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采用预聚、中和分散、乳液聚合三个独立而连贯的步骤合成PUA复合乳液,以实验手段研究了影响PUA乳胶膜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通过调节亲水基团和丙烯酸酯的含量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PUA乳胶膜。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PEG)、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原料合成了聚醚型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探讨了合成温度、溶剂含量、催化剂含量、聚醚二醇分子质量和单体投料比对聚醚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分子质量及固化膜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PUA预聚物的最佳合成过程为先70℃反应1.7h接着50℃反应1.5h;最佳溶剂含量为10%(质量分数);最佳催化剂含量为0.3%(质量分数).当TDI:PEG:HEA按2:1:2投料可得到组成比和投料比、实测分子质量和理论分子质量均相近的PUA预聚物.  相似文献   

3.
水性涂料用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合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将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结合在一起得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可使涂膜获得更优异的性能,在水性涂料中有重要的应有价值.PUA复合乳液的合成方法对复合组分的相容性以及复合乳液乳胶膜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主要合成方法的研究状况,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为功能性单体,以丙烯酸酯类为溶剂合成了水性丙烯酸酯聚氨酯(PUA)复合乳液,成功的解决了以丙酮为溶剂制备水性聚氨酯造成的VOC含量高、工艺复杂、浪费能源的问题。通过红外(FT-IR)、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及吸水率、耐溶剂性、硬度、凝胶含量的测定,考察了丙烯酸酯聚氨酯复合乳液(PUA)及其涂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UA复合乳液涂膜硬度达到3H,凝胶含量可达到84.3%,且耐水性、耐溶剂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高固体含量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阴离子聚氨酯水分散体(PUD)为乳化剂和反应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通过乳液共聚合制备高固体含量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研究提高PUA乳液固体含量的途径,讨论单体种类和添加量对PUA乳液与涂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热重分析(TG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PUA涂膜的热稳定性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将PUD/丙烯酸酯单体以6000r/min的转速分散20min,在70℃热聚合1~2h,后期追加单体质量分数为0.70%的AIBN能提高PUA乳液的固体含量达45%以上;在m(PUD)/m(单体)=1:1.2,m(MMA)/m(BA)=2:1条件下合成的PUA涂膜拥优异涂膜性能:涂膜的吸水率为15.5%,吸碱率为7.9%,吸醇率为28.9%,摆杆硬度为0.75和耐低温冷脆性(-20℃,3d,涂膜不开裂);MMA与BA复合能明显提高PUA涂膜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粘合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研究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胶乳粒子的制备工艺及影响乳液性能的因素,成功地合成了以聚氨酯(PU)为壳、丙烯酸类单体(PA)为核的核-壳结构乳液。胶乳平均粒径为 100nm,且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丙烯酸羟乙酯(HEA)、三羟基丙烷二丙烯酸酯(TMPDA)及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的多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物。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了PUA的结构。研究了固化膜的凝胶含量、力学性能,并通过动态力学热分析(DMA)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单官能度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光固化膜相比,多官能度丙烯酸酯的引入有助于固化膜交联程度的提高,当紫外光照射35 s时,三官能度的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凝胶含量提高了3.6%,拉伸强度提高了264%。  相似文献   

8.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水性聚氨酯的共聚反应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水性聚氨酯乳液共聚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研究了MMA添加量对PUA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反应产物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研究发现随MMA添加量增大,PUA复合乳液平均粒径增大,粘度减小,PUA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涂膜光泽度下降,机械性能变好,涂膜耐水、耐乙醇性增加.合适的MMA添加量为体系总固体质量的20%~30%.  相似文献   

9.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聚酯二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丙烯酸酯单体为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乳液,采用热分析仪(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该聚合物进行结构与性能的表征,并考察聚丙烯酸酯(PA)含量对乳液胶膜性能及其对铝箔基药包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乳液聚合法成功合成了以PA为核、聚氨酯(PU)为壳的具有核壳结构的PUA乳液,与水性聚氨酯(WPU)相比,PUA具有更好的耐水性能以及乳液胶膜性能,当PA质量分数为30%时,该乳液配制的胶黏剂在铝箔/PVC薄膜的T-剥离强度达到15.1 N(25 mm);易氧化物指标、有机溶剂残留量等指标符合药品包装容器标准,表明该水性聚氨酯胶黏剂适用于医药包装。  相似文献   

