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震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近十年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震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着重阐述了面板坝的动力特性及其地震破坏机理,指出面板坝抗震设计的着重点,建议若干面板坝抗震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与库水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导了时域内求解压缩性库水与面板堆石坝相互作用的计算公式,研究了不同动力压力模型对坝水系统自振频率及实测地震作用下坝体动力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力压力模型对系统频率的影响不大;坝体动力反应,威氏公式与不可压缩库水模型接近,可压缩库水模型与不考虑动力压力情况接近,地震所激起的动力压力不同模型虽有差别,但数值较小,面板堆石坝的动力分析建议采用可压缩水体动力压力模型。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面板堆石坝的动力破坏准则;利用有限元法对面板堆石坝进行动力破坏计算,可以得到坝体的潜在破坏区及其扩展过程。将该方法用于模型面板堆石坝的动力破坏计算,得到和模型动力破坏试验较为一致的结果,并用该方法计算了一座面板堆石坝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软岩料的物理力学特性,论述了软岩料作为面板堆石坝填筑料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软岩堆石料的合理分区布置问题,进而提出了面板堆石坝软岩堆石料利用的基本原则;针对软岩料的利用问题,采用邓肯模型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结合大坳工程分析了利用软岩料的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特性,实例分析表明:在利用软岩料修筑的面板堆石坝设计中,通过合理布置软岩料分区,在保证坝体整体稳定和面板受力均匀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软岩料利用区的范围可使工程设计进一步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5.
王道群 《广东科技》2012,21(11):178-179
随着水利建设快速发展,以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的不断进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的成熟和完善。一个广阔发展前景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如何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建筑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实现项目投资价值目标,作为建筑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6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新坝型,以其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好等特点,而受到坝工界普遍重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因其具有充分利用当地材料、施工方便、节省投资等诸多优点,其发展速度很快,随着我过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以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方面的不断进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工艺日趋成熟和完善。对于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面板堆石坝,如何在其工程建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确保工程建筑物及设备运行的安全,实现项目投资价值目标,是作为工程建设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河床地形是影响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重要因素.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坝基倾向下游及河床中部存在凸起的某在建面板堆石坝进行研究,得出存在该地形的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坝基倾向下游地形会扩大坝体向下游位移区域、增大向下游位移数值并使最大沉降位置向下游偏移;同时会使面板靠近趾板附近产生拉应力;河床中部凸起地...  相似文献   

8.
面板堆石坝边坡稳定性可靠性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已有试验数据对堆石料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采用验算点法和统计矩法对面板堆石坝下游坝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了这两种方法在面板堆石坝边坡稳定可靠性分析中的适用性;进而以洪家渡面板堆石坝为算例,对其抗剪强度参数的统计量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说明了对面板堆石坝边坡稳定性进行可靠性分析的必要性,对可靠性理论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简述石水缸水库面板堆石坝设计方案,对大坝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的应力应变分析,给出了坝体、面板的应力和位移结果,为该坝的面板堆石坝设计方案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堆石与面板材料刚度相差较大的特点,采用新的后处理方法,用VB6.0编制程序,并对新疆下天吉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做了计算,计算的最终结果较好地满足了实际工程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波纹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毁伤特征,设计了波纹钢加固钢筋混凝土靶板,开展了波纹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接触爆炸实验,获得了构件典型的毁伤特性,论证了波纹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抗爆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比了等质量的波纹状混凝土板、等质量平板混凝土板、等质量平钢板混凝土板的破坏模式,研究了波纹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抗接触爆炸性能,获得了波纹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板在不同接触爆炸载荷下钢板的跨中位移变化规律,给出了在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波纹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薄弱方向. 基于量纲分析,建立了该波纹钢截面形状下波纹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跨中位移关于炸药质量的工程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2.
