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保证狗骨式刚性连接非线性分析精度、提高分析的效率为根本目的。利用ANSYS软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在总结网格划分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狗骨式延性节点试验建立不同尺寸网格划分、局部网格加密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与试验结果相比较,分析网格划分对狗骨式刚性连接中的ANSY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精度和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网格划分对铸嘴型腔流场有限元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边形自由网格和四边形映射网格2种不同网格划分方法,分别对一种小型双辊铝铸轧机上的铸嘴型腔的内部流场进行了2维有限元建模和计算分析,并对这2种不同网格划分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从对称性、收敛性和计算过程误差分析3个方面,证明映射网格方法是一种具有较高精度的网格划分方法,并从理论上对2种方法存在的结果差异进行简要分析.在流体有限元分析中,采用映射网格不仅有助于减少由于网格划分带来的计算误差,还能防止运算发散,有利于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当模型比较复杂,几何形状很不规则,无法在模型中全部采用映射网格划分时,要多使用映射网格,少用自由网格,以减少由于网格划分带来的有限元分析的误差.  相似文献   

3.
对单桩影响范围内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开展了细致的三维固结有限元分析.首先将桩及桩周土体进行不同的网格划分,得到不同计算工况.然后将各工况固结度解答和孔压解答与解析解进行对比,得到不同网格划分所引起的误差及其显著度.最后结合散体桩的固结特性及其承载机理深入探讨了上述网格效应,并得到:网格划分带来的误差随固结的发展而减小;网格划分对固结度结果的影响与孔压计算结果的影响不一致,孔压误差在深度方向和水平方向有差异;3种网格划分误差源中,桩周土体水平面内网格划分效应显著,是误差主要来源;地基深度方向的网格划分对地基总体固结度计算影响不明显,但对浅层孔压结果影响较大;桩体网格划分对固结计算影响较小,在有限元分析固结时桩体横截面可用一个单元来刻画.上述结论可用来指导有限元分析时进行合理的网格划分.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类非线性反应扩散问题,给出了一种两网格混合有限元解法.首先在粗网格上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然后在细网格上采用了牛顿迭代求解.从数值分析的角度对两网格混合有限元算法进行了研究.数值算例结果表明,与混合有限元方法相比,两网格混合有限元方法在不降低解的精度阶数的条件下,提高了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5.
ANSYS的两种有限元单元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提高有限元数值的计算精度和对复杂结构分析的准确性,针对有限元模型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单元划分网格,结合实例阐述了不同有限元网格对模型模态计算精度的影响,指出了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在网格划分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某油轮基于共同规范疲劳评估及网格精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共同规范(JTP)的相关规定,针对某油轮建立三舱段有限元模型,采用热点应力法对内底和边舱斜板之间折角处进行了疲劳评估.分析表明,共同规范对于油轮疲劳强度的要求偏于安全,达到了制定共同规范的目的.由于折角处局部应力集中,应力范围计算结果依赖于有限元分析的网格精度,从而影响疲劳评估的结果.文中对于局部模型采用不同网格精度,分析了不同网格尺寸对热点处应力范围及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表明,共同规范对于热点局部区域网格精度的要求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2.5维周期化技术能有效地处理列车振动波传播模拟过程中计算尺度与计算时间的矛盾,因而国内外学者在此理论基础上将FE(有限元)和粘滞边界以及IFE(无限元)等边界处理方法进行耦合.为讨论上述算法中有限元网格划分区域及单元大小对计算精度影响,通过运用软件Matlab编制程序读取Ansys中的模型信息,并将2.5维有限元和无限元边界耦合等算法在其中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发现在相同的网格划分条件下,采用2.5维无限元边界较粘滞阻尼边界具有更高的精度,同时通过选取不同尺寸的有限元模拟区域及最大网格大小,将计算结果与经典解析解进行比较,并对上述网格划分参数的合理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应用Pro/Engineer软件建立了摩托车发动机壳体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有限元前处理软件ANSA对实体模型进行了不同单元尺寸的网格划分,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通过分析对比,得出单元尺寸为4 mm的网格为该发动机壳体模态分析的最佳尺寸,并得出了结构前8阶固有频率与振型,为今后对该发动机壳体结构进行优化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3种基于Wachspress插值的多边形单元形函数,讨论其各自的特点,选取其中最合理的形函数构造形式进行其偏导数公式推导,建立多边形有限元的数值列式.对现行多边形有限元法的积分方案进行探讨,将传统有限元法常用的Gauss积分运用到多边形有限元法积分方案中,结合数值算例验证了该积分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在不同类型网格中Gauss积分点数选取的建议.验证在混合型网格中多边形有限元法的合理性,对多边形单元在疏密网格中作为一种过渡单元使用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为解决有限元计算中疏密网格的过渡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热障涂层,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有限元网格模型生成原理相结合的方法,生成与实际ZrO2陶瓷层显微组织图片一致的介观尺度的有限元网格模型.利用LS-DYNA有限元方法进行ZrO2陶瓷层在不同拉应力作用下的裂纹扩展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考虑了ZrO2陶瓷层所包含的孔洞、微裂纹等缺陷的基础上,裂纹从已有缺陷处开始迅速扩展,并最终导致ZrO2陶瓷层断裂失效.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对一类目标为最大值的问题.目前多使用位势法、分支定界法等一些较为复杂的方法.文中介绍最大元素法求解一类最大值运筹学问题的可行求解方法,以及其基本算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一种求解非线性离散椭圆边值问题的逐层显式校正迭代法.该方法有效地融合了多层网格方法和扰动迭代方法.有关数值分析表明,当网格分划较细且分划参数h较小时,在各网格层上仅需一次简单的迭代和显式校正步骤就可满足数值计算的要求.使用该方法的计算量是最佳阶的,它是最细网格层节点变量个数的同阶量.  相似文献   