10.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和丙烯酸酯类混合单体为主要原料,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并探讨PUA复合乳液的相结构、粒径及分布、运动黏度、胶膜耐水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UA乳液中聚氨酯(PU)和聚丙烯酸酯(PA)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分离.乳液的粒径、运动黏度和力学性能与PU含量及相结构有关.当PU含量为50%时,PUA胶膜的力学性能较好.与纯PU胶膜相比,PUA胶膜的耐水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改进了用单DSC/DTA曲线研究有机物热分解动力学的Borchardt-D an iels方法,将其用于TGA分析,作为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树脂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计算和热性能评价的方法。选用适当的平滑消噪方法对单TGA曲线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无须假设分解反应级数,得到热分解反应的一系列动力学常数。由这些参数建立的树脂“使用寿命”的概念,可以半定量地评价树脂的热稳定性,其定性结果和O zaw a-F lynn-W all方法作了对比。由O zaw a-F lynn-W all方法得到PUA的活化能-转化率关系曲线表明,推导该方法的相关假设合理,所选取的计算动力学参数的温度范围可行。算法用M atlab6.5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氮丙啶(AZ)和聚碳化二亚胺(PCDI)对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杂合乳液(PUA)进行交联改性,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表明PUA杂合乳液中的羧基基团(-COO-)参与了交联反应;涂膜性能测试表明:氮丙啶能显著提高涂膜的凝胶量和硬度,改善涂膜的耐水性、耐溶剂性和耐污性, 最佳用量为: m(AZ)∶m(-COOˉ)= 6.60;而聚碳化二亚胺能增强涂膜的附着力、柔韧性和显著改善涂膜的抗冻融性,最佳用量为: m(PCDI)∶m(-COOˉ)=16.67。热失重分析(TGA)还发现:氮丙啶和聚碳化二亚胺均可以提高涂膜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开发高性能且环保的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先制得水性聚氨酯预聚物/乙烯基单体混合物,然后加入引发剂,经自由基乳液聚合得到聚氨酯一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并对影响复合乳液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PUA复合乳液的性能及外观与-NCO/-OH比(物质的量比,下同)、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以及中和度等密切相关.当n(-NCO):n(-OH)=1.3~1.4,-COOH质量分数在2.6%左右.中和度为90%~100%时,所得PUA复合乳液的外观好、性能佳.  相似文献   

14.
聚氨酯-丙烯酸酯水分散液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NCO/OH比、PU/PA比、pH值及制备工艺对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混杂体系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DMPA用量增大会使PUA水分散液的粘度增大;NCO/OH比和PU/PA比对粘度的影响比较复杂,PU/PA比在60/40(m/m)左右出现粘度最小值,NCO/OH比的变化则引起PUA水分散液的波动;体系的酸碱度(pH)对PUA水分散液的粘度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即pH值在7.0-9.6范围内粘度不会发生变化,提出了PUA水分散液非均相体系中,分散相粒子表层与分散介质中pH值不同的观点,并认为这判别是由于粒子表层具有缓冲溶液的性质造成的;用预聚物分散法制得的PUA水分散液外观较清澈,其粘度低于核壳反转法制得的分散液。  相似文献   

15.
Acrylic–polyurethane (PUA) hybrid aqueous emulsion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was prepared via semibatch 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of the acrylate monomers (AC) in the presence of a commercial polyurethane dispersion as seeds. The core–shell structure of the emulsion was observed by TEM. The particl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emulsion was found to vary d rastically with the core–shell ratio. The thermal response properties of emulsion film swere measured by DSC,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good compatibility between PA and PU moieties in PUA hybrids.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emulsion films were studied by FTIR, and the surface p roperties were tested by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supported the idea that the surface of the cast films was rich in polyurethane component. The water resistance o f the cast films became better by increasing the AC fracti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latex and its utilization as a binder for aqueous pigment inks of digital inkjet printing wer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 indicating that the prepared hybrid emulsion could be used safely for aqueous pigment inks of digital ink jet printing.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环氧氯丙烷(PECH)与乙二胺和三甲胺合成一种新型聚胺盐型高分子——聚环氧氯丙烷胺(PECHA).利用IR、1H-NM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聚合物的絮凝性能和粘土稳定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CPECHA=4.0mg/L时,钠蒙脱土污水浊度除去率高达98%,CPECHA=2.0mg/L时,粘土稳定性能高达86.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