密肋复合墙体是密肋壁板结构体系的主要受力构件之一,其受力特点与抗震性能是密肋壁板结构体系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的基础核心.通过对密肋复合墙体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墙体的水平承载能力及侧向变形性能.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密肋复合墙体的水平承载力及顶点侧移进行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5.4%.提出了密肋复合墙体的抗侧刚度退化曲线和骨架曲线模型,并给出统一的表达式,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面板堆石坝的水平位移统计分析中缺少考虑温度分量的问题,以Boussinesq解为假设基础推导了水压分量表达式,得出坝体典型断面处的水平位移与库水位一次方成正比的结论。以Merchant流变模型为基础推导了时效分量表达式,并建立了带有周期项非单调增加的时效关系,加入了以实测温度表示的温度分量表达式,建立了修正的面板堆石坝体内部水平位移MHTT统计模型。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MHTT模型解释数据的能力优于HTT模型和HT-JU模型,对面板堆石坝水平位移的物理机制阐释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通过ANSYS计算软件对四边固支钢筋混凝土板进行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建立模型和分析,得出不同影响因素下混凝土板的变形特征和应力分布规律,同时对作用相同荷载和约束条件下实心板和空心板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边长比和板截面形式对板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配筋率和板厚对板的受力也产生一定的影响,选择适当模型参数将改善混凝土板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三维动力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冲击压路机沿面板纵向中线及板边两种行驶路线,冲击碾压破碎旧水泥混凝土板时,路面板下基层的变形、受力及破坏特征等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冲击碾压施工时基层对于路基有应力扩散作用,基层整体上与路面板一起处于纵、横弯曲状态,变形特点与面板一致,不利于面板破碎.沿边线路的基层竖向变形明显大于板中线路,基层顶面水平应力基本为压应力,底部为拉应力.两种线路下基层底面均出现塑性破坏,呈底部弯拉破坏模式,表面应力变形最大值位于板角或板边缘下方.随着冲击遍数的增加,底部塑性破坏区域逐渐增大.冲击初期基层先于面板破坏,从而使面板逐渐破碎,同时路基受到更大压实功.建议在冲击能量较小和基层较刚时,先沿板边冲击破坏基层,然后逐步沿中部移动,将可获得更高的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6.
进行两对边简支、两对边固支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在恒载-升温工况下火灾试验,研究板内混凝土和钢筋的温度场变化、板平面内的竖向变形、板平面外的水平位移,以及板边绕支承轴线转角变化的情况.描述和分析双向板在火灾下的宏观现象和破坏特征,并与同轴线尺寸的其他3种边界条件双向板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板面裂缝整体成椭圆裂缝,板中区域沿长跨、短跨方向均存在多条较大裂缝,板面裂缝由固支边中部区域横向裂缝与固支边角部密集的环形斜裂缝组成;板内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形成非线性温度场;在升温过程中,板平面外位移整体呈现非线性趋势、板中部位移较大;而在降温过程中,板中位移回弹明显,板中竖向位移与炉温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出现较长的水平段;整个升温过程中,混凝土板边持续向外膨胀,固支边位移较简支边位移变化小;简支边转角随着受火时间不断增大、整体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路基上板式轨道的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州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建立了路基上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板式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仿真试验,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直线电机与感应板之间的气隙控制技术以及路基上板式轨道的动力特性,为板式轨道的设计、竖错不平顺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用于分析多层磁化等离子体介质板的电磁反射、吸收和传输系数的新技术———散射矩阵法(SMM).在这个分析技术中,冷的、稳态、碰撞、磁化的非均匀等离子体板被模拟成许多层.每层中的等离子体具有固定的电子密度,但整个层中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剖面满足实际的分布函数.在极限情况下,本文结论与已有文献的结果相一致.在等离子体中电子密度为抛物线剖面分布的情况下,分析了它的电磁反射特性随非均匀等离子体参数和等离子体介质板厚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介质板的电磁反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用于分析多层磁化等离子体介质板的电磁反射、吸收和传输系数的新技术-散射矩阵法,在这个分析技术中,冷的,稳态,碰撞,磁化的非均匀等离子体板被模拟成许多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