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眉县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评价眉县主要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并提出控制措施。方法依据眉县人口密集的首善镇和工业密集的常兴镇2004~2005年各月份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并选取汤峪镇作为空气质量作对照区对该县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造成该地区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其次为SO2,NO2污染轻微;在一年中,冬春季污染强,其它季节较弱。结论分析可知锅炉燃煤和扬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提高该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必须改善能源结构,改变落后的燃煤方式,发展集中供热,加强污染项目环境管理,增加绿地覆盖面积。  相似文献   

2.
以PM_(10),SO_2和NO_2为空气质量评价对象,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研究了山阴县空气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山阴县主要空气污染物PM_(10),SO_2和NO_2浓度的年内变化均大致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采暖期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明显高于非采暖期.2005—2015年山阴县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明显下降,空气环境质量由中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整体空气环境质量有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大气主要污染物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污染物是造成城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研究城市大气主要污染物关系有助于有关部门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调查16个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借助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SO2、NO2、PM10、PM2.5、CO、O3等6个大气主要污染物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提取占总方差84.364%的2个因子来反映空气的污染程度,分别为:1)PM2.5、PM10、CO和SO2;2)O3.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准确探讨出空气各污染物的内在关系,该结果有助于为环保部门的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市城区2006年至2010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为依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SO2、NO2、PM10作为评价因子,对郑州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郑州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呈现由煤烟型污染逐渐向复合型污染转变趋势,空气污染物的季节变化显著;大气污染防治和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二氧化硫减排、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和气象因素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北京市车公庄地区2003年取暖期和非取暖期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及其饱和烃、多环芳烃、含NSO杂原子污染物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经过北京市蓝天工程,2003年取暖期和非取暖期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比1997年要低得多,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阜新地区大气环境容量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污染物在环境中数量及其所造成的污染程度分布与污染物的排放方式、迁移扩散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污染物“守恒“的原理,利用箱式模型分析研究箱体中污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阜新地区环境容量的数值计算模型,对研究中SO2、TSP的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证明该模型在阜新地区是适用的,与实际相符,在环境规划及环境质量评价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用集对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大气污染物的月均浓度分析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大气环境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三市大气环境质量联系度rk呈折线型关系,并伴有明显的升降现象,12月污染最严重,7月污染最轻;三市的第一污染物均为PM_(2.5);三市的大气质量呈鲜明的季节性变化,即冬春季高,夏秋季低,冬季是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CO的典型污染季节,夏季是大气污染物O_3的典型污染季节.  相似文献   

8.
1空气污染的监测与分析1992-2004年,北京市空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除SO2外,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氮氧化物、NO2等的浓度基本上都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2005年,  相似文献   

9.
以太原市2003-2011年原始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主要采用API指数法,通过Spss16.0计算3项主要污染物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合空气污染负荷法、概率统计法,分别计算出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和污染负荷,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太原市近10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目前太原市大气环境的成因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空气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空气环境质量日报为依据,对上海市空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近年来上海市空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轻至重污染天数平均每年减少10天左右;在一年当中污染天数最多的季节是冬季,其次是春季,最少的季节是夏季;在三个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中,由PM10和NO2引起的污染天数自2004年以来都在逐年下降,而由SO2引起的污染天数却在增加。为此提出上海市空气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应放在冬春两季,除继续对PM10和NO2进行控制外,应加强对SO2的控制,控制的方法仍以环境管理为主。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沈阳市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大气污染健康效应评价中调查区域设置、危险识别、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分析了调查区域、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诸多影响大气污染健康效应定量化评价的因素,最终建立了沈阳市大气污染健康效应评价模型。该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定量化评估沈阳大气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为开展以人体健康指标特征为基础的大气环境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延安大学校园为调查和采样区域,进行植物小刺柏叶片镉污染状况的研究。引入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植物镉污染状况,以此指示延安大学校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延安大学校园植物叶片的镉含量均高于清洁对照区,但未出现严重镉污染状况;主要交通枢纽、车辆停靠区域属于中度污染;延安大学校园大气环境中无严重镉污染。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的大气环境的需要,首先要对大气质量做出全面的合理的评价,考虑到物联网监测数据只能反映空气监测站点周围有限区域的大气质量情况,且利用公众感知情感分析大气质量在客观性上略有不足,为此,基于物联网监测数据与公众感知情感数据建立大气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以山东省为例对2016年12个月的大气质量做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2016年的大气质量超半数月份里以中度污染为主,中度污染地区以及严重污染地区加起来占全省面积一半以上,这些地区多分布在山东省的中部、中东部以及南部,此外重度污染地区主要分布在东营市、滨州市的北部、青岛市以及潍坊市的南部地区,对此相关部门应该重点关注重度污染地区大气环境状况,切实解决环境问题,满足群众对优美大气环境的诉求.  相似文献   

