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干涉相差显微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显示,腹毛类纤毛虫包囊游仆虫(Euplotes encysticus)包囊形成和解脱过程中,细胞微管胞器始终处于非装配及装配的功能活动状态,脱包囊过程中伸缩泡的运动对细胞充分吸水用于微管胞器的再装配及细胞运动起了关键的作用,细胞内α-、β-和γ-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相伴发生变化.其中,微管胞器去分化时,细胞形成毛基体非吸收型包囊,细胞α-、β-和γ-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整体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其细胞微管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从大到小依次是β-、α-和γ-微管蛋白基因,但α-、β-微管蛋白基因的起始拷贝数远大于后一种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微管胞器再分化时,伴随着伸缩泡的剧烈伸缩运动,口纤毛器和体纤毛器微管先后形成,细胞在包囊内做旋转运动并脱囊而出,迅速转化为营养细胞,期间细胞内α-、β-和γ-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从小到大增加的趋势,其微管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从大到小依次是β-、α-和γ-微管蛋白基因,而前两种微管蛋白基因的起始拷贝数远大于后一种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包囊游仆虫形成包囊和脱包囊过程中,伴随着皮层微管胞器的不同分化,细胞内α-、β-和γ-微管蛋白基因始终处于不同的功能活动状态,其中作为微管组织中心主要组分的γ-微管蛋白也始终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
腹柱虫Gastostyla sp.成包囊过程中,其纤毛器的分化不论是从细胞前端或是细胞后端开始,其大、小核的变化是相同的。首先,两个大核先出现复制带,然后两个大核融合成一个圆球形融合大核。另外也观察到二核包囊和四核包囊,融合大核在包囊进入休眠之前出现复制带,改组后的融合大核在休眠包囊中分裂为二。在成包囊过程中,两个小核中的一个被吸收。出包囊时,小核分裂为二,融合大核行无丝分裂成两个大核。  相似文献   

3.
骈体棘尾虫调节成正常单体棘尾虫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骈体调节成单体的过程,无论是在处于无性分裂间期或是处于无性分裂期间的骈体棘尾虫上都会发生。处于无性分裂间期的骈体,调节成单体的过程比较简单;先是骈体的右半虫体上反口围带分段断开往下移动瓦解消失,或在原位瓦解消失,之后整个虫体调节为正常单体虫。在无性分裂期间所表现的调节过程则有四种;(1)骈体的右半虫体上反口围带分段断开,往下移动而被左半虫体吸收恢复成正常单体虫。(2)骈体的整个右半虫体往下移动被左半虫体吸收而恢复成正常单体虫。(3)骈体的左半虫体同右半虫体相互拉开形成一个具正口围带的单体虫和一个具反口围带的单体虫。具反口围带的单体虫因不能摄食而必然死亡。(4)骈体上正、反口围带及核器发生上的不协调。换句话说,骈体上会出现大核正常分裂,新正口围带原基正常发生,而反口围带发生调节,同时不出现新反口围带原基,或骈体的大核不分裂,新正口围带原基仍正常发生,反口围带发生调节,新反口围带原基也不会发生的现象。大核的调节是通过相互融合或瓦解消失一部份的方式来恢复到正常单体虫的大核数目。  相似文献   

4.
该文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贻贝棘尾虫休眠包囊中,在胞质嗜锇粒和拟糖原粒区,酸性磷酸酶反应颗粒聚集于具有消化泡状体上,葡萄糖-6-磷酸酶反应也定位在自噬泡膜位置。作者据所得结果推测,嗜锇粒可能是棘尾虫休眠包囊中用于自噬作用的主要结构成分,休眠细胞代谢过程中质膜结构也具有补充形成消化泡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人工背联体棘尾虫的细胞核和部分细胞器过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认为因人工切割干扰而诱发突变成的背联体棘尾虫,在其核质关系发生变化和调整过程中,细胞核内出现了特异结构,同时在部分细胞器中亦见到变化,这些现象可能是遗传物质构型上激烈变化的反映。至于核在调整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棘尾虫 Stylonychia mytilus 是原生动物纤毛虫纲,腹毛虫目中一种常见的纤毛虫。身体扁平,肾形,背面略凸,腹面平坦,体长约100~300μ。腹面的棘毛,计有八根额毛,五根腹毛,五根肛毛和三根尾毛。背面则具五列背毛。分裂间期的核器官,是二个大核和二个小核。大核呈长椭圆形,长约43μ;小核圆球形,直径约为4.4μ。  相似文献   

