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舒旭 《遵义科技》2008,36(2):54
水稻是我省的主要夏季粮食作物。稻瘟病在我省频繁发生,对水稻产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其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有发生,但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当中有最明显的三个感病高峰期,即幼苗3—5叶期、分蘖期和抽穗初期。感病后不同程度的为害水稻的各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蒸腾系数分析,水稻生理需水并非最多,以改变水稻为旱生态节水机理的”控灌”及“覆膜”节水新技术,可节水50%,是水稻节水的重大突破。我省应深入适应性试验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合肥科技》2007,(6):15-15
“十五”期间,我省通过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部下达的“安徽水稻丰产高效技采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创造了单季稻实收亩产782公斤和双季稻年亩产1307公斤的全省水稻高产新纪录。  相似文献   

4.
我省是全国主要水稻产区之一,水稻栽培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但是在解放前,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治及千百年来小农经济制度的束缚下,水稻栽培的技术是比较落后的,农民群众同自然界斗争的智慧和经验无法得到总结和发挥,因此,全省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水稻栽培技术。解放后,我省农业科学工作者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深入生产斗争第一线,向广大贫下中农学习,总结他们在三大革命中创造的经验,在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成功地总结并推广了潮汕地区贫下中农的水稻高产栽培经验,这个经验归纳为六个字:“前促、中控、后保”。这一经验对促进我省水稻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对地少人多地区提高水稻单产方面发挥了极大的威力。因此,它就成了我省水稻栽培技术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5.
王炜  王怀昕 《遵义科技》2007,35(4):15-18
为鉴定评价省内外各单位选育和推荐的水稻新品种(组合)在我省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及抗逆性,为水稻品种(组合)的审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稻谷和玉米的产量在整个粮食产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我省的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很广;据一九九三年统计,我省水稻的种植面积为1125万亩,总产量为38.81亿公斤。玉米为“高产之王”,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是很可观的。这两种农作物加工所得的副产品的数量也是很多的,所以在我省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有着巨大的潜力。一、稻谷加工副产品的利用1、稻谷的利用途径过去省内许多企业水稻加工之后稻壳堆积如山。由于稻壳质轻,堆体大、风吹易散、雨淋易震,长期堆积还会发生自燃。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还造成火灾隐患,有时…  相似文献   

7.
白银市引黄灌区玉米复合群体高产高效模式武秉钺,周占敏,张玉虎(白银市农科所730900)白银市引黄灌区包括沿黄河谷灌区以及景电一期、靖会、兴堡川、刘川、工农渠、景电二期共15处,是全国最大的高扬程分布区,总灌溉面积119.6万亩。为使本灌区光热水土资...  相似文献   

8.
白叶枯病是水稻严重的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已引起世界各水稻主要生产国的研究和重视。白叶枯病在我省发病的历史已有70多年。由于有些高产良种,抗白叶枯病能力较弱,随着感病品种的推广,白叶枯病发展也逐渐严重起来。在我省的一些地区,白叶枯病的流行是影响晚造产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摸索我省现有抗性亲本的遗传规律,为抗病育种和提高杂优水稻的抗病性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在1977年早晚两造,开展了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9.
白银市作为国家确认的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急需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而依托白银市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是进行社会再发展的有效形式之一。作者通过在白银市的亲历调查,思考白银市的旅游发展,用SWOT的方法对白银市的旅游进行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合肥科技》2007,(9):17-18
“经过实割测产,亩产841.6公斤。”9月12日下午,当“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代表测产专家组宣布这一数据时,“两优293”创造我省水稻高产新纪录的消息,很快向四处传播。  相似文献   

11.
贾志强  吴虹 《科技信息》2009,(13):348-349
矿山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倍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白银市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近年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乱采乱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本文领用IKONOS-2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白银市平川区矿山开采现状和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监测.为政府贯彻依法开矿方针、整顿矿山开发秩序、恢复生态环境和促进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高产粮食作物之一,全国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2%,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4%以上。我省种植面积约8万多亩,主要分布于河西、陇南地区。水稻在我省的最高产量达1400多斤。平均亩产比小麦高。单从水稻的产量来看,在有条件的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积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早日实现我省粮食上纲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  相似文献   

13.
杨佐风 《甘肃科技》2011,27(19):6-8,2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推动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当前白银市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培育要靠企业的发展来实现。对白银市122家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经济指标、研究与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需求等40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白银市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提升白银市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水稻自古以来是嘉兴最大宗的农作物。过去的50年间,嘉兴市作为浙北粮仓为保证全省“粮食基本自给”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我省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开放政策,嘉兴市水稻生产承担着既要保证粮食安全,又要实现种粮增效、稻农增收的艰巨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赋予传统的水稻生产以新的活力,开创新的局面,从速进行品质和区域调整,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新体系,实现种粮增效、稻农增收,是农业部门必须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一国内外水稻生产发展历程显示:稻米生产对于消费市场一般先是支配,再转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白银市2006—2011年性病报告病例数的流行趋势分析。为制定白银市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白银市2006—2011年三县两区性病疫情报表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6-2011年白银市报告性病病例3293例,年均发病率为30.86/10万;病种以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44.28%)和梅毒(25.45%)为主;梅毒和艾滋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病例数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0.80:1;性病高发年龄段主要集中于20-49岁(占85.15%);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73.37%);职业构成以工人和无(待)业者居多(52.90%);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53.58%)。结论:2006-2011年白银市性病疫情虽然处于低流行状态,但是今后性病防治工作仍须高度重视,尤其是梅毒和艾滋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白银市是全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工业城市,由于资源濒临枯竭,面临巨大的经济转型压力。本文以白银市为例,指出走以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之路是白银市培育新能源支柱产业的正确路径,并在分析白银市发展可再生能源可能遇到的障碍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水稻生产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96年全省播种面积271万公顷,总产1626.3万吨,分别占粮食的80%和86%,是最大宗的农作物和人民生活的主粮。近年来,我省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大力推广水稻抛秧技术,促进粮食单产的突破,使总产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并为我省粮食持续增产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一、引进与发展 我省人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52亩,粮食生产整体水平较低,自产粮食不足。近年来,随着我  相似文献   

18.
《合肥科技》2006,(3):F0004-F0004
日前,记者从省农委获悉,今年我省水稻主产区将全面启动稻米产业提升行动,力争在5年时间内,全省水稻平均亩产提高50公斤,总产增加15亿公斤;总体质量提升一个档次,达到商品标准的优质率提高30个百分点;实现新增经济效益3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研究针对我省水稻生产上缩籼扩粳,推广旱育秧以后恶苗病严重和培育健壮秧面临的实际问题,研制成功多功能复配剂--秧苗健壮灵;形成了培育水稻健壮的新型化学控制增产技术,为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20.
<正> 针对我省及华北地区“春旱夏涝”的气候特点,根据我国北方地区水源不足的实际条件,大面积发展水稻受到极大限制,故水稻生产只限于局部河流淀泊沿岸灌溉水源方便的地区,因此水稻总产不高,民食大米甚为缺少。虽然近几年来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有些社队为改善社员生活,发展了机井灌水种植水稻的新形式,但是由于用水量较多,耗电量较大,而且我省地下水位又普遍愈益下降,水量不足,大面积发展水稻成本较高,推广困难。为了解决北方地区人民吃大米难的问题,我们利用陆稻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旱耐涝的生理遗传特性,和水稻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的优势,从1965年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