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到英国形式主义美学,20世纪关于艺术形式的诗学研究十分活跃,既有其价值也存在缺陷。以朗格为代表的符号论美学,对贝尔未能回答的意味与形式统一的问题做出较圆满的回答。但由于朗格关于情感的解释过于理性化,不可避免地有趣向于保守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在艺术史上,"形式"对于艺术的作用及与艺术本质的关系历来成为美学家争论的焦点,本文梳理美学史上有代表性的形式学说,从中吸取合理因素,获取对于艺术本质的认识,即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本文试从三方面进行分析:一、强调价值作用的形式阐明了某种审美理想;二、取得自主地位的形式表达某种审美情感;三、作为艺术本质的形式揭示了形式感的本质作用.于是审美理想,审美情感形式感是艺术构成的本质要素.艺术即形式是饱含了审美情感与表达某种审美理想,又传达出某种形式感的形式,形式感是它的生命线.还需明确的是本文所谈之形式与具体实存之形状无关,实指逻辑意义上之形式,哲学层面上之形式.  相似文献   

3.
歌唱是一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和支柱,在歌唱中占主导地位。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这是歌唱表现的最终目的。我们在重视对学生演唱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音乐情感培养,并把情感培养作为教学中的最终目标,使学生的演唱技巧、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达到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4.
胡亚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5):118-119
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西方美学史对其研究可谓源远流长。本文主要阐述了贝尔在《艺术》一书中的视觉艺术理论与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的符号论美学,通过综合分析、比较此两种不同的观点,以及对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进行较为深刻的探讨,最终对艺术本质有了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艺术即反省     
艺术作为满足精神需要的高级形式,根源于情感表现的需要,情感不仅把人推向外部世界,同时也催发了人的自我意识,促使人们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是一个呈开放态的动力结构,表现为既不断走出自身,将自身引向社会,又不断返回自身,进行内省。艺术起源于劳动,美即生活都仅仅说明了艺术的表相特征,而艺术的本性是其理想性与超越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即反省。  相似文献   

6.
王苗苗 《科技资讯》2010,(31):232-232
形体艺术是情动于中而象诸形容的一种艺术,其意象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形式的情感意象,是一种情感的审美符号。本文从形体艺术是情感的展露、形体艺术长于抒情、形体艺术是抒情和叙事的统一等方面剖析了形体艺术的情感本质。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表达人类美的思想与情感的莺要工具,它以丰富美妙的想象力为基础,以特殊的艺术形式,抒发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情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创新的艺术。而在音乐教学中,电子琴教学是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之一。  相似文献   

8.
作为造型艺术重要的形式门类之一,雕塑在其生发过程中与传统美学原理相结合,并在其作用下发展和提升。秦汉时期是我国雕塑艺术成熟期,通过对这两个历史时期雕塑面貌的描述与分析,从其各自独具的社会与审美性征及二者共有的美学意趣,阐释了此期艺术创作与情感因素审美走向之间相伴相生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9.
罗曼 《科技信息》2011,(6):268-268
歌唱是情感的艺术,有“声”而无“情”,只是声音的炫耀而不是歌唱艺术,“唱情”才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所在。有“情”而无“声”则是装腔作势,没有传“情”的手段,没有艺术的技巧也不是真正的艺术。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来源于歌者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在歌唱艺术中,情感表达是重中之重。只有充分分析、理解作品,准确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才能深刻地反映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相似文献   

