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银平 《科技信息》2010,(18):I0018-I0018,I0021
本文试图通过对黄源深所译《简爱》的中译本的语言特点,来分析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作用以及说明小说翻译中译入语文化再现的问题,旨在探索出翻译时译者对原文本语言和文化再现的决定性作用,并得出在小说翻译的过程中,中英思维方式和译者的语言风格两个方面制约着原文再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再创造性发挥着很大作用。本文指出语言层面的等值翻译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又对翻译者提出了难题,这就要求译者进行再创造。总之,文学翻译总是要最大可能地再现原作。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风格,文学作品的翻译如何再现原作的风格呢?本文从中英语言差异出发,强调译者应理解原作,尽量使用原文结构,在翻译活动中再现原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的美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中,译者在传递原文意义的同时,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艺术意境。以杨宪益夫妇的译作《边城》为例,探讨译者如何从语言、句式、修辞三方面再现原作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学翻译中,译者在传递原文意义的同时,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艺术意境.以杨宪益夫妇的译作<边城>为例,探讨译者如何从语言、句式、修辞三方面再现原作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举例论证了翻译中语言的不可译现象,说明语言的不可译主要指其文字特点构成的形式美的不可译.同时又通过例证说明了语言的不可译也非绝对的不可译,在译者的努力下,可以以译文自身的语言形式美再现原文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7.
高涛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1):115-117
研究英、汉语语言和思维的差异,有助于译者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各自的特点,有助于译者突破因语言差异所带来的表达上的障碍。而恰当地运用结构重构策略,可以使译文变得更准确、流畅、地道,且能忠实地再现原文意义与功能。  相似文献   

8.
诗歌中的“意义”呈现出人“诗意的存在”,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翻译的核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通过移情、想象、联想等方式领略原诗的审美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原诗的意义通过意象和语言进行审美再现。从唐诗翻泽的不同版本中可以看出,其翻译策略或接近原诗的语言和意象,或对原诗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或发挥译者自身创造力的重写。无论如何,诗歌翻译都是译者对原诗进行审美重建的创造。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的风格是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作家的思想修养、创作个性在其作品中的集中反映,是文学作品的灵魂。风格对作品的重要性要求译者应尽可能地再现原作的风格,但语言文化的差异又使得风格的传达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译文风格实际上是原作风格与译者风格的结合。但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应尽最大可能地传达原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在小说翻译的过程中,文体意义的再现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原作者的写作风格,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理解原作的气氛,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主题.所以译者应在分析原作的文体意义的基础上,以保留原作的文体意义为基本原则,选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再现原作的文体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任意性,决定了词汇变异的必然。小说《围城》中的变异与常规相辅相成。作者利用变异实现语言的美学功能,产生特定的文体效果,形成了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如何在翻译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文体效果与美学功能是译者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狂人日记》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从前景化的视角对《狂人日记》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探讨译者在再现原文的前景化特征时所采取的策略以及在译文中产生的不同文体效果,并尝试归纳出一些前景化语言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探究了基于语言转换和民族文化差异基础上的翻译创造性问题,认为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和复制,也不能凭借译者的主观想象,而是在忠实原作基础上的一项艰苦的语言艺术的再创作。没有创造性,就没有原作内容、风格、意境的再现。  相似文献   

14.
何甫权 《科技信息》2009,(24):126-126,130
翻译中要“忠实”,要保留原作的风格是译界一个欲罢不能的话题。由于受到译者个人素质、价值取向、审美观、赞助者等等诸多因素影响,原作风格的再现显得尤为复杂和重要。从内容到形式,尽可能接近原作接近原作者是译者的天职。译者有义务表现原汁原味的,而不是易容后的风格。就影视剧字幕翻译而言,译者要在充分照顾译入语观众的语言能力和审美的基础上兼顾体现电影以及导演、演员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幽默是英语语言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英译汉的一个难点。英语幽默的翻译给译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英语幽默的语言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以及句法三个层面,其在译文中的再现效果最终取决于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是否能获得相似甚至相同的美感。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对比法揭示了文学翻译中的语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文学译者遇到的语境问题,可能是作品涉及的现实语境和时代社会语境,原作品本身语言文字及情绪气氛,整个语篇的衔接连贯等。不仅有语篇内的语境,也有语篇外的语境,不仅是单一的语言环境,而且是跨语境适应问题。译者有意识地运用最广阔的语境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实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与再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小说美学的人物、时空、情节、语言等要素,比较分析了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名著《围城》与珍妮.凯利和茅国权所译英译文的艺术成就。通过典型的实例分析,本文阐述了译者如何以形象生动而简洁自然的笔触,符合人物地位与个性的贴切用词以及恰当的语篇布局,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审美要素。达到了译文与原文在艺术风格上的再现。  相似文献   

18.
自"文化转向"之后,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文化地位得以确认。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贯穿着整个翻译过程,主要体现在译者对原文的充分理解、译者对相应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者再现原文时发挥的创造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许多译者常常认为翻译只是再现“语义”,但文学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作只体现“语义”是不够完美的。风格的再现问题是翻译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译者必须把它考虑在内。本文试图从英语文体学、修辞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文学作品翻译风格的特征及风格再现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热词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其翻译是一种需要高度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再创造是网络热词翻译审美再现的灵魂。文章主要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探讨了如何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实现网络热词译语的再创造以达到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