14.
苔藓植物含硫量与大气SO_2间对应关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贵阳市区13个采样点和大气监测采样分析,确认苔藓植物移植挂片含S量与大气中SO2浓度密切相关。环境在SO2污染状况下,以苔藓含S量的为因变量,环境中SO2浓度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很好地测算大气SO2浓度,并评价大气污染等级。  相似文献   

15.
利用数理统计和后向轨迹方法,分析江苏省南京市2015年全年空气质量指数(AQI)及1月21—27日各污染指标数据,探讨南京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15年南京市AQI达到污染程度的天数在瑞金路、迈皋桥最多,在玄武湖最少;AQI值在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推测南京市AQI主要受不同功能区污染排放和不同季节天气变化控制.在1月21—27日大气污染事件中, AQI在仙林大学城最高,为211.094;玄武湖最低,为168.881. PM_(10)平均浓度在奥体中心最大,为229.472,玄武湖最小,为179.932. PM_(2.5)的空间分布情况与PM_(10)类似, SO_2, NO_2和O_3浓度空间差别不大.在此期间, AQI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21日、24日、26日出现3次高峰, 25日和27日下降. PM_(10)、PM_(2.5)、NO_2浓度变化趋势与AQI呈正相关关系, O_3与AQI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南京市大气污染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在时间上具有累加特征,同时还受周末效应和天气作用影响;主要污染物为汽车尾气、燃煤燃气和工业废气.气团后向轨迹显示,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局地和西北地区, 25日气团方向改变,导致污染物浓度下降,推测南京市大气污染受气团带来的外地污染物及天气变化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对重庆涪陵地区的大气污染影响的差异,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得出该地区大气污染物(SO2,PM10)的基本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集中供热的污染源面积较大,污染的扩散方向受城市的主导风向影响较大,污染物浓度向扩散方向的两旁下降得较快,该区中心主要小区的污染物浓度从源强的5%降低到1%;而且集中供热产生的污染面积大约只有分散供热的20%,受污染的区域减小,特别是对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区的污染大大降低了.并从对城市大气污染的角度论证在该地区采用集中供热的优势.同时证明使用一些较为成熟的流体力学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能够为城市的大气污染分析提供一个较为准确而便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兰州地区大气环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兰州市是我国建国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兰州西固区又是我国最早建成的一个重要石油化工基地.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排放量大,加之该市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使之成为国内外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因此,近 20 多年来,我们就兰州市的大气环境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工作.揭示了西固地区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成因;提出了有效的防治对策;指出了兰州市区河谷盆地内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扩散及城市气溶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以及与平原城市的某些差异;建立了城市边界层气溶胶辐射性质的参数化方案.通过对城市空气污染预报理论和方法以及污染治理方案的研究,为该市空气污染预报业务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兰州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应用卫星遥感资料反演城市气溶胶的研究提出了新思路.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复杂地形上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扩散的理论,为其它山地城市空气污染预报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By utilizing the ai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and the NCEP reanalysis dat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M10 air pollution episode and synoptic situation is analyzed in the Beijing area. It is interesting to find that PM10 air pollution episode in and around the Beijing area is correlated with the Western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 track to some extent, namely when a tropical cyclone lands southward to the Changjiang River, PM10 air pollution episode is not easy to take place generally in the Beijing area; but when a tropical cyclone moves northward and finally lands at the Korea Peninsula or the Japanese mainland, and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Beijing area is generally controlled by weak high or weak low for several days, PM10 air pollution episode often takes place in one day or several days. Abov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redicting the Western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 track can foretell whether or not PM10 air pollution episode takes place in the Beijing area, which can offer a technique for urban air quality prediction and air pollution 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Beijing area. Supported by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jec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rant No. KZCZ2-YW-219) and Frontier Research of IAP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rant No. 8-0702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