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观察榄香烯乳对B16黑色素瘤细胞株是否具有诱导分化作用。通过MTT显色法测定榄香烯乳在体外对B16细胞株的IC50,腹腔给药观察榄香烯乳对体内B16细胞株皮下、肺转移结节的抑制作用。选取低于IC50的药物浓度研究榄香烯乳作用后B16细胞株超微结构和成瘤性的改变。榄香烯乳对体内外B16细胞株均有抑制作用。药物作用后,瘤细胞生长抑制,增殖减慢,接触抑制恢复,成瘤性降低,电镜观察细胞恶性度下降,出现较为  相似文献   

2.
β-榄香烯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β-榄香烯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以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为模型,研究β-榄香烯对B1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对B16细胞黑色素生成能力,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观察B16细胞的形态改变,(1)β-榄香烯显著抑制B16细胞的生长,且呈浓度依赖性;(2)使B16细胞体积增大,变长,多数细胞具有树突样结构;(3)β-榄香烯组(10μg/ml,20μg/ml和40μg/ml)黑色素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3.
β-榄香烯(β-Elemene)是从中药温郁金中提取分离的抗肿瘤药物榄香烯乳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瘤谱较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微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本文对近几年榄香烯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以及高活性的榄香烯衍生物报道进行综述,并对未来榄香烯抗肿瘤机理的研究思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广西藤茶提取物TTF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广西藤茶提取物(简称TTF)及其含药血清抗肿瘤作用,采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肉瘤细胞(S180)、肝癌细胞(H22)、白血病细胞株(L121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体内试验以荷瘤小鼠实体瘤重、抑瘤率为实验指标评价TTF对S180移植性肉瘤的抑制作用;以荷瘤小鼠存活时间为实验指标评价TTF对H22移植性腹水癌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含药血清在体外对S180细胞、H22细胞和L1210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内能明显抑制实体瘤重和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时间。证明TTF体内及含药血清具有一定抑制S180、H22、L1210肿瘤细胞增殖及S180、H22诱发的移植性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呋喃二烯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呋喃二烯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理.采用MTT法检测呋喃二烯对10种人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呋喃二烯对体外培养的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的抑制和杀伤效应,其IC50在0.98-4.81μg/mL.并对敏感的白血病细胞HL-60进行初步的作用机制研究,其形态学和流式细胞分析试验均表明它能有效诱导细胞调亡.整体动物试验结果可证实呋喃二烯乳注射液能明显延长荷腹水癌S180小鼠的生存期,生命延长率分别为80mg/kg(91.2%),30mg/kg(82.4%),10mg/kg(70.59%).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含pgk启动子驱动的HSV-tk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pLNTK,将HSV-tk基因转移至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命名为SHGLNTK)及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命名为B16LNTK).体外实验证实核着类似物ACV对SHGLNTK细胞和B16LNT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分别高于亲本细胞1000和400倍.转HSV-tk基因细胞与亲本细胞按不同比例共培养时,亲本细胞对ACV的敏感性明显增高,存在旁观者效应.首次应用人脑胶质瘤细胞株进行裸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ACV能完全抑制SHGLNTK细胞在裸小鼠体内肿瘤的形成,对裸小鼠体内已形成的SHGLNTK肿瘤的治疗效果与对照SHG44肿瘤相比,肿瘤体积缩小80%;用B16LNTK细胞接种同系C57/BL小鼠,经ACV治疗后,B16LNTK组小鼠的肿瘤较对照组B16肿瘤小95%.HSV-TK/ACV系统原位基因转移治疗SHG荷瘤裸小鼠、B16荷瘤小鼠,原位注射病毒悬液/ACV治疗组的SHG肿瘤、B16肿瘤分别较对照组肿瘤小50%,43%,原位注射PA317/LNTK细胞,ACV治疗的SHG肿瘤较对照组肿瘤小90%,以上实验结果,统计学上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  相似文献   