7.
棘尾虫Stylonychia mytilus是原生动物纤毛虫纲,腹毛虫目中一种常见的纤毛虫。身体扁平,肾形,背面略凸,腹面平坦,体长约100~300μ。腹面的棘毛,计有八根额毛,五根腹毛,五根肛毛和三根尾毛。背面则具五列背毛。分裂间期的核器官,是二个大核和二个小核。大核呈长椭圆形,长约43μ;小核圆球形,直径约为4.4μ。张作人等曾在棘尾虫Stylonychia mytilus上,通过切割再生、摘除大小核及移动大核的  相似文献   

8.
一种腹柱虫Gastrostyla sp.包囊形成过程中纤毛器的去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strostyla sp.包囊形成过程中纤毛器的去分化存在着三种形式:1.)从细胞前端开始进行;2.)从细胞后端开始进行;3)从细胞两端朝中央进行。其中纤毛器的去分化与伪尖毛虫不同之处在于;G.sp.是口围带先瓦解,其次是口侧膜;口围带瓦解的顺序是从其前端向后进行,而伪尖毛早恰好都相反。Gastrotyla sp。成包囊过程中纤毛器的去分化和冠突伪尾柱虫相似之处在于:口围带瓦解的方向均是从其前  相似文献   

9.
贻贝棘尾虫腹皮层纤毛器形态发生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扫描电镜术观察到,贻贝棘尾虫无性分裂过程中,处于形态发生区的表膜产生孔洞,于小孔内伸出纤毛芽,组成新纤毛器的原基区;老口围带后1/3部分发生更新,前2/3部分的小膜无明显变化,此后两者共同形成前仔虫的口围带;左、右缘棘毛原基分别在老缘棘毛前端和中部的棘毛瓦解位置产生,此后新的左、右缘棘毛列分别在老缘棘毛的右侧形成.结果表明,贻贝棘尾虫形态发生中,纤毛器基体是在表膜下发生的,前仔虫口围带结构建成与部分老口围带的更新有关,并且处于形态发生区的老纤毛结构对新结构的形成不但具有物质贡献,并可能具有定位或定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包囊游仆虫表膜含有质膜和表膜泡。表膜下纵纤维层中其腹面由单根微管纵向排列组成,背面由每三根微管形成“品”字形微管单元,背面银线网是一种真实的嗜银结构,它可能是表膜泡结构间隙中的沉积物;细胞皮层中非纤毛器细胞骨架主要包括束状、网状骨架系统以及其他一些微管束,纤毛器细胞骨架其基体间含有托架及其连接纤维,基体并向细胞质放射出纤维。另外,小根纤维由多根微管在一起组成,基体及有关微管纤维形成具有不同的连接方  相似文献   

11.
蟾蜍伪棘头虫Pseudoaconthocehpalus bufonis(Shipley,1903)Petrotschenko,1958寄生于黑眶蟾蜍(Bufo metanostietus)和滨榔屿蟾蜍(Bufo penangensis),首先发现于泰国,后来在我国台湾、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苏联等地相继发现于各种蟾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分棘四棱线虫在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体内的发育情况。在16—22℃下,虫卵被异壳介虫吞下后数小时,第1期幼虫即孵化出来,进入宿主组织中寄生。第8天后进入第2期,消化道逐渐形成。第13天后进入第3期,尾端的棘刺排成1圈,圈中央为1个棘刺。生殖原基呈团状,雄虫的生殖原基靠近肠前部附近;雌虫的生殖原基在肠的后部靠近直肠。感染雏鸭后,幼虫生殖原基即开始迅速发育。至感染后第3天,幼虫蜕皮进入第4期,雄虫的交合刺与泄殖腔、雌虫的储精囊形成。感染后第7天,幼虫最后一次蜕皮,雌虫进入拉培根窝内寄生,虫体开始显著膨大。感染后13天雌雄虫分别出现精子与虫卵。感染后15天,出现发育成熟的虫卵。  相似文献   

