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拥有96.6亿t储量的钒钛磁铁矿,是世界闻名的复合共生矿,其中钛资源约占中国储量的90%,世界储量的40%,其综合利用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攀枝花—西昌地区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资源条件和特点出发,着眼于综合回收利用钛资源,提出了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新工艺—转底炉法制备高钛渣技术、快速流化床氯化制备四氯化钛技术及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技术并探讨了其可行性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以氢氧化钠为分离剂,从含钛电炉熔分渣中成功制备出纳米片状结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并探讨了水热反应时间、水热温度以及碱液浓度对分离提取纳米片状结构二氧化钛的影响.随着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水热温度以及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提高,从含钛电炉熔分渣中分离提取的二氧化钛结晶度越好,微观形貌更趋近于纳米片状结构.水热法处理含钛电炉熔分渣的最佳反应条件是:水热温度高于180℃,水热反应时间大于24h,碱液浓度达到12mol·L^-1.以制备得到的纳米片状结构二氧化钛为光催化剂,在氙灯光照90min后,甲基蓝降解率可达81.1%.  相似文献   

3.
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主要困难是由钛渣的特殊性质引起的,它们具有脱硫能力低、熔化性温度高以及高温还原变稠等特点,采用质量良好的原料,严格控制生铁含硅,选择适宜的炉渣碱度是解决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钒是稀有金属之一,它在国防、化学等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我国的钒资塬极为丰富(主要蕴藏在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中),研究攀枝花矿的合理利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攀枝花铁精矿竖炉还原熔化分离的钒钛渣(简称熔化渣),是提取钒和钛的重要原料。根据原料不同,提钒的方法各异。用湿法(直接法)提钒,一般用纯碱作钠化剂我们在竖炉还原磁选分离的钒钛渣舆食盐钠化提钒的基础上,用混和钠化剂(氯化钠和碳酸钠)与熔化渣配料,进行了氧化钠化,水法提钒的实验室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在用竖炉或回转窑直接还原流程处理时,为了分离和综合提取其中的铁、钒、钛、铬等有益组分,需要加入芒硝(Na_2SO_4)作为添加剂。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按铁精矿:芒硝=100:4.5~6(重量比)配比,即可以满足分离铁与提取钒的要求。但在向铁精矿配入如上数量的芒硝后,引起了两个严重问题,即(1)钠盐在氧化球团的  相似文献   

6.
钒钛磁铁矿中铁钒钛都应得到提取利用。TiO_2进入冶炼过程使铁精矿中钛的提取极为困难,且引起一系列新的问题。因此,应积极开展冶炼前铁钒钛分离的试验研究。 用热力学数据论证了铁、钒、钛氧化物选择还原的内在规律及适宜的条件。 进行r铁精矿球团的钠化——氧化焙烧、浸钒(或不浸钒)、用气体还原剂(CO及H_2 CO)还原、磁选分离、非磁性产物提钒等试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磁性产物含T_(Fe)89%(收率98~99%),TiO_25%(收率25%),S含量<0.03%;非磁性产物含T_(Fe) 3.5%,TiO_2 55~57%(收率75%),V_2O_F2.5~2.8%(不浸钒的情况下)。对先提钒流程进行了提钒条件试验,钒回收率可达80%以上;富集了V_2O_5的非磁性产物再次氧化焙烧,可使钒浸出率达90%。非磁性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钒)钛精矿。实验发现球团升温还原过程的粘结现象。分离结果证实了关于还原选择性的热力学分析的结论,两种产品中V_2O_5与TiO_2都有极端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50~O.952)。 还原过程温度高达1200℃,对目前工业还原竖炉仍嫌过高。降低还原温度及解决球团粘结问题是下一步必须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近年来,我市科技工作者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推动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攀枝花市钒钛资源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奖励办法(暂行)》(攀府发〔2004〕21号)的有关规定,经过评审、公示和2007年4月27日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定,市政府决定,授予“钒基贮氢合金的制备与开发”等2个项目“实验室成果奖”,授予“钒钛磁铁矿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电炉熔分新工艺中间试验研究”项目“中间试验成果奖”,授予“6300KVA密闭电炉冶炼酸溶性钛渣”等2个项目…  相似文献   