7.
以转染有HBV的HepG2.2.15细胞株为实验模型,用MTT法测定赛若金对2.2.1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药物对2.2.15细胞周期时相的改变,通过ELISA方法观察赛若金对2.2.15细胞分泌HBeAg及HBsAg的影响,PCR-Hyb杂交法检测赛若金对2.2.15细胞HBV DNA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赛若金对转染乙肝病毒的2.2.15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呈  相似文献   

8.
拓扑特肯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拓扑特肯对5种体外培养人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拓扑特肯对各体外肿瘤细胞都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除了人胃癌BGC-803的IC50为3.87μg/mL外,对其它瘤株的IC50均小于0.1μg/mL。在1.0mg/kg,2.0mg/kg剂量下,拓扑特肯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分别为32.0%、33.8%;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率分别为31.4%、42.1%  相似文献   

9.
PPARγ配体在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配体具有抗肿瘤、诱导分化和抗血管生成等效果.目的主要是评估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罗格列酮可以有效地抑制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生长及克隆形成,并能抑制HT-29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与此同时,罗格列酮能够升高PPARγ, p- PPARγ的表达水平.以上结果初步证明罗格列酮在体内外均可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成长,提示罗格列酮有可能发展成为治疗结肠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乳链球菌SB900肽聚糖对中国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注射法研究了乳链球菌SB900肽聚糖对中国对虾内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ABPG经肌肉注射后可激活中国对虾体内的细胞防御体系,对对虾血淋巴中的抗菌、溶菌、酚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几种免疫相关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体外实验表明LABPG对酚氧化酶原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表明利用PG提高对虾免疫系统的功能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在DMEM和RPMI1640两种培养基中培养产生的活细胞数和黑色素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癌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培养产生的活细胞数比在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产生的活细胞数平均减少87.9%,而黑色素量平均增加795%.以"黑色素量/活细胞数"计算分化指数,再以"DMEM中的分化指数/1640中的分化指数"计算DMEM相对于1640的对B16细胞的分化指数,显示DMEM中的分化指数平均是1640中的分化指数的67.8倍.提出营养物失衡是维持癌细胞恶性生长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以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DMC)为原料,利用乳液聚合法制得聚硅氧烷乳液,并用乙醇醇解甲基三氯硅烷所得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乳液交联,最后以三甲基氯硅烷作为封端剂为其封端.研究了交联温度、交联反应时间、交联剂用量以及封端剂用量对乳液的影响,并确定了最适宜的反应条件,即交联温度为(60±5)℃,交联时间4h左右,交联剂用量为DMC质量的34%~46%,封端剂用量为DMC质量的5%~7%.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酰胺对环氧树脂进行扩链后并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共混入聚氨酯固化剂,用外加乳化剂进行相反转,制得了环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溶剂用量及溶剂配比、改性环氧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水溶性及固化剂用量等对乳液黏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发现:树脂体系中溶剂量存在一临界值为8.8%(质量分数,下同),当溶剂量高于8.8%时,较难发生相反转,制得的乳液不稳定;当溶剂用量低于8.8%时,能发生相反转,且乳液稳定性好;疏水性的二甲苯部分代替亲水性的乙二醇单丁醚,能显著降低改性环氧树脂的黏度和最终乳液的黏度.当聚酰胺用量为环氧树脂用量的6.0%~6.5%时,中和度达65%,改性环氧树脂水溶性较好;控制固化剂量为改性环氧树脂量的15.0%~20.0%时,制得的乳液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含功能性单体的苯/丙乳液的聚合稳定性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采用乳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含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系统研究了乳化体系、引发体系、含功能基单体含量、聚合工艺和聚合温度等对乳液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发现聚合温度降低,采用半连续聚合工艺以及适当提高乳化剂的浓度均有利于乳液聚合反应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消除炼焦生产中煤焦油乳化的现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煤焦油的乳化机理及各种对焦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焦油和氨水形成了以碳质粉末(煤粉+焦粉)为乳化剂的、稳定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其稳定性会受到乳化剂的粒度、组成、剂量以及分散相组成等因素的影响:乳化剂越细、乳化剂中煤粉的比例越大、乳化剂的剂量越大,煤焦油乳状液就越稳定;乳化剂的剂量越大,煤焦油乳状液的粘度就越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焦油乳状液模型。  相似文献   