13.
包囊游仆虫的皮层及其纤毛结构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非分裂时期和分裂时期上海包囊游仆虫的皮层及其纤毛结构的形态学。形态发生中,纤毛原基按口原基,额腹横棘毛、尾棘毛、和背触毛原基的顺序先后在皮层内发生和分化,皮层相应位置也按序形成纤毛原基生长发育的空间。纤毛原基长纤毛时,其上方皮层表面裂开,伴同着新口围带逐渐外露,或新棘毛沿皮层裂口形成的沟槽迁移和定位。皮层表面突起中,唇和第二条脊经历生长发育和分裂的过程,被分配到前、后仔虫中,其中脊向仔细胞传递的这种现象是特殊的。所得结果表明,游仆虫的老口围带纤毛结构发生更新后形成前仔虫的口围带,并且前仔虫波动膜也可能是更新后产生的新结构。  相似文献   

14.
包囊游仆虫的皮层及其纤毛结构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非分裂时期和分裂时期上海包囊游仆虫的皮层及其纤毛结构的形态学.形态发生中,纤毛原基按口原基,额腹横棘毛、尾棘毛、和背触毛原基的顺序先后在皮层内发生和分化,皮层相应位置也按序形成纤毛原基生长发育的空间.纤毛原基长纤毛时,其上方皮层表面裂开,伴同着新口围带逐渐外露,或新棘毛沿皮层裂口形成的沟槽迁移和定位.皮层表面突起中,唇和第二条脊经历生长发育和分裂的过程,被分配到前、后仔虫中,其中脊向仔细胞传递的这种现象是特殊的.所得结果表明,游仆虫的老口围带纤毛结构发生更新后形成前仔虫的口围带,并且前仔虫波动膜也可能是更新后产生的新结构.  相似文献   

15.
应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腹毛类纤毛虫伪红色双轴虫(Diaxonella pseudorubra)的营养期细胞和休眠包囊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与营养期细胞相比,在包囊形成过程中,细胞皮层纤毛器中纤毛杆被全部吸收,但一部分基体和表膜下的微管保留下来,形成"尾柱虫类包囊".纤毛虫休眠细胞中也存在自噬泡消化现象,其中,自噬泡不仅将失去功能的线粒体等膜性细胞器进行消化,也将细胞内色素颗粒、黏液泡及共生菌等包裹在内,经历消化过程.结果表明,自噬泡消化是休眠细胞生命活动中渡过不良环境条件的基本过程,其消化对象不仅涉及细胞内胞器,还可能涉及细胞内共生体;线粒体、黏液泡、色素颗粒及共生菌等在细胞休眠生命活动中可能是细胞内物质利用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17.
寄生于脊椎功物的棘头虫 Acanthocephala(RudoIphi,1808),作者(1966,1980,1981)曾先后作过报告。近年来作者在福建各地又采得一些标本,经鉴定有14种,其中有3新种,3种未定种。兹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福建师范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18.
采用随机采样和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黄鳝隐藏新棘虫的寄生特性.结果表明:黄鳝体内隐藏新棘虫的感染率为27.3%,感染强度为6.2条/尾;不同体长组黄鳝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不同,感染率范围是23.1%~37.5%,感染强度范围为4.8~8.8(P〉0.05);隐藏新棘虫主要分布在小肠前段0~3cm范围内,在黄鳝体内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9.
林虎属(Alsophylax)是壁虎科(Gekkonidae)中的北方沙生蜥蜴,在我国曾有过3种——隐耳林虎A.pipiens,西域林虎A.przewalskii,西藏林虎A.tibetanus记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省、自治区。1977年7月10日,笔者于新疆进行爬行动物调查时,在天山北部精河县东40公里处捕得1尾雌性林虎,经鉴定确定为棘尾林虎Alsophylax spinicauda(Strauch,1887),是我国首先发现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纤毛虫休眠细胞中两套遗传系统的作用特征,对包囊游仆虫(Euplotes encysticus)休眠细胞与营养细胞大核DNA和线粒体DNA进行了RAPD比较.结果显示,在所选用的35条随机引物中,包囊游仆虫大核DNA共扩增出220条片段,其中以休眠细胞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18条特有片段,以营养细胞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44条特有片段,两者存在28%的差异.在所选用的32条随机引物中,线粒体DNA共扩增出154条片段,其中以休眠细胞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出19条特有片段,以营养细胞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出25条特有片段,两者有29%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包囊游仆虫休眠细胞与营养细胞的大核DNA结构存着一定的差异;两者的线粒体DNA结构也存在差异.因此,包囊游仆虫在休眠细胞形成过程中,大核DNA、线粒体DNA结构可能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可能与休眠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代谢活动等剧烈变化以及休眠状态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密切相关.所得结果为揭示纤毛虫细胞结构的分化与细胞遗传物质的作用关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