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再学 《遵义科技》1997,25(4):8-11
通过1986-1996年对遵义地区鼠种种类及发生特点调查结果表明,遵义地区鼠种种类计有3目7科22种,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占72.73%;确定褐家鼠,小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3.89%,黑线姬鼠为农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5.23%,根据近年来鼠类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我区鼠类的防治对策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山丹县林区鼠兔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和采取的防治措施谈起,鼠兔害在山丹县普遍发生,种群数量急剧上升,重灾区林木被害株率达50%以上,死亡株率达30%以上,在局部地区对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造成毁灭性危害.鼠兔类的猖獗及危害,严重影响山丹县退耕还林区林木的生长及保存.本论述分析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鼠兔害防治工作应从加强防控、强化培训和抓好监测预报着手,从而进一步提高山丹县森林鼠兔害防治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鼠虫害,是川西北草原的一大灾害。据调查,川西北草原害鼠害虫种类共15目,62科,275种。害鼠优势种主要有高原鼢鼠,喜马拉雅旱獭,多种鼠兔,多种田鼠,害虫优势种主要有草原毛虫,粘虫,多种蝗虫。分布面积268.89万公顷,其中害鼠分布189.80万公顷,害虫分布79.09万公顷。危害面积163.31万公顷,其中害鼠危害151.06万公顷,害虫危害12.25万公顷。造成一级危害的面积为48.80万公顷,其中害鼠37.35万公顷,害虫11.45万公顷;二级危害的面积为15.04万公顷,其中害鼠14.24万公顷,害虫0.8万公顷;三级危害的面积为99.47万公顷,全为鼠类危害。鼠虫害分布面积和危害面积分别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2.60%,19.80%。每年因鼠虫类危害而损失的牧草达17.29亿公斤,相当于94.72万个羊单位全年的食草量。其损失之大,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0.2%莪术醇饵剂对云南大理古城区以中华姬鼠为优势种,大绒鼠为常见种的森林害鼠的抗生育效果,结果表明平均取食率为95%,雌成鼠的怀胎下降率达到67.1%,成鼠胎仔数呈下降趋势,未发生天敌动物2次中毒及人、畜、禽误食中毒现象。表明该药剂具有较好的抗生育效果,适口性好,不污染环境,使用安全,具有环保型生物农药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封闭种群中,通过标记重捕和标记夹捕法对农田害鼠的种群数量N,捕获率P和密度D进行了估计.分别为72,0.1528,42只/公顷和85,0.1882,55只/公顷.两种方法间结果差异不大.使夹捕法可用以估计害鼠种群数量,扩大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张程 《甘肃科技》2006,22(12):209-210,239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为龙头的林业重点建设项目在西部相继启动和实施,森林病鼠兔虫害已成为阻碍定西市各项林业重点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任其发展蔓延,将严重影响林业开发的进程,改变传统的防治方法,实施森林病虫鼠兔害可持续控制,才能从根本上长期有效控制森林病虫鼠兔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董百赟 《甘肃科技》2004,20(9):8-9,30
1996-1999年,经线路踏查、访问、捕捉和查阅有关资料,对子午岭林区森林害鼠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该林区害鼠为2目4科16种。动物区系为古北界占优势,占总种数的81.25%,广布种占12.5%.东洋界占6.25%。当前,主要的森林害鼠为中华鼢鼠。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策略.坚持“三结合五同步”灭鼠法。实行“四定一包”责任制,合理运用生物、营林、器械、药物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幼林地内害鼠种群数量,保护造林封育成果。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鼠害可持续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在不同海拔高度设置样地调查分析可知,祁连山区分布的36种啮齿动物形成4大类群7个亚群落.中华鼢鼠是林业生产的主要害鼠,因掘洞取食树木根系对幼林造成危害,年被害株率在10%~40%,平均18%.依据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原理,提出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害鼠兔的可持续控制策略,试验、总结了区内主要森林害鼠中华鼢鼠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大面积推广防治.  相似文献   

9.
邓燕红 《科技资讯》2008,(8):241-242
通过2004年~2007年连续四年在重庆三峡库区7个主要淹没区县的系统监测,重庆三峡库区的害鼠种类以褐家鼠、黑线姬鼠、鼩鼱、小家鼠、黄胸鼠5种为主;害鼠种群数量表现出春季小高峰和秋季大高峰的周年变化特征;以溴敌隆为杀鼠剂,采取竹筒毒饵站投放毒饵的技术,农田平均防治效果为83.55%,农舍平均防治效果为88.2%。  相似文献   