16.
 酸化返排液与原油混合可形成稳定性强的乳状液,影响原油的脱水及原油沉降罐的安全运行.通过室内实验考察温度、破乳剂加量、pH 值及降黏剂加量对乳状液黏度和破乳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显微镜观察不同阶段乳状液微观形态变化.实验表明:酸化返排液与原油混合成的乳状液其黏度随温度升高先急剧下降,后平缓下降,在温度低于40℃时乳状液稳定性较强,温度50~60℃时,随着温度升高,乳状液脱水率上升幅度不大,综合选取破乳温度为50℃;添加破乳剂有利于降低乳状液黏度,但效果不明显,破乳剂加量越大,乳状液破乳效果越好,当破乳剂加量达到150 mg/L 后,随破乳剂用量加大,乳状液脱水率上升幅度不大,综合选取破乳剂加量为150 mg/L;调节酸化返排液pH 值至6.0~7.0 有利于乳状液破乳,pH 值越高,油水界面变得棱角分明,脱出水的原油结构更加紧密;加入降黏剂后,乳状液脱水速度明显加快.研究结论对指导油田酸化改造后,井口初期返出的乳状液实施破乳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核壳乳液的制备及其在耐沾污外墙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普通丙烯酸外墙乳胶涂料耐沾污性不足的缺陷,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内软外硬型丙烯酸酯核壳复合乳液和壳层含氟的丙烯酸酯核壳复合乳液.并采用自制乳液配制了外墙乳胶涂料,研究了核壳乳液对外墙涂料耐沾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均相结构丙烯酸酯乳胶粒子相比,采用上述核壳乳胶粒子制备的外墙乳胶涂料耐沾污性得到大幅度提高.通过在壳层聚合时加入一定量的氟单体,核壳乳液涂膜的表面接触角和疏水性显著提高,漆膜吸水率明显降低,使得涂料的耐沾污性得到显著改善.由于氟组分主要分布于壳层,含量很少就可获得显著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8.
餐厨垃圾乳化液含油率较低,直接用作反硝化外加碳源会导致污泥上浮,处理效果不好等问题。为探究餐厨垃圾乳化液深度去油最优方案,使用聚合硫酸铁(PFS)混凝法与酸热法进行破乳,并用响应曲面法对PFS投加量、反应时间及转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混凝法去油效果优于酸热法,最优条件(PFS投加量1 200.0 mg?L-1,混凝转速200.0 r?min-1,混凝时间12.7 min)下油脂去除率高达99.6%。  相似文献   

19.
为克服当前水性环氧乳液的环氧基团含量和固含量低导致的涂料和涂膜性能差的缺点,本文从分子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首先以聚乙二醇400(PEG400)为软段,制备了非离子型水性环氧(WEP)乳液;然后以侧基亲水扩链剂(Ymer N120)对其进行改性,合成了改性非离子型水性环氧(YWEP)乳液,研究了Ymer N120的用量对YWEP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EP乳液的环氧基团含量(以环氧值表示)最高可达0.36,引入侧基亲水基团后YWEP乳液可在保持较高环氧值的条件下进一步将固含量由30%提高至52%,提高了73.3%.固化后涂膜的拉伸强度由57.3 MPa增大至64.8 MPa.腐蚀电流密度由7.97×10-8 mA·cm-2减小至9.99×10-9 mA·cm-2.综上所述,亲水基团由主链转移至侧基后可有效提高水性环氧乳液、涂料和涂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通过分散聚合法制备水包水聚丙烯酰胺乳液(CPAM),结果表明,引发剂、单体和分散剂用量分别为0.05%、7.50%和1.25%时能得到较高特性粘度[η]的乳液;用IR、^1H—NMR和光学显微镜对CPAM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合得到的聚合物为单体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