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福建省油茶害虫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记述我国油茶害虫、害螨290种,分属2纲9目62科。从分类系统看,以鳞翅目害虫(99种)、同翅目(94种)为多,各占34.62%和32.64%,并列出了每种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油茶产区的分布,为控制油茶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2.
咸宁低产油茶林类型及其经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咸宁市油茶产区(县)进行调查,在样块、样地、林分测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油茶低产林的成因,划分了3个油茶低产林类型,并提出了3种类型的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整理了危害我国杉木的害虫名录(二),主要包括昆虫纲( Isecta)鞘翅目( Co-Leoptera)害虫18科101属142种。并列出每种害虫的中名、学名和分布省份,为杉木的鞘翅目害虫的监测与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整理了危害我国杉木的害虫名录(一),计7目47科110属151种。其中昆虫纲( Isecta)146种,包括直翅目( Orthoptera)4科10种、等翅目( Isoptera)3科27种、半翅目( Hemiptera)14科49种、鳞翅目( Lepidoptera)20科57种、双翅目( Diptera)2科2种和膜翅目( Hymenoptera)1科1种;以及蛛形纲( Arachnida)蜱螨目( Acarina)3科4属5种。并列出每种害虫的中名、学名和分布省份,为杉木害虫的监测与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油茶是原产于我国的乡土树种,作为油料树种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广义上是指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面积的树种的统称。山茶属(Camellia)目前已知的种有238个,其中种子含油率高的有50多个。以普通油茶(C.oleifera A)分布最为广泛。油茶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木,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江西、广西和云南等省(区)。油茶是喜酸性的阳性树种,在海拔500m至2200m地区,PH值4.5—6的酸性红壤上生长良好。油茶属两性虫媒花,花期10—12月,果实次年10月成熟,种植油茶一般3年至5年即有收获,经济收益期达40—50年。  相似文献   

6.
广西林业学校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6月在广西林业学校开展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普查,共采集到吸汁类害虫2纲4目16科28属34种。其中同翅目的科数最多,共10个,占总科数的62.5%,盾蚧科的种类最多,达7个种,占总种数的20.6%。危害程度严重的害虫是荔枝蝽象(Tessaratoma papillosa),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 pyriodes)、火力楠丽绵蚜(For5mosaphis micheliae)、桃蚜(Myzus persicae)、桃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相似文献   

7.
油茶实象为油茶的主要害虫之一。广西植物研究所曾于1965年提出用金银花诱集其成虫的可能性,继而在1966年和1967年间又对白背桐诱集该虫的情况作了观察,发现这两种植物有良好的诱集效果。据观察,在野外可诱集油茶实象成虫的植物,除了金银花和白背桐外,尚有其它四种植物,但诱集力不及这两种植物。  相似文献   

8.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又名茶籽树、茶油树等,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inn)长绿灌木或小乔木。油茶作为油料树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茶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之一,有“东方橄榄油”和“油中珍品”等美称。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信阳市油茶园灯下昆虫群落多样性及动态,于2015年5月-2016年10月采取诱虫灯诱集的方法对信阳市油茶主要产区昆虫群落开展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信阳市油茶园灯下昆虫共9目55科120种,主要以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为主,占总科数的60%,占总物种数的69.17%;为害油茶的主要优势种为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螺纹蓑蛾Clania crameri、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茶蓑蛾Clania minuscula等; 6、7、8月三个月份为油茶园昆虫活动的高峰期,Shannon多样性指数2016年整体上要高于2015年,2015年为6月份最高,达4.1067,2016年为7月份最高,达4.3994,均匀度指数波动也较为平稳,2015年为6月份最高,达0.8213,2016年为8月份最高,达0.9337.本研究为该区域油茶害虫的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荆新红  张光耀 《武夷科学》2010,26(1):100-104
2007-2010年对西安市行道树国槐(Sophora japonica)主要害虫种群进行调查,基本查清了西安市行道树国槐的虫害种类和各种虫害的发生规律、分布范围,发现行道树国槐上常见虫害23种,其中需要进行防治的有9种,分别是国槐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槐蚜(Aphis robiniae)、槐木虱(Cyamophila willieti)、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槐花球蚧(Eulecanium kuwanai)、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槐尺蠖(Semiothisa cine-rearia)、槐叶柄小蛾(Cydia trasias)、双齿小蠹(Sinoxylon japonicus)。对9种常见害虫进行了为害特点的研究,发现国槐害虫的种群消长动态依时间变化而变化。同时发现益虫13种。  相似文献   

