
寒武纪大爆发是地球动物门类爆发性出现和地球生态系统演化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自此,地球海洋生态系统从前寒武纪菌藻类支撑的2极食物链生态系统转变为动物消费驱动的3极食物链生态系统,成为地球隐生宙和显生宙的分水岭,是研究和探索显生宙地球宜居性演化的关键。寒武纪大爆发以地球海洋突然大量、快速出现的两侧动物和矿化壳体为标志。这些帽状、管状的壳体化石,除了少量蜕皮类,大多数属于不明亲缘关系的冠轮动物。因此,寒武纪早期冠轮动物的起源与谱系演化是古生物学乃至现代生物学颇具争议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腕足动物是地质历史上化石保存最为丰富、地史延限最长的冠轮动物重要分支类群,是寒武纪演化动物群的核心代表,其研究对于了解古生态学、古地理学和地球生物宏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腕足动物起源存在多种假说,主要包括帚虫状祖先起源、蛤氏虫起源、托莫特壳起源和胶结质椎管状触手冠动物起源等假说。该文以寒武纪腕足动物起源为主线,以化石系统实证或证伪国内外腕足动物起源假说为目的,全面总结了寒武纪腕足动物化石生物学的重要发现和认识,探讨了地球已知最早的内肛动物、笼头虫和分节的威瓦西虫,以及胶结质椎管状腕足动物玉玕囊形贝发现...  相似文献   

13.
38亿年前地球生命起源时,地球大气还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直到3亿年前陆生植物发育,改造了大气成分后,才形成了今天这种氧气远大于二氧化碳的大气圈。早期的地球并不安全,由于极度缺氧,大量陨石很容易穿过大气层坠落到地上,火山爆发非常频  相似文献   

14.
关于地磁场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相关的解释很多,如:永磁体假说,电荷旋转假说,热压电效应解释,温差电效应解释,自激发电机假说等,但由于都存在着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未能被广泛接受。地球周围有一个被称为范爱伦带的带电粒子连续分布。是范爱伦带产生了地磁场,还是地磁场产生了范爱伦带?经过考察,可能是后者。但是,地磁场的起源问题仍然不能由此得到解决,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5.
拉伍洛克在其著作《盖娅:地球生命的新视野》中提出了盖娅假说,这一假说主张地球是一个内部因素相互影响并且作用的系统,能够稳定地提供生物生存所需要的环境,人类亦处于这种环境之中。这一假说中包含较为完整的生态伦理框架,可以为自然主义和弱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农业伦理思想提供启发。在生产方式、绿色技术等方面,盖娅假说都有助于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伦理框架。  相似文献   

16.
生命如何起源?地球之外的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这是许多科学家们一直在苦苦探索的问题。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最近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披露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外星生命说”, 地球上也许至今仍存在外星生命形式,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外星生命成分。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会遇到“宇宙大爆炸”、DNA以及生命起源等词语。英国约克大学Michael M Woolfson教授编写了本书,就是要带领大家进入这些科学领域。全书循序渐进,从物质形成说起,然后介绍行星与恒星的形成,包括地球以及地球表层与大气的演化,直到生命的起源与人类的进化。本书没有繁琐的方程、公式,反而配有丰富而形象的图片,因此,读者不需要具有专门的知识,就可以了解整个宇宙、时空以及人类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地球以外的宇宙星球是否还存在着有机生命,这一直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和诱惑力的问题,即使是在人类已经进入太空时代的今天。人类探索地球之外的星球,其目的之一便是探索外星人——存在于地球之外的生命,这既有利于对生命起源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膨胀宇宙中宇宙学原理的局部表述图象和引力不稳定条件,建立了太阳系的双星云盘起源模式和地球的形成图象,重现了地球的形成过程。据此,描述了地球磁场的演化过程,着重解释了地磁发电机理论中初始弱外场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20.
"海底黑烟囱"与生命起源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海底黑烟囱及相关生物群体的发现是近20年来全球海洋科学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在海底黑烟囱周围高温、高压、黑暗、缺氧、含硫等极端环境中,生活着特殊的深海生物群落,它们的初级生产者嗜热细菌和古细菌,在基因组序列上最接近地球上原始的祖先,生活环境也与生命起源时地球上的高温、缺氧环境非常类似.地球历史早期热液系统曾经在地球表面广泛分布,因而嗜热微生物有着广泛的生存空间.通过对生命起源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环境条件、能量条件、安全条件等方面考虑,现代海底黑烟囱周围的水热环境是探索生命起源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