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叶子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叶子叶经不同溶剂提取,浓缩及多次层析分离,纯化后从这植物中得到6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和化学方法阐明其结构,计有11α-羟基-α香树素,β-谷甾醇,槲皮素,槲皮素-3-O-α阿拉伯呋喃糖甙,槲皮素-3-O-α鼠李吡喃糖甙,槲皮素-3-O-β-半乳吡喃糖甙。  相似文献   

2.
从中亚紫菀木中分离出10种化合物,经光谱及化学方法鉴定为乙酰羽扇豆甾醇、木栓酮、木栓醇、β-谷甾醇、菠苗醇-3-葡萄糖甙、东莨菪素-7-β-葡萄糖甙、槲皮素、槲皮素-3-β-半乳糖甙、4-阿魏酰硅宁酸、贝萼宁-3-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3.
黑叶菝葜中甾体皂甙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黑叶菝葜根中首次分得5个甾体甙和1个酚甙,采用化学方法和光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熊果甙(Ⅰ),胡萝卜甙(Ⅱ),薯蓣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Ⅲ),薯蓣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Ⅳ),薯蓣皂甙(Ⅴ)和孕甾-5,16-二烯-3β-醇-20-酮-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  相似文献   

4.
荭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荭草( Polygonun orientalL) 中分离得到5 个黄酮甙, 通过光谱技术并参考文献鉴定出其结构分别为: 槲皮素3OαL鼠李糖甙、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芦丁、荭槲皮素7OαL鼠李糖甙、异鼠李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马先蒿环烯醚萜,木脂素和苯丙素甙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国马先蒿根部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浸豪中分离出5个甙类化合物,经IR,UV,^HNMR,^13CNMR,DEPT,EIMS,FABMS以及化学转化鉴定它们为:6-O-甲基-构叶珊瑚甙(1),丁香醇-4″-β-D-葡萄糖吡喃甙(2),1'-β-D0)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β-D芹糖(1→3'_-α-L-鼠李糖(1-6')-4'-反-阿魏酰基-葡萄糖吡喃甙(3),1'-Oβ-D-(3-羟基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中黄酮糖苷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的聚酰胺柱层析、TLC和HPLC的方法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糖苷化合物,经UV、HPLC、HNMR分析鉴定为:芦丁(1),莰菲醇-3-O(2-O)-(6-O-「对-(β-D-葡萄糖)-O-反式肉桂酰」-β-D-葡萄糖)-α-L0鼠李糖)(2),莰菲醇-3-O(β-D-葡萄糖)(3),槲皮素-3-O-(2-O-「6-O-(对-竣工在-反式肉桂酰)-β-D-葡萄糖」-a-L-鼠李糖),(4  相似文献   

7.
从风寒草(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LysimachiacongestifloraHemsl)中分离出槲皮素(I),山奈酚(Ⅱ),异鼠李素(Ⅲ),异鼠李素-3-氧(α-D吡喃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8.
红纹马先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红纹马先蒿全草的乙醇提物中进一步分离出3个甙类化合物,经IR<UV,^HNMR,^13CNMR,DEPT,EIMS,FABMS以及化学转化鉴定它们为:1'-O-β-D-(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基-α-L-芹糖(1→6')-4'-顺-阿魏酰基-葡萄糖吡喃甙(1)1'--β-D-(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基-α-L-芹糖(1→3')-α-L-鼠李糖(1→6')-4'-反-阿魏酰基  相似文献   

9.
藤茶甙的分离和结构确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鉴定为4′-羟基-3′-甲氧基异黄烷-7-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甙,命名为藤茶甙(grossedentataside)。  相似文献   