8.
直接还原技术属非高炉制铁领域。是一种以铁精矿复合粘结剂球团为原料,经一步高温过程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工艺。由于没有传统钢铁生产流程矿石熔化为铁水、渗碳、然后再脱碳炼钢这个过程,碳耗低、CO2排放少,是一种短流程、低污染、节能降耗的冶金新工艺。我国自上世纪就着手进行非高炉冶炼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攀枝花钒钛磁铁共生矿富含铁、钒、钛、铬等有价金属,能否用直接还原技术将铁、钒、钛等资源同时回收是钒钛磁铁矿资源高值利用的重大技术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方毅副总理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了艰苦攻关并取得了大量成果。2000年以来,攀枝花市在非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研究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铁、钒、钛等有价元素回收产业化前景良好,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天,将攀枝花市非高炉直接还原技术阶段性工作概括地总结出来,希望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该文简要介绍了钛渣作为提钛的富钛料在工业中的地位以及电炉熔练钛渣过程所产生的煤气在能源与化工上的价值,并指出应以环保节能的理念进行回收利用,认为在金江居民区附近的高耗能工业园区内建设钛渣电炉,提供了电炉煤气改质民用的条件,也解决了百姓渴望已久的难题,提出改质可采用水煤气甲烷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温熔滴炉模拟高炉软熔带,滴落带,研究了未燃煤粉(UPC)对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过程中钛渣的形成和滴落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料层中UPC量的增加,含钛炉渣滴落量增加,对于普通炉渣得到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朝阳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结合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化学分析等分析手段,对朝阳地区钒钛磁铁矿石的化学组成、元素赋存状态、矿物组成、矿物间的嵌布关系及粒度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该铁矿石中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钛磁铁矿和钒磁铁矿,长石是最主要的脉石矿物.矿石中主要矿物嵌布关系复杂,磁铁矿与钛磁铁矿颗粒结合紧密,大多结合成连生体,不利于铁矿物与钛矿物之间单体解离;主要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磁铁矿嵌布粒度相对较粗,钛磁铁矿和钒磁铁矿嵌布粒度相对较细.该研究为该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新流程试验(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还原技术属非高炉制铁领域。是一种以铁精矿复合粘结剂球团为原料,经一步高温过程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工艺。由于没有传统钢铁生产流程矿石熔化为铁水、渗碳、然后再脱碳炼钢这个过程,碳耗低、CO2排放少,是一种短流程、低污染、节能降耗的冶金新工艺。我国自上世纪就着手进行非高炉冶炼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攀枝花钒钛磁铁共生矿富含铁、钒、钛、铬等有价金属,能否用直接还原技术将铁、钒、钛等资源同时回收是钒钛磁铁矿资源高值利用的重大技术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方毅副总理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了艰苦攻关并取得了大量成果。2000年以来,攀枝花市在非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研究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铁、钒、钛等有价元素回收产业化前景良好,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天,将攀枝花市非高炉直接还原技术阶段性工作概括地总结出来,希望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郭新春 《攀枝花科技》1996,(4):31-34,43
探讨了采用高炉--转炉流程冶炼钒钛磁铁矿如何充分利用矿石中钛的问题,提出了改进选矿工艺,对选矿尾矿进行深加工以及大力推广用含钛高炉速炉的建议 。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攀枝花拥有100亿t钒钛磁铁矿,钛矿物以钒钛磁铁矿的共生矿形式存在,钛氧化物储量约为8.73亿t,世界钛资源总量的35%和中国90%以上的钛资源集中在攀枝花,钛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在原有高耗能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成立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着力培育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和建设“中国钒钛之都”,逐步形成钒钛产业群和产业链,一批钛产业关联项目:高钛渣、四氯化钛、钛白和海绵钛相继建成投产。2006年四川三洋制钛有限公司投资建成5000t/a海绵钛项目,  相似文献   