10.
在歌唱艺术中,声音是人类思想情感表达的物质载体和手段,而情感表达则是音乐艺术表现的目的。美声唱法作为一个声乐演唱流派,是以追求不同于以往的声乐演唱技术风格为起点的,它同样重视歌唱艺术的情感表达,但在其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对歌唱的声与情又有着不同的偏重,并因此而促成了美声学派流派艺术风格传统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11.
试谈体育美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艺术教育特点、作用及体育的美育功能进行了探讨,认为艺术教育具有全面性、辅德性、益智性的特征;体育的美育功能具有多元性;艺术素质培养有提高审美情操和形象思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诗歌具有审美性,其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音韵、文辞、意象以及意境等方面。本文认为,教师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结合诗歌的美学特征,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想象、对比以及移情等方法,感受诗歌的意韵,进入诗歌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诗歌学习热情,树立美的情操,塑造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弱情感倾向语料影响文本情感分类的问题,提出基于全局语义学习的文本情感增强方法。首先设计语料划分方法,将语料划分为强情感倾向语料与弱情感倾向语料,然后,从文本处理全过程及整体语义学习的角度出发,构造均值抽取与最大值抽取的语义提取方式及文档信息向量,改进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变分自编码器的语义学习过程,并用于学习强情感倾向语料中文本的词语序列特征与语义特征。基于此,对弱情感倾向语料进行重构,实现情感增强目标,最后,将经过情感增强的语料替换掉原来的弱情感倾向语料,再进行情感分类模型的训练与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文本情感增强方法能够提升情感分类效果,并使得Bert分类器对IMDb影评数据集的情感分类精确率达到了93.03%。  相似文献   

14.
基于微博表情符号,提出一种自动构建情感词典的方法。 从微博平台抓取大量带有表情符号的微博文本,并依据表情符号对微博文本进行情感倾向标注,生成情感语料库。 对语料库进行分词、去重等预处理工作,根据词性规则抽取微博文本中情感词,统计每个情感词在正向和负向语料库中出现的次数,计算情感词的卡方统计值获得情感强度,根据情感词在正负微博文本中出现的概率判定情感词的倾向性,进而生成情感词典。 这是一种全新的思路。 以人工标注的情感词典为基准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标注情感词的准确率在80%左右,在情绪词强度阈值θ为20、30时,生成情感词典综合F值最好,达到了82%以上。   相似文献   

15.
刘春的诗歌风格一直处于变动的、多样化的样态,既富于诗意,又泛溢着哲思,诗中有思,思中有诗,诗与思完美结合,互动互补,以诗与思的多维建构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诗歌精神和审美风范,构造了一条独属于他自己的诗歌道路。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牧歌式作品的纵览,发现一个普遍现象是所有的牧歌作家无一例外地都特别钟情于书写澄澈纯净的乡土少女,把乡土少女作为其审美寄托的对象。反过来,乡土少女形象也成了组构其作品的“牧歌情调”的重要元素。论文以刘庆邦作品为个案,从四个角度分析了乡土少女形象与牧歌情调的天然契合关系。  相似文献   

17.
植物与人类息息相关,其千姿百态的色彩与风韵不仅给人以美感,在人们心目中还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与审美特征。植物常被人们用来表达思想和寄托感情。基于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和社会习俗差异,英汉植物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及联想意义迥异。分析英汉植物文化的差异现象有助于提高英汉语言学习者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情感词库在特定领域情感分析的性能,针对情感词的强度和极性随着领域不同而变化的问题,采用遗传算法构建特定领域专用的情感词库。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情感词库构建框架,将词库预测特定领域文本情感趋向的准确率作为优化目标,并不断对情感词分值进行调整。利用遗传算法强大的搜索能力,实现对情感词分值的调整,结合情感词对文本的影响,设计并改进了变异策略以提升情感分类的准确率。设计了精英策略以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通过在中文和英文评论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相较于已有的情感词库,构建的词库在特定领域文本情感分类的准确率和F1值都在80%以上,具有明显优势,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构建的情感词库在特定领域具有良好的性能,有效提升了情感词的覆盖率,能很好地扩展到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19.
结合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价量因果关系的动态表现形式作了进一步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深圳股市收益率、收益率波动、投资者情绪这三个变量对股票交易量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股票收益率和收益率波动对交易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预期交易量来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微博用户表达情感的特性,从个人化的情感表达和对社会性事件的态度反映两类文本出发,分别对个人情感变化以及热点事件中的用户情绪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了微博情感可视化系统(sentiment visualization system for microblog, SVSM)。个人化情感研究记录用户在时间轴上的情绪波动,并且从性别及地域属性上分析个人情感差异;热点事件情感研究监测用户情绪的群体表达,从时间、空间、热词、用户属性、事件属性以及传播特性等角度进行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