10.
建立短效不育剂控制下害鼠种群的动态模型,模型中害鼠分为成体和幼体,不育控制只对成体起作用.对模型的性态以及不育率、恢复率等参数对种群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不育率会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使种群规模较小,甚至灭绝;不育剂的短效性限制了不育剂在控制害鼠上的作用,也限制了控制的效果;不育控制不改变种群的稳定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11.
黄胸鼠是我省主要害鼠之一.由于黄胸鼠的特殊生境,一般灭鼠效果差.为了筛选出一种毒效高的杀鼠毒饵,笔者用溴敌隆、杀鼠磷、杀鼠1号3种化合物对黄胸鼠的毒效和致死耗饵量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表明:0.05‰溴敌隆,1.5‰杀鼠1号和0.5‰杀鼠灵对于防治黄胸鼠都有明显的效果.其中溴敌隆的适口性最好,但1.5‰的杀鼠1号最经济.此外,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都有明显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2.
黄胸鼠是我省主要害鼠之一。由于黄胸鼠的特殊生境,一般灭鼠效果差。为了筛选出一种毒效高的杀鼠毒饵,笔者用溴敌隆,杀鼠磷,杀鼠1号3种化合物对黄胸鼠的毒效和致死耗饵量进行了实验测定。  相似文献   

13.
<正>1害鼠的种类石河子垦区主要害鼠有:褐家鼠(Rattus noruegicus)、小家鼠(Mus musculns limaeus)、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 pal-las)、普通田鼠(Microtus ar valis)、社会田鼠(Microtus socialis)、小  相似文献   

14.
害鼠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人们可以利用杀鼠剂和不育剂对其进行控制.文中建立了分别在这两种控制下害鼠种群的动态模型,在模型中每隔固定时间施行某种控制,且害鼠的繁殖具有季节性.分析了模型的性态以及不育率、灭杀率、控制间隔等参数对种群发展的影响.最后得到了如下结论:如果只进行一种控制,不育控制的效果更好;在决定种群是灭绝还是持续存在方面,不育和灭杀的作用是相同的;两种控制具有各自的特点,联合施用,发挥各自的优势会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华鼢鼠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鼢鼠是我国北方地区丘陵山区针叶林幼树最重要的害鼠。文章就该鼠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等做了介绍,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取食活动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36种啮齿类动物的取食活动情况。结果表明,当前对林业生产造成危害的主要为中华鼢鼠、达乌尔鼠兔、子 午沙鼠和长爪沙鼠4种,灾害种为中华鼢鼠。大部分啮齿动物处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中间环节,是许多食肉动物的食料,因此,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保护利用自然界天敌动物调节鼠兔的种群数量,达到长期控制鼠兔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黔西北地区农田害鼠调查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年1月至1991年12月,作者在贵州西北部9个县境内的各种农田中选择了50个点,广泛调查了农田害鼠的种类、数量、季节数量变动及优势鼠种的繁殖情况等。全年农田鼠类数量的最高峰在9月份;黑线姬鼠和锡金小家鼠的繁殖高峰均在春季的5月和秋季的9月,高山姬鼠在夏季的6—7月。  相似文献   

18.
活性初乳素对受孕母鼠胎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受孕的NIH小鼠,在孕期连续服用活性初乳素15d,孕后第18d解剖母鼠,对胎鼠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初乳素可明显促进胎鼠的平均体重及身长增加,促进骨骼系统的发育,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王磊 《昭通师专学报》1995,17(3):63-68,79
本文采用滑鼠蛇作为鼠类的天敌,对农田害鼠采用滑鼠蛇进行生物防治的可行性在实验室内进行模拟实验,从能量分析的角度认为滑鼠蛇对农田害鼠的生物防治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防治鼠害主要采用化学急性灭鼠剂,但急性灭鼠剂的广谱性和剧毒会同时杀灭害鼠天敌及其它非靶标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反而给害鼠提供更有利的生存条件,结果使害鼠种群能够快速恢复,甚至超过原来的密度水平,另一方面,急性化学灭鼠剂不适合害鼠的行为生态学习性,决定其灭鼠率相对不高,为了研制控制鼠害的天然药物制剂,我们从印楝油(Neem oil)中提取有效成分制作绝育剂,以控制害鼠种群密度.Neem是印度楝科植物印楝树(Kzadirachta indica)的种子提取物,亦称Margoaa油,为印度的传统植物药之一,常用于治疗细菌、真菌性疾病,糖尿病及胃溃疡等,近年的研究表明印楝油具有很好的抗生育作用,但印楝油具有很强的刺激气味,对鼠有强烈拒食作用,并且其提取物中含油量多,易腐败变质.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我们将提取分离的药物进行微胶囊包埋并作动物试验,考察其微囊性能及对鼠的实际绝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