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对各类五金零部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大多数生产厂家,都是以冲床作为生产五金零部件冲压及成型的重要工具,而传统冲压过程依靠的人工送料方式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隐患。针对上述现象,该文设计制造了一种由液压驱动的新型冲床自动送料系统。实践表明,该自动送料系统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无噪音的绿色安全制造。  相似文献   

2.
GKB-1型光线式冲压安全保护装置适用于各种人工送料的冲床。当人手和其他物体进入冲床危险区时,利用光电控制作用使机械装置控制冲床自动停车,保证了操作人员人身安全。该装置的受光器由7个光敏器件接成串联形式,加工成狭长条形,提高了保护灵敏度和保护范围,可直接利用冲床工作灯作保护装置光源,不需专用光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具有自检功能、自动复位功能和不保护区功能。控制电路采用  相似文献   

3.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备胎槽冲压模具的防卡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废料刀一侧且用于使废料向下滑落至卸料板的挡杆,挡杆具有第一杆体和与第一杆体连接且在第一杆体下方为倾斜设置的第二杆体,下模座具有分别让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端部插入的安装孔。该实用新型的备胎槽冲压模具的防卡料装置,通过在废料刀一侧设置挡杆,使废料能够自动向下滑落至卸料板,有利于废料的下滑落料,废料下落过程中不会出现不规则的翻转,避免废料出现卡料现象。  相似文献   

4.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备胎槽冲压模具的防卡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废料刀一侧且用于使废料向下滑落至卸料板的挡杆,挡杆具有第一杆体和与第一杆体连接且在第一杆体下方为倾斜设置的第二杆体,下模座具有分别让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端部插入的安装孔。该实用新型的备胎槽冲压模具的防卡料装置,通过在废料刀一侧设置挡杆,使废料能够自动向下滑落至卸料板,有利于废料的下滑落料,废料下落过程中不会出现不规则的翻转,避免废料出现卡料现象。  相似文献   

5.
针对异形薄片钣金冲压目前依然普遍采用手工操作的状况,以36码旱地溜冰鞋防护铝片的冲制为例,对设备进行了自动化改造尝试.即,在传统冲压设备上添置若干专门机构及控制系统,将其升级为简易型自动冲压设备:一是采用活动储料仓、靠模侧推分离技术,解决异形薄片工件在装卸料过程中棘手的分离、抓取以及运送难题;二是基于PLC逻辑控制平台开发了冲床与各机械手互联工作的安全协议,全程监控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实物样机调试验证的结果表明:本技术方案能够取代当下某异形薄片工件完全依赖人手装卸料和手动操控冲裁的工作模式,不仅大大消除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生产效率也大为提高,产量由传统人工操作时的5 000件/人/班提高至现在的28 800件/人/班.  相似文献   

6.
可冲洗镜架     
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冲洗镜架,包括镜框本体、镜架,所述镜框本体两侧内部设有盛液盒,所述盛液盒内部设有推动活塞,所述推动活塞与推动杆一端相连接,所述盛液盒上端一侧通过第一调节阀与冲洗管相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二调节阀与进液管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一侧设有调节手柄。该实用新型使用时,当冲洗时,通过转动调节手柄来实现第一调节阀的开启,第二调节阀的关闭,此时推动杆实现推动活塞的移动,实现盛液盒内部的擦拭剂进入冲洗管喷出,实现对镜片进行冲洗,当盛液盒内部的擦拭剂没有时,通过转动调节手柄来实现第一调节阀的关闭,第二调节阀的开启,实现进液管将擦拭剂吸入盛液盒内部,避免了专门携带擦拭剂,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7.
这台改装的微机数控冲床,适用于需要沿两维路线移动并精确定位的金属薄板冲压成型。本文介绍该冲床的总体设计方案、机械结构设计、使用效果及其主要性能。其中着重说明送料机构、夹压机构和收料机构的结构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省力的园林树木修剪装置,包括手柄和操作杆,操作杆通过伸缩机构在手柄内滑动,伸缩机构包括一个旋转把手、相互啮合的齿条和齿轮;主动修剪刀与操作杆之间连接一个电动推杆,在操作杆的上侧固定连接一个被动修剪刀,所述被动修剪刀上方设有固定于操作杆上的风机;所述电动推杆的下方设有一块挡板;所述操作杆的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轴座,转轴座的下端固定在转盘上,转盘的下端设有固定椎体。该实用新型通过转轴和转盘能够自由调节角度,不需要人工用手臂支撑装置,降低劳动量;在顶端设置的挡板,能够遮挡修剪后掉落的树枝树叶,保护人员安全;修剪刀上方安装有风机能够将修剪下来的枝叶吹走。  相似文献   

9.
冲压机床,是一种使用面广量大的机床。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有各种型号规格的冲床共约二万多台,大部分是老式冲床。自动化程度较差(平均约占25%),手工操作不安全,容易出工伤事故,而且生产效率低。为了改变这一落后的生产操作,上海广大工人、干部,在市委领导下,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大搞技术改造,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  相似文献   