15.
高钛型高炉渣(以下称高炉渣)是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产物,与一般高炉渣不同,它是钛、钒资源,不是废渣。一、高炉渣中钛、钒资源概况攀枝花高炉渣中钛、钒资源,来源于钒钛磁铁矿采、选、冶过程。钒钛磁铁矿中约53%的Ti O2和20%的V2O5,经过选矿后以钛磁铁矿物为主转入铁精矿;再经烧结、高炉冶炼富集于高炉渣中。二、高炉渣中Ti O2、V2O5品位高炉渣成分表成分Ti O2V2O5Si O2Al2O3CaO MgO MnO2!~230.23~0.3917.1~19.414.2~15.820~308.0~8.90.3~0.5成分FeO Fe2O3MFe C SC Cr2O3Ca2O3%2.4~2.62.7~2.61~30.4~5.20.00380.0150.00151…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一种新的熔融钒钛磁铁矿样方法,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ay fluorescence,XRF)测定钒钛磁铁矿中的铁、钛、钒组分。以Li_2B_2O_7+LiBO_2+LiF(配料比45∶10∶5)为主熔剂,Li_2CO_3为助熔剂,试样稀释比为1∶25,熔融温度为1 150℃,熔融时间为10min,发现熔融后样品消除了粒度效应和矿物效应,使得荧光强度基本接近最高强度,实现了基体效应及谱线重叠干扰的校正。通过加入钴内标,提高铁的测定精度;选用LiF220晶体测定钒,大大降低钛的干扰。该方法用于钒钛磁铁矿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测定,其结果与标准值吻合,与传统经典方法相比,矿样处理更为简单,消除了系统偏差。实验表明,铁、钛、钒各组分的精密度(RSDn=12)为0.75%~3.03%。  相似文献   

17.
碳酸钠辅助碳热还原钒钛磁铁矿工艺具有一步熔炼,高效分离提取钒、钛的优势。然而,碳酸钠在反应中的作用以及反应机理尚未系统研究。 本文在1073–1473 K的反应温度和氩气气氛下,研究了在碳酸钠辅助下钒钛磁铁精矿的碳热还原过程,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反应过程的相转变。研究结果表明,钒钛磁铁矿、石墨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00:25:60,温度为1473 K为较好的反应条件。通过研究碳酸钠和钒钛磁铁矿的焙烧过程,发现熔融碳酸钠和酸性氧化物(如Fe2O3, TiO2, Al2O3和SiO2)结合,破坏钒钛磁铁矿的结构,形成富含钠的熔体,同时释放出FeO和MgO。因此,碳酸钠加快了铁氧化物的还原速率。此外,碳酸钠的加入降低了熔渣的黏度,有利于还原铁颗粒的团聚和渣-铁分离。因此,碳酸钠辅助碳热还原是一种具备良好前景的低温处理钒钛磁铁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是四川省工业强省的重要矿产资源,其中钛、钒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均占重要地位。但现行生产工艺对钒钛磁铁矿中的钛资源回收率很低,而钛资源的需求量又日益增大。因此,作者借鉴国外生产实践和国内科研成果,推荐新工艺流程,大幅度提高钛,同时提高铁、钒的资源回收率,以利四川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是一种含有铁、钒、钛、铬、钴、钪等多种有益元素的共生矿。41年来,其以铁、钒利用为主,取得了较大进展;如今要转向以钛利用为主的理由如下。1、钛的利用远落后于铁、钒利用攀枝花年产钢能力达600万吨,钒制品年生产能力(V2O5)2万吨,铁、钒产品年销售收入200多  相似文献   

20.
碳化钛不仅在硬质合金和耐热高强度合金制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或电炉熔炼高钛渣的过程中,都因生成钛的碳氧化物和碳化物而使渣变稠,放渣困难,渣与金属不易分离,破坏炉子的正常操作。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工作者对Ti—C—O三元系进行了不少的研究,但是,对高温条件下用碳还原TiO_2的物理化学研究却为数很少,而且实验结果也不一致。本文是对高温还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