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全世界癌症患者约有14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约70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约5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估计,1995年全世界癌症死亡数已达660万人。我国每年有170万人新患癌症。每年因癌而死亡约130万人。在1957年,癌症是我国第七位死亡原因,到1990年,癌已是第一位死因。 引起癌症的病因,主要是一些微生物和一些化学致癌物质,大约三分之一癌症与饮食有关。最新的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50%,即每年将新增1500万个癌症患者。不仅如此,全球范围内,癌症的死亡人数也在迅猛上升,近年来每年全球约800万人死于癌症,2007年全球共有760万人死于癌症,2030年可能会增至1320万人。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有20%的新发癌症病人在中国,24%的癌症死亡病人在中国。目前中国每死亡5人,即有1人是死于癌症;而在0~64岁人口中,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癌症呈现年轻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世界癌症患者计有140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约5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7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估计,1995年全世界癌症死亡数已达660万人。我国每年有170万人新患癌症,每年因癌而死亡约130万人。在1957年癌症是我国第七位死亡原因,到1990年癌症已是第一位死因。 癌细胞会沿着血管壁等正常细胞的裂隙转移扩散,侵入其它组织体。癌的转移扩散常常会令到外科治疗徒劳无功。日本大阪成人病中心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研究癌的扩散方式方面有所发现,原来癌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据估计,2007年全球新发癌症患者约1 200万.因癌症死亡760万人,每天约有2万人死于癌症.此外,癌症的发病率还在持续上升,预计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患者将达1 500万.  相似文献   

5.
美施康定对癌症的镇痛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是癌症患者一个常见的、主要的症状,目前仍是治疗过程中棘手的问题。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癌症患者700万例,其中至少有400万例忍受着癌症疼痛的折磨。为此,WHO将癌症疼痛控制列为癌症综合规划的四个重点之一,并提出到2000年达到在全世界范围...  相似文献   

6.
科技数字     
<正>我国癌症死亡率持续增长每年150万人死于癌症中国的癌症形势十分严峻。每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约为700万人,其中24%发生在中国。然而中国癌症患者的生存患者和治愈患者仅为13%。由此可见,中国瘤防治的任务是非常艰巨。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死亡率一直呈持续增长趋势,7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分别为70万、117万和150万,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相似文献   

7.
9月18日,经过二十余年苦心研制的抗癌中成药“金龙神清丸”被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不仅给研制者带来欣慰,也给广大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癌症,已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举世公认的难治病。全世界现有癌症患者约1400万人,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600万人。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60万人患癌症,正在超过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而跃居前位,因此,防治癌症的研究是医学工作者的头等大事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的第16个"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WE CAN,I CAN"——战胜癌症我们可以,我可以。癌症目前是人类死亡的第一要因,癌症死亡率超过总人口的1%,全球每天有2.2万人因癌症死亡。而据《中国癌症统计》显示,我国2015年有429万名新增的癌症患者,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281万名癌症死亡病例。战胜癌症,是全球人类共同的呼声,从前期预防、诊断到治疗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我们都在努力。长期以来,癌症药物制剂和治疗方式是否有新方向和新成果,成为大家的广泛关注点。事实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癌症。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据统计,现在世界上每年约有千分之一的人患癌症,每年有三百余万人死于癌症,约占世界人口死亡总数的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目前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癌症的死亡率在各种死亡原因中,均仅次于心血管病,居第二位。有些国家如捷克、挪威等国家,甚至超过心血管病,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
<正>癌症是笼罩着人类健康的一道浓重的阴影。目前,全世界90%的癌症患者死于癌症的转移和扩散。但是,现在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极具针对性地判断出患者体内的癌症是否正在扩散。当患者通过医疗检查发现病情的时候,往往已经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在贝壳社,一个项目正在升温孵化——CTC液体活检(Liquid Biops y)技术系统开发,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癌症扩散检测难题的。在早期的癌  相似文献   

11.
带电粒子治疗肿瘤通常被认为是肿瘤放射治疗的前沿技术,目前在临床广泛用于肿瘤治疗的主要是质子和碳离子。世界范围内现已建成运行的质子治疗中心较多,但是碳离子束放疗中心较少,截至目前,只有日本、德国、中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少数几个国家应用于临床,日本自1994年以来一直在用碳离子束治疗癌症,且目前日本国内已有6个碳离子中心在运营收治病人,尚有数个中心正在建设中。到2018年底为止,世界范围内超过24905名患者接受了碳离子治疗,190036名患者接受了质子治疗。总结这20几年来碳离子在临床应用的经验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肿瘤放射治疗前沿进展,并帮助指导关于新的重离子治疗中心的设计和建设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2.
癌症疼痛的护理陈少明,许秀容(汕大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汕头,515031)癌症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世界每年新发现癌症患者约700万,其中有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我国最近调查表明:在晚期癌症患者中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3.
稿约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批准,山西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刊号为ISSN1672-1721、CN14-1314/R。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基层医疗单位的临床工作者。本刊宗旨为:展示基层医疗风采,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本刊各栏目欢迎赐稿,来稿一经采用,征收审稿费及版面费,并寄赠该期杂志。投稿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扩大内需一揽子政策措施正在集中实施,大量建设项目集中上马。截至2008年末,全省共有工业、建筑业生产经营单位68.84万户,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约506.07万人,加上外出务工人员中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全省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约1200万人左右,职业健康监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  相似文献   

15.
基因芯片技术属于世界前沿科技领域 ,是分子生物学、化学、医学、计算机、自动化等多学科相交叉的产物。目前主要有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高密度点阵芯片 ,用于杂交测序及其它分子生物学研究 ;另一发展方向是中、低密度基因芯片 ,侧重于医疗诊断、临床科研等用途。本项目产品应用范围广 ,主要用于以下两方面 :①医疗诊断和临床科研 :投资 2 0万元引进本项目产品 ,可开展多种重要疾病的高灵敏、高精确的检测诊断 ,具有上马快、实用性强、效益高的优点。因此 ,在该领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②基因技术科研 :目前引进基因芯片技术平台均需耗费巨额资…  相似文献   

16.
双能X射线CT成像技术可以精确地获得被扫描物体中的电子密度分布,对于医疗诊断和癌症放射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提高双能CT重建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双能CT成像方法,并对相干光的后处理重建算法进行了研究。同步辐射光源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使用不同物质进行双能CT成像数值模拟可以发现:采用同步辐射光源进行...  相似文献   

17.
高颖 《科技信息》2013,(8):500-501
<正>1.监护产品的市场状况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在稳步增长,监护仪从过去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监护发展到目前普通病房的监护,甚至基层医疗单位和社区医疗单位也提出了应用的需求。市场的发展使监护仪成为一种日益增长的、临床急需的设备之一。目前国内监护仪的种类很多,常见的监护仪品种有:多参数监护  相似文献   

18.
大输液是医疗单位不可缺少的药品,尤其是对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但无论在品种、产品结构以及质量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而目前我国最突出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输液的包装材料。本文将对此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替代性治疗对于癌症治疗而言非常重要,相当一部分癌症患者在接受癌症治疗时都选择了补充性或替代性治疗方法。目前世界各国对癌症补充与替代治疗方法的需求已越来越迫切。本书主要目的在于介绍传统中医应用于癌症替代治疗的情况,阐明使用传统中医做为癌症辅助治疗手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探讨其基本规律及区域和文化多样性对治疗的影响等相关问题,并描述某些天然物质的作用及使用中药材治疗特定癌症的一些实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新型止痛剂酮咯酸治疗肾绞痛53例,总有效率达90.6%.结果表明:该药物具有起效快、疗效高,使用方便且安全,副作用小等优点,可替代杜冷丁+阿托品治疗肾绞痛,适于各级医疗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