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给予了密切关注,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中,马克思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命运和发展前途。从交往视角分析俄国当时面临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俄国社会跨越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蕴含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思想对于当代后发式国家寻找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具有重大启示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是从俄国公社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上来考虑社会制度层面的跨越的。生产力之所以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在于现代世界历史的出现。在当代,后发式国家拥有了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平台,可以吸收世界先进生产力的文明成果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当代中国的当务之息是必须充分利用世界先进生产力来改造自己,从而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伟大战略构想。这一构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晚年针对俄国社会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设想。这一理论结果.从世界历史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社会形态发展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四个方面突破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某些传统观点,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道路中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将其理论体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因此,在生产力同样比较落后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走创新的发展之路,要求在充分理解“跨越”理论基础内涵的基础上,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困难,从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惫,并且始终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4.
准确理解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是“生产一般——剩余劳动”。“跨谷”在哲学意义上就是历史活动主体的人基于既定的低级生产力水平选择“劳动占有”的公有制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奴隶——封建主义的区别是“性质”区别,即“劳动占有”,而不是“形式”区别,即“生产一般——剩余劳动”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一致的(商品经济或自然经济)。俄国农村公社作为“劳动占有”的社会主义若在自然经济阶段上替代“非劳动占有”的奴隶、封建社会,进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替代了“非劳动占有”的资本主义社会,这就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准确理解马克思“跨谷”思想(社会主义即劳动占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于捍卫十月革命为代表的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于澄清当前理论界三个突出的似是而非的“新论”与“共识”。  相似文献   

5.
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俄国社会发展前景时提出了"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该理论对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十八大报告中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都是建立在"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要始终坚定信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斗。  相似文献   

6.
功利主义在西方伦理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理"是其普遍的指导原则。穆勒从多个角度进一步发展了边沁的功利主义,更加丰富了功利主义的内容,受到包括同时代的马克思在内的许多人的重视和评价,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对于处于价值多元化的我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一个信奉社会进步、重视人的尊严的社会改革者,威廉·埃勒里·钱宁首先是一个深具感染力和责任心的牧师,牧师的讲坛是他推动改革的阵地;他信奉思想的自由和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充满信心,这是他推动改革的动力所在;改革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干扰,但他执著于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良知,所以,在钱宁的身后,才会有众多的追随者和无数的钦佩者。  相似文献   

8.
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和谐思想进行解读,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人与人和谐的思想;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发展的思想。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社会和谐思想的探索主要有:协调城乡发展与推动工农关系和谐的思想;建构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的思想;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和谐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19,(4):64-67
本文探讨了十九世纪"俄国五人团"重要成员策扎尔·居伊声乐浪漫曲的创作历程和创作思想,并且以普希金的诗歌为题材创作的浪漫曲为例,分析了策扎尔·居伊声乐浪漫曲的音乐特点,充分肯定了其声乐浪漫曲对继承和发展俄国音乐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在俄国音乐发展历史中的地位,指出策扎尔.居伊的音乐与歌词具有同等价值、伴奏要服务于歌唱、歌唱和伴奏紧密结合而不是彼此分离等创作思想和创作原则,在当今的音乐创作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四十二年前在俄国发生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所以说这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因为没有人剥削人的、没有社会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新社会,是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声诞生的,从这时起,才结束了人类的史前的历史,才开始了真正人类社会的新历史。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是发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就能认识决定历史前进的决定性的力量。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是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无产阶级胜利的一切必要条件,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三部短篇小说中存在一种怪异现象,即罪犯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所控制从而不由自主地泄漏罪行;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种现象与坡所信仰的基督教文化,尤其是《圣经》中的戒律有着内在联系,而这些戒律也是自然法的一部分。上帝制定了自然法,来惩戒那些干犯天条的罪人。因宗教影响力的衰退,自然法似乎已不合乎时代潮流,但实践证明,没有自然法的制约,却常常导致犯罪的发生。爱伦.坡的小说所揭示的现象因此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埃德加.爱伦.坡在其诗歌创作中十分重视诗歌的音乐性。他认为诗歌和音乐的结合可以找到诗歌发展的最广阔的领域,并把诗歌定义为"用韵律构建的美"。本文通过分析其诗歌中的音乐特质,着重论述了他在诗歌创作中如何应用各种诗歌技巧来演绎他极为推崇的关于"死亡"和"美"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夏君 《科技信息》2010,(20):136-136
爱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具有独特写作风格的一位作家.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他的作品更加具有超前意识,尤其是他的 恐怖小说.充满现代主义元素.本文将关注其恐怖小说中具有现代主叉元素的主题以及写作技巧,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通过俄国农奴制与西藏农奴制的对比,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俄国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西藏一直保留农奴制的社会历史根源,包括农奴制与宗教的结合、农奴制的土地占有制和人身依附关系、阶级等级制度和封建剥削、外来入侵和商品经济发展等问题,指出西藏地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资本主义道路在西藏是行不通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董杰  郭明周 《科技信息》2010,(22):I0008-I0008
异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克莱顿几部代表作描述的异化现象,试探讨其作品的异化主题,以说明异化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畸形发展的弊端以及现代人深重的精神危机,为我们探索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来解读劳伦斯的《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小说,并得出结论:劳伦斯是一位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他强调自然与女性的亲密关系;控诉资本主义父权社会对自然和女性的压迫;解构人类—自然、文明—自然、男人—女人、精神—肉体、理智—情感等传统文化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建构理想的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7.
该文依据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形成发展的自然历史和自身逻辑结构,概述了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几代马克思评论经典作家的理论创见及自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践。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四篇复信草稿反映了马克思关于俄国公社的思想脉络,本文仔细研究了四篇复信草稿的相互关系,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的《初稿》、《二稿》、《三稿》的次序是误编,真正的第一草稿不是《初稿》,而是《三稿》;《初稿》、《二稿》是第二、三稿。如果以此程序来理解这四篇复信草稿的相互关系,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的思路,更接近于马克思关于俄国公社发展命运的思想真谛。  相似文献   

19.
谢·尤·维特伯爵与西伯利亚大铁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连接欧俄与远东的现代化通道。该铁路的修筑对于俄国经济、政治、外交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维特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缔造者,他不仅详细规划了该铁路的蓝图,还亲自推动了它的具体建设。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俄国国家发展战略转变的反映,也是维特思想主张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马云飞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1):102-107,118
《红与黑》的创作显示了司汤达对交往辩证法的深刻掌握。交往辩证法要求,历史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交往自由的实现,它是欲望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合一:前者要求交往自由的实现;后者阐明落后的交往模式必然被先进的交往模式所取代。只有勇敢地打破交往界限,才能推动社会与历史的发展。小说中于连.索黑尔的存在是一种否定的力量,他生活的目的在于打破陈腐的交往形式,去创造一种新形式的交往。因为交往自由的要求不为落后的社会所接纳,他自己成为了自己要求自由交往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