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霍金在《大设计》中声称"哲学已死"。他的"哲学已死"究竟是指什么?本文考察霍金的哲学思想,指出霍金以自然定律统治自然的"科学决定论"为基本原则,试图在科学的框架内对本体论、因果律以及宇宙本质等问题做出"科学"的解答。霍金的"解题"并不成功,哲学当然也没死亡。霍金结合最新的物理科学进展为哲学的基础性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答案,却是有意义富有启发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当代科技哲学发展的一个强大思潮,即是从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视角来解释科学,融合科学与美学的科学解释学正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普遍而深刻的解释力.本文从科学美的视角,通过对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的美学思想的介绍,从研究路径、研究目标和研究风格三个方面分析了他的科学美思想,与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之间的联系,揭示了美学思想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科学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当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汉斯·波塞尔提出了科学发展的不同解释模式.本文试从分析主义模式、历史主义模式、诠释学模式、辩证法模式、进化论模式等方面对科学发展的解释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确定客观实在的研究对象,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的一个基本前提。在科学史学科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由于研究视角的变换,研究者们不断探讨着科学史研究当中具体对象的界定。20世纪科学史研究视角完成了由编年记述向实证主义转移,并由内史研究逐渐转向对科学活动外部整体情境的构建。当代以史蒂芬.夏平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提供了一种精英的社会学研究视角。然而,文章认为应进一步开辟日常生活、普通民众的研究视角,不拘于单一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人择原理是描述人与宇宙关系的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学说。霍金(Stephen Hawking)是当代最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在他的宇宙学研究中有很多方面涉及人择原理。探讨霍金对人择原理的思考及运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时间方向;2)宇宙结构;3)多重宇宙理论。  相似文献   

6.
儒家文化与中国科学:现代新儒家的见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儒家文化对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这是很有意义也常引起争议的话题.当代新儒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对这一问题做过许多阐述.本文对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关于儒家文化中是否缺乏科学,儒家的价值观念是否有碍于科学发展以及儒家研究学问的方式能否成就科学等问题的回答作了简要概括和评析,并就如何估价儒学对科学发展的利与弊,如何分析儒家文化作用于科学发展的方式与机制以及如何预测儒家文化对未来科技发展的作用等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蔡海榕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3):34-39,12,110
在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建立过程中,吴越和岭南地区知识分子的地域文化特色对中国近代科学的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传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当代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吴越、岭南地域文化传统仍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认真研究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中的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健全中国当代科学文化,克服过度的功利化倾向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儒学以其突出的伦理精神和人文情怀从根本上区别于当代科学。在认知理论视角下对照儒学和当代科学,不但使儒学与当代科学的区别得以具化,而且使儒学对于当代科学观念更新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凸显。在具化和明确儒学认知理论与当代科学的根本区别的前提下,从基本理念、方法、尺度和发展归宿等方面把儒学认知伦理融入科学之中,使科学发展彰显出人与物一体的人文意蕴、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情趣,对于当代科学观念的更新,开创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气派的科学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6年6月21日下午2时,著名科学家史提芬·霍金在北京友谊宾馆内举行答询会,回答公众提出的问题。以下为问答实录。1.问:您在中国最喜欢什么东西?霍金: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中国食品。我最喜欢的是中国女人,她们非常漂亮。2.问:这是您第三次访问中国,是什么东西使您这么想来中国?霍金:我对中国人的灵巧、中国人的勤奋,还有中国人的智慧非常赞美。这些使得中国最近几年内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不管是在工业方面还是科学方面都是这样子的。3.问:您已经到过南极洲,我知道您还希望能访问西藏。您对访问西藏还有计划吗?霍金:我想访问西藏,从我还是…  相似文献   

10.
正都夸英国物理学家、当代科学界的传奇人物斯蒂芬·霍金的成就大,可他为什么没有拿到诺贝尔奖?答案在此。作为科学工作者,我在这里不打算重复那些经常被传来传去的老生常谈或者以讹传讹,而是希望向公众尽量清楚准确地介绍霍金的实际成就。  相似文献   

11.
W.H.布拉格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科学界的一位重要人物,对他的科学思想在科学观的意叉下比较系统地做了一定的探索性的分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目的是试对W.H.布拉格并不广为人知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予以充分展示,同时相信W.H.布拉格的科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热衷讨论的科学技术观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钱三强科学史贡献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三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对科学史学科的发展也贡献卓越。本文梳理了钱三强公开发表的有关科学技术史方面的著述,探讨了他对科学史的贡献,认为,钱三强是原子能科学技术史的开拓者和传播者,是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记录者与研究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组织者与推动者。重视科学史的学术价值、科普功能、教育功能和资政功能是钱三强科学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论费曼的科学文化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Feynman(1918-1988)作为最杰出的物理学大师之一,他不仅对物理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科学文化和教育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因而对费曼科学文化思想的整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围绕费曼关于科学价值、科学探索、科学传承、科学与人生,几个方面深入发掘,以展示费曼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思想,并从中领悟他的科学智慧。  相似文献   

14.
皮尔士对于科学的逻辑学有着集中思考,并将科学逻辑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基础。在他看来,科学不是知识的系统化;科学方法是惟一能最终获致自然真相的探究方法;作为科学人,我们必须以真诚而热情的态度对待科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5.
公众理解科学是20世纪中期西方兴起的现代科普形式。但认真分析这种科普类型,不难发现其基本理论已先期存在于英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J.D.贝尔蚋的著作里。本文分析贝尔纳在传统科普讲解科学向现代科普理解科学嬗变中的历史作用,指出他的科普思想有着明确的公众理解科学取向,他不愧是现代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奠基人。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何丙郁教授在科学与人文两大领域间游走的经历,指出有三次关键的选择对其学术生涯发生了影响。同时也对他的文化观和历史观进行了精炼的评论,由此说明他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历史上的科学,以及中国古代科学等重大编史学题材上的观点。最后,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揭示了何丙郁教授——以研究者、组织者、筹资者和宣传者的多重身份活跃于世界各地,对中国科学史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以及他在国际学术界获得同行尊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上的一些观点与成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约瑟(1990-1995年)是一位难能可贵的西方学者。他为学严谨,在可级范围内必追寻中国古代原始资料作为自己建立理论的依据。他能局部地脱离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从一个比较中性的角度来分析中华文化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李约瑟最重要的成就在于促进科技史界认识到科技不是单一文化的产品,而是多种文化的综合产品。因此,李约瑟不仅在中华科技研究上享有不朽的地位,在人类科技史研究上也应享有同样不朽的地位。文章分析了李约瑟的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并商榷他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8.
卢瑟福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著名科学家和伟大导师之一.对其科学一生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观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是有益于我们对科学技术观的再认识,并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从八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卢瑟福的科学观和科学思想,以给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观讨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学人类学意义。它能够开启和拓展人的“身外的自然”,创造人所特有的人工工艺和“工艺学”;还能延伸和放大人的“自身的自然”,使人真正以类的力量进行活动;科学技术还是人类自我超越的重要维度,人类就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和占有了自己的全面本质。  相似文献   

20.
科技资源共享是优化国家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科技资源管理和服务机构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需求,提出依据科技资源管理和服务机构的发展阶段,制定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将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地方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