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和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在爆炸式增长数据中走进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作为传统的信息收集与传播的中心,面对大数据的冲击,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包括数据的处理质量低、硬件的发展水平低、缺乏技术人员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数据的信息安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发展前景,本文在分析图书馆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措施来加强安全防范。  相似文献   

2.
<正>信息安全是关乎国家政治稳定、社会民众安全、经济生活秩序的全局性问题。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随着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乃至物联网的普及推广,互联网已然进人到无所不在的泛在互联网络时代。泛在互联网络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予极大推动的同时,又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信息安全新挑战。本文试图概括分析互联网技术给信息安全带来的新挑战,强调必须高度重视这一与信息安全紧密相关的发展新趋势及其带来的新问题,并就如何应对这一新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提出若干应对措施,主张一方面要以慎之又慎的态度尽