13.
范贵增 《江西科学》1991,9(2):113-117
利用普鲁士蓝悬浮液在波长为690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的原理,研究了一种快速测定真菌发酵液中含糖量的新方法.其结果与传统的斐林试剂法完全一致.新方法使用简便、结果准确.采用该法测定样品中的含糖量,可以在短时间内测定大批量的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5.6%.灵敏度和精确度均佳于斐林试剂法.这一新方法适用于多种发酵液样品及其他样品的含糖测定.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测定工业射线胶片重要参数 (感光度、平均斜率及增感系数 )的方法 .通过一次射线曝光获得 14对光学密度与曝光量的对应值 ,用这一组数据就可得到一条完整的特性曲线 ,从曲线上可求出胶片的感光度、平均斜率、灰雾度、宽容度和最大黑度 (即最大光学密度 )等参数 .如果曝光时在胶片的一半加上增感屏 ,还可同时获得有增感屏时的特性曲线 ,从两条曲线上可求出胶片加铅箔增感屏的增感系数 .测量了不同电压下的增感系数 ,结果表明 ,随着管电压的增加 ,2 0 0kV后 ,增感系数快速增加 .  相似文献   

15.
数控机床空间误差的无模测量与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用激光杆仪直接测量数控机床刀具的定位误差,实现空间误差无模识别的方法,建立了误差预报的三维网格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实现空间任意一点误差的预报,在XK713数控加工中心上进行了本方法的误差测量,预报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误差测量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成本底、精度高的特点,误差的预报和补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帕累托风险模型中,该文研究了在险价值及其相关风险度量的关系,给出了在险价值、期望短缺、尾条件期望、条件在险价值等风险度量的计算方法;进而,利用极大似然法和矩估计法得到了这些风险度量的估计,证明了估计的相合性和渐近正态性;最后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了在不同样本下估计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梁柱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优点、结构分析设计现状,并对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钢结构设计规范中连接节点分类方法及半刚性连接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最后阐述了梁柱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分析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单晶材料的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溶液法制备单晶是当前应用最多的方法.从单晶的生长原理方面分析各个制备方法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总结了常温溶液法、水热法和扩散法.  相似文献   

19.
首先在合适的网络模型下从理论上对存储转发和预先注册2类平滑切换机制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主要计算了为达到零分组丢失缓存节点所需的缓存数以及切换时分组所遭受的额外时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对两者的性能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结果表明存储转发方法性能难以满足应用的需求,预先注册方法缺乏通用性;最后针对现有平滑切换机制存在的上述性能和通用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平滑切换机制,其性能接近于预先注册方法,而适用范围却与存储转发方法一样广泛.  相似文献   

2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英砂体系吸附等温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静态法和动态法测定不同温度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三英砂上的吸附等温线。等温线属无饱和吸附量的S形、可以用作者提出的非均匀表面两阶段吸附模型描述。阶跃法 吸附量明显低于静态法的结果,但和脉冲-应答法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