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奎因的理论评价学说在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这首先是因为,他批判了早期逻辑经验主义的一系列基本论点,并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逻辑主义的理论评价发起了最初的攻击。同时也因为,他的理论评价学说包含许多新奇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扬弃”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地理学现代化与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关系。(1)地理学的“区域性”特点来自地理学“描述独特事物”的基本研究传统;(2)“发现区域”与“认识区域”不能混为一谈,认识区域的任务不会随学科的进步而终结;(3)地理学应与其它学科合作,以加强地理系统和地理过程的研究;然而,不应改变区域观点在地理学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证实与证伪作为科学的两种划界标准可以归结为科学命题的经验检验,这种检验的实质在于用待检验命题或理论解释用于检验的可观察经验,如此理解检验能避免范式不可通约所引起的检验困难.证实在逻辑上复杂、在实践中不可行,证伪虽在逻辑上简单、但在实践中同样困难.证实和证伪的不对称并不表明证伪更可行.单凭证买或证伪都不足以为科学划界.  相似文献   

4.
谢鸿昆 《科学之友》2009,(10):47-49
证实与证伪作为科学的两种划界标准可以归结为科学命题的经验检验,这种检验的实质在于用待检验命题或理论解释用于检验的可观察经验,如此理解检验能避免范式不可通约所引起的检验困难。证实在逻辑上复杂、在实践中不可行,证伪虽在逻辑上简单、但在实践中同样困难。证实和证伪的不对称并不表明证伪更可行。单凭证实或证伪都不足以为科学划界。  相似文献   

5.
张志明 《大自然探索》1992,11(3):112-120
卡尔·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1902—)不仅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历史政治哲学家。他的以“证伪主义”的方法和原则为基础的历史、政治哲学,批判了“历史决定论”,抨击了“整体主义”的社会变革方法,倡导“渐进社会工程”和“开放社会”。作者认为,波普尔将其科学哲学中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应用于社会领域是不合理的,而以此建立的历史、政治哲学是不科学的。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波普尔的历史、政治哲学体系,评析了他的历史观和社会政治观。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30年代后,逻辑实证主义者就把“发现过程”和“证明过程”分开,主张科学方法仅仅涉及科学思想的证明,而不涉及科学思想的产生。劳登(L.Laudan)认为,这种观点的根源出自两个相互加强的原因:(1)易错的理论的诱惑力,(2)理论是根据其一致性及其可检验的结果来评价的,而与史前的奇思怪想无关。简言之,这就是“易错论”和“后概括性”,有了这套假说-演绎(H-D)方法便可不顾及发现的真实过程,而把它留给科学史家。有趣的是,波珀(K.Popper)并不完全同意割裂发现逻辑和证明逻辑的作法,声称人们不可能在不知道假说的源流的情况下去证明假说。值电磁波发现100周年之际,我本想给  相似文献   

7.
巴斯德的科学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次对19世纪法国著名有机化学和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的科学哲学思想作了探讨,内容有:宇宙是不对称整体;实在即无限;理论的价值在于预见新的事实;问题-假说-实验是科学发现的逻辑;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相似文献   

8.
严火其 《大自然探索》1999,18(1):120-126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引起了科学界对我国传统学术的浓厚兴趣。本文对我国传统的作物生长发育理论作了讨论。(1)《农说》关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理论;(2)“五行”与作物生长发育;(3)《知本提纲》关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恩斯特迈尔是本世纪著名的生物学家和哲学家,长期以来他一直倡导一种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新哲学,本文综合探讨了迈尔新哲学的基本原则及其新哲学的基本框架:(1)物理科学不是科学的标准范式;(2)历史叙述比定律解释更重要;(3)解释和预言在生物学中是不对称的;(4)科学进步的主要象征是概念的提出和改进;(5)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及目的论解释的合理性;(6)新哲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史教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红专 《科学》2006,58(4):37-40
罗马作家西塞罗(M.T.Cicero)说过:“一个人不/了解他出生之前的事情,那他始终只是一个孩子。”哲学家培根(F.Bacon)也说过:“读史可以明智。”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界已认识到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大力提倡把科学史纳入到科学课程中。中国科学教育界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把科学史纳入内容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史教育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  相似文献   

11.
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形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基于大量有关研究文献,对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必要的总结,评述;在此基础上,对地理学领域中进一步展开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中的分形与自组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河流系统中的水流、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的自组织结构和过程作了初步的探讨,运用分形、混沌和耗散结构理论分析结构形成和演变的机制,评述了国内外关于河流形态分形研究的有关成果,提出了我们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物系统中的非线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一种客观确定分形“无标度区”的方法——自相似比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客观确定分形的“无标度区”是分维测算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新方法——自相似比法。这一方法严谨、客观、简便,可望在许多领域内推广。  相似文献   

15.
X52管线钢仿生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思荣  刘家安  刁伟 《科学通报》2014,59(3):273-278
采用喷砂毛化处理、化学刻蚀和氟化处理复合法在X52管线钢表面成功地制备了超疏水表面. 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HFTTMS)对其表面进行低能化修饰. 研究了化学刻蚀液浓度、化学刻蚀时间对管线钢表面形貌及表面与水的润湿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盐酸浓度下,随着化学刻蚀时间的延长,管线钢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增大;然而当化学刻蚀时间过长,管线钢表面与盐酸反应过久,表面微结构的复杂程度减小,接触角将减小. 随盐酸浓度的升高,管线钢表面与盐酸反应变得剧烈,表面微观形貌变得复杂,分形维数增大. 当盐酸浓度过高时,表面微细凸起结构又被腐蚀掉,导致表面复杂程度降低,分形维数下降,与水的接触角随之减小. 试样在7 mol/L的盐酸中刻蚀1.5 h后,喷砂毛化管线钢表面能获得最佳的表面复合结构,经氟化处理后,与水接触角为156.4°,获得良好的超疏水性.  相似文献   

16.
液体爆炸分散过程中界面破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种有上下平面约束的液体爆炸分散装置, 通过阴影照相获得气液界面破碎形态变化的时间序列, 并应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得到了径向膨胀液体环内诱导的荧光照片. 采用二维图像处理、分形几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较系统地分析了实验结果. 最后, 讨论了液体环及其气液界面运动数学模型建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非线性科学的若干前沿数学工具讨论通信网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18.
Three Important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trength Theor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e are there great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n engineering strength theories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first advance was the development of strength theory from the single -shear strength theory including the Tresca yield criterion and 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 to theoctahedral-shear strength theory; the second one was that from the octahedral -shear strength theory to the twin -shear strength theory; and the third was the theories from the single criteria to the unified strength theory. These three advances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It is interesting and useful for researchers to choose an appropriate failure criterion in studying the strength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 for engineers to correctly use it and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strength theory.  相似文献   

19.
Symplectic(辛)几何学与航空发动机的结构设计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邓子辰计算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模拟理论的建立,说明这两门学科之间存在相似性。近几年的工作主要是将结构力学中的一些有效方法(如多重子结构法、能量法等)成功地引入了最优控制领域,并已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