11.
对山西省花椒昆虫群落的结构和区系进行了研究,共调查了168种昆虫,其中害虫115种,占68%,分属于8目47科.重要的种类是天牛Cerambyeidae,蚜虫Aphididae,蚧壳虫Coccoidae和花椒桔啮跳甲Podugricomela shirahatai等主要害虫,天敌昆虫53种,占32%,分属于7目17科,其数量较多,能对害虫起控制作用的种类是瓢虫Coccinellidae,食蚜蝇Syrphidae,草蛉Chrysopidae和螳螂Mantidae,根据害虫为害部位和为害方式的不同,分为枝杆、花器芽叶及幼果、吸汁性、腐生性和地下害虫5个类群.依照山西省农业区划资料.将全省划分为滹沱河岩岸、太行山中段、晋南阶台地、吕梁晋中4个花椒栽培区.此外,还分析了各生态区的主要栽培品种和主要害虫与天敌昆虫群落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微孢予虫可以侵染大多数的昆虫,包括经济昆虫和农业害虫,并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了解微孢子虫在本地区的分布对于农作物害虫的防治和经济昆虫的防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黄瓜山地区微孢子虫在昆虫中的分布调查情况,对害虫防治和经济昆虫微孢子虫病的防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昌吉市棉花害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棉花害虫(螨)有17种,其中害螨4种,为害严重的害虫(螨)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等.文章阐述了昌吉市棉花主要害虫的危害及防治现状,提出了今后对棉花害虫(螨)综合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据1981—1982年全省森林病虫害普查,甘肃的森林害虫共计664种,隶属于8目98科。本文据笔者二十多年收集的资料和《甘肃省林木病虫普查成果汇编》[2],将森林主要害虫三百多种,按五个亚省级区划[1],分别以学名、中名、主要分布地,列表陈述,以供有关高校教学、科研及林业科技人员参考。本文(下)是陇南山地亚省、中部干旱地区和陇东高原亚省区划内森林主要害虫名录及主要分布地。  相似文献   

15.
据1981—1982年全省普查,甘肃省的森林害虫,共计664种,隶属于8目98科。本文据笔者二十多年收集的资料和《甘肃省林木病虫普查成果汇编》中所记载的森林主要害虫三百多种,按五个亚省级区计,分别以学名、中名、主要分布地,列表陈述,以供有关高校教学、科研及林业科技人员参考。本文(上)是河西走廊和北山荒漠亚省、祁连山地亚省、甘南高原及峡谷亚省区划内主要森林害虫名录及主要分布地。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人工干预的灯光诱杀对潮汕地区橄榄树虫害的影响,建立考虑灯光诱杀橄榄树虫害的捕食者-食饵模型,并分析模型的动力学性态,给出了两个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存在及稳定条件.通过博弈论分析利用灯光诱杀和天敌捕杀害虫的结果,发现同时利用灯光诱杀和天敌捕杀害虫效果最佳.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橄榄树虫害的防治中不仅要利用天敌,还要加入人工干预的灯光诱杀,可以避免害虫数量突然爆发,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同时有利于保护橄榄树上生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低剂量农药对稻田蜘蛛生态位及控虫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稻田蜘蛛优势种和目标害虫空间生态位的研究发现,低剂量浓度的杀虫双[其结构式为(CH3)2NCH(CH2S2O3Na)2]农药[V(原药)∶V(水)=12∶5 000]能较大地增加稻田蜘蛛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及蜘蛛与害虫的比例相似性指数,且蜘蛛空间生态位宽度的增加幅度大于害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空间生态位宽度与害虫的比例相似性指数逐渐减少,直至恢复到未施药的水平.通过系统的研究发现,在合适的低剂量农药作用下,蜘蛛能维护较高的相对活力约1周的时间.通过对蜘蛛控制害虫的生物量测定,发现低剂量农药能显著的增加天敌对害虫的捕食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桉树有害生物的发生现状和发生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庞正轰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3,29(3):192-206,216
2011年我国桉树有害生物种类达到370种,其中病害43种(含非侵染性病害3种),有害植物8种,害虫319种(隶属10目64科,包括中名、学名、分布范围、危害树种、危害部位和危害程度),造成轻微危害205种、中等危害71种、严重危害43种,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15.8%、1.4%、22.8%。预计到2020年中国桉树有害生物种类将达到420种,比2010年增加50种,增长13.5%,年发生危害面积将达到150000hm2,年经济损失可能达到11.25亿元。我国种植桉树要采取适地适树、加强检疫、加强监测、加强综合防治和合作研究等对策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