10.
可制造性评价是DFM技术的关键。采用制造计分的方法,通过对冲压零件制造过程中的模具成本、冲压时间、冲床选择、冲压设备折旧费用进行研究分析,建立了冲压零件可制造性评价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刘广会  曾显波  李凡国 《河南科学》2013,(10):1576-1579
通过矢量方程和几何解析法建立冲床运动的数学模型,结合具体实例运用Matlab绘制出冲床机构各从动杆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和滑块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曲线图,同时形成冲床运动过程仿真动画,验证数学模型正确性,为以后的优化设计,机构运动评价和动力特性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四向先导操作机构,包括智能控制面板、中央微处理器、两个两位四通电磁阀、主控阀;所述的智能控制面板与中央微处理器通过数据线连接,中央微处理器与两个两位四通电磁阀的控制端连接,两个两位四通电磁阀的工作口与控制手柄的油路连接,两个两位四通电磁阀的压力口与泄油口与主控阀连接。由于该实用新型在左先导控制手柄和主控阀的先导油路上增加两个电磁阀,电磁阀切换信号源于智能控制面板上的按钮,此按钮可切换标准形式和非标形式两种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超声振动系统一般为一个换能器连接一套变幅杆(或还有工具头),产生沿长度方向上的伸缩振动,这就意味着一套超声振动系统只能加工、处理一个对象,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提出单端输入多端输出的纵振动转换体,由一个输入杆、纵振动变换器、多个输出杆组成.利用振动转换体输入杆、输出各杆两端面的自由边界条件,以及输入杆与变换器、变换器与输出杆连接处振动质元的纵向力、横向力、弯矩与转角连续条件,推导出了设计振动转换体的频率方程,对转换体的纵振动谐振频率进行了计算,与有限元法和实验测试值基本吻合.将振动转换体与纵振频率为19.80 k Hz的换能器相连接,激光测振仪测试了复合振动系统的纵振谐振频率和谐振频率处各输出杆的振型.结果表明,各输出杆端面为活塞振动.换能器若连接本文提出的纵振动转换体,可以实现纵振动的多端输出,处理多个工作对象.文中分析了实现纵振动的转换原理,并通过计算得到了纵振动转换体的谐振频率与各振动部件的几何参数、角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实用新型由扳爪(1)、弹簧片(2)、螺栓(3)、扳杆(4)、连接销(5)组成。钳口由带等腰三角形齿的两个相交平面及一个扇形弧面构成,使被夹工件形成三点受力,提高夹持的牢固性和延长扳钳寿命。利用弹簧自动  相似文献   

15.
模内压板与成形复合工艺及杆系柔性成形模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板料在曲面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和板料的受压屈曲与起皱机理,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板料成形方法———模内压板与成形复合工艺,板料在成形过程中板面法向受压板力的约束,可抑制板料受压屈曲,这种工艺方法可以显著地减少板料在成形过程中的起皱现象.杆系柔性成形模具由若干个可调节杆组成,若干个杆组合成一个阵列,各杆端冲压头可以更换,选用与被冲压板件局部成形面近似形状的冲压头组成一定尺寸的模具冲压面,以适应加工件的表面形状,从而构成冲压成形模具.模内压板技术与杆系柔性成形模具相结合,实现模内多点压板与成形,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板料的起皱.  相似文献   

16.
在变幅杆振动中,变幅杆的自身阻尼特性以及与螺栓/工具头的耦合会导致明显温升.为研究该温升特性并探讨其对变幅杆振动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得到了纵振变幅杆的总功耗密度和温度分布;通过红外热成像测试对变幅杆理论温升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不同材料的螺栓与工具头连接对温升的影响.结合数值模态分析与实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温升对变幅杆谐振频率与振幅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变幅杆连续运行时温升趋于平衡,该平衡点取决于螺栓材料、变幅杆材料和环境因素.对于低阻尼TC4钛合金变幅杆,螺栓处能量损耗为主要热源,其中45钢螺栓发热量占97.7%,而采用TC4钛合金螺栓和TU2紫铜工具头可显著减小温升.同时发现,变幅杆谐振频率与温升成线性负相关,振幅因温升有所降低,二者均稳定在平衡温度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工具电极超声振动在混粉电火花加工中的作用,设计了一套可调谐振频率的工具电极超声振动装置。用TC4合金作为工件材料,工件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作为指标,分别实施了常规混粉电火花加工和超声混粉电火花加工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和方差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具电极超声振动能加快粉末颗粒在加工间隙的流动性从而避免粉末颗粒沉积引起的短路和拉弧放电,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去除率比常规混粉电火花加工提高了30%,表面粗糙度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介绍SKF联轴节的使用范围、构造原理,了解安装拆卸的要领,可以使操作者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些特殊船舶采用可调桨后,由于可调桨结构的特殊性,无法采用常规的连接方式,只能采用SKF联轴节来连接尾轴与中间轴,这种联轴节采用液压压缩技术,通过收缩内套定位连接尾轴与中间轴,拆卸工具只需液压油和两台泵,无需拆卸连接螺栓的繁琐操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现浇混凝土模板体系中可调支托伸出长度对架体侧移、承载力及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可调支托伸出长度构造要求,为现行规范修订与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单根立杆加载可调支托试验,应用有限元软件模拟架体受力性能.分别针对单根立杆加载模型和拓展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结果随着可调支托伸出长度增加,模板支架破坏荷载显著下降,架体最大侧移量显著增加.可调支托至顶层水平杆轴线的长度不应超过0.4 m,其中可调支托伸出立杆顶部长度不宜大于0.2 m.结论随着可调支托伸出长度的增加,模板支架体系极限承载力下降,架体顶端侧移增加,若可调支托至顶层水平杆轴线的长度值相同且可调支托伸出长度大于立杆伸出长度,则可调支托顶端侧移量将大大增加,模板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将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工具杆对超声扭转复合振动系统共振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依据四端网络理论,利用机电类比方法,研究了具有类圆锥过渡段复合阶梯型变幅杆的超声扭转共振频率和与之相连接的工具杆长度和直径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加工过程中工具杆不断磨损,其长度和直径变化对系统共振频率影响明显.工具杆长度每缩短1mm,系统共振频率约升高700Hz;工具杆直径每减小1mm,系统频率约升高500Hz.这为超声扭转加工振动系统的设计及频率调节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