10.
川黄柏叶中黄酮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柱层析和光谱分析方法研究川黄柏(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叶的黄酮类化合物,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Ⅰ、Ⅱ、Ⅲ).即槲皮素-3-0-β-D半乳糖甙(Ⅰ),又名金丝桃甙(Hyperoside)、双氢山奈酚(Ⅱ)(Dihydrokaempferol)和5’-异戊烯基双氢山奈酚-7-O-β-D葡萄糖(Ⅲ),命名为黄柏新甙A(PhellochininA).其中Ⅲ是新化合物,Ⅱ是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寻找高效节能的提取纯化槲皮素的方法,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芦丁,再进行酸水解得到槲皮素,经理化方法、薄层层析方法进行鉴定、HPLC进行测定含量。通过实验对从槐米中提取芦丁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较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所得槲皮素的纯度达到95%以上。由此可知:碱溶酸沉法提取芦丁,再酸水解得到槲皮素的方法可得到高纯度的槲皮素。  相似文献   

12.
槲皮素的阳极伏安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槲皮素在玻碳电极上的阳极伏安行为 .在pH =5 .8的Na2 B4O7(0 .0 5mol L) -NaH2 PO4(0 .1mol L)缓冲溶液中 ,槲皮素于 +0 .2 0V(vs .SCE)左右产生一个灵敏的阳极氧化峰 ,其浓度与峰电流在 8.0× 10 - 8- 1.0× 10 - 4 mol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2 .6× 10 - 8mol L .用本法不需分离直接测定了模拟血清中的槲皮素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1%,回收率为 98.5 %.  相似文献   

13.
锑-槲皮素络合物极谱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10~(-2)mol/L。H_2SO_4,1×10~(-5)mol/L。槲皮素,5%乙醇底液中得到了锑-槲皮素络合物还原峰,这是一个明显的络合物吸附极谱波。用其导数波可测定纯As_2O_3中微量Sb。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环氧合酶-2(COX-2)的蛋白表达与槲皮素对镉致急性肾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采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镉组、治疗(高、中、低剂量)组.测定血尿素氮、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尿γ-L-谷氨酰转肽酶、尿蛋白含量评价肾损伤程度,对肾组织进行病理学研究及western-blot检测,观察肾脏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镉组与对照组相比肾损伤指标明显增高,槲皮素治疗组与镉组相比肾损伤指标降低;电镜下槲皮素治疗组均较镉组肾小管损伤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镉组与对照组相比COX-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治疗组与镉组相比COX-2蛋白的表达均降低.提示槲皮素对镉致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槲皮素抑制了镉诱导的炎症反应有关.图2,表2,参9.  相似文献   

15.
槲皮素与3d-过渡金属二价离子的配位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配体在配位反应前后的UV吸收变化与反应转化的关系,对槲皮素与3d-过渡金属二价离子在非水体系下的配位反应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槲皮素金属配位反应活性受其羟氧自由离子的影响.同时,不同阴离子的同金属盐参与的配位反应会得到不同结构和性质的配位产物,也影响槲皮素的金属配位活性;槲皮素-金属配位反应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反应配比不同.水和温度对配位反应的转化率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黑曲霉以芦丁为底物进行液态发酵,以达到将芦丁转化为槲皮素的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液态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芦丁3%,NaNO_3 0.3%,K_2HPO_40.1%,MgSO_40.05%,KCl0.05%,FeSO_40.01%;pH=6;装液量20%,接种量20%,培养条件为35℃,200 r/min.在此条件下,芦丁的转化率为97.78%,槲皮素的得率为90.39%.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槲皮素的提取条件,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酒精浓度60%,料水比1:6,温度60℃,提取4次,每次60min.在此条件下,槲皮素的提取率为95.37%.对提取得到槲皮素粗品进行热水沉淀,最终得到纯度为97.12%的槲皮素.  相似文献   

17.
槲皮素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槲皮素是已知最强的抗癌剂之一。从分子水平的角度阐述了其抗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结合雌激素受体,下调变异的P53蛋白,阻滞细胞周期,抑制酪氨酸激酶,促进凋亡,阻遏热休克蛋白和抑制Ras的表达等等。随着其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湘西杜鹃花根中分离出 6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确定其中 3个黄酮化合物为槲皮素 ,山奈素和金丝桃甙。  相似文献   

19.
利用槲皮素的生物活性和席夫碱的特有性质将二者进行缩合反应制备出槲皮素席夫碱,并在含无水碳酸钠的无水乙醇中合成未见报道的槲皮素席夫碱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等手段对所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确定了其结构.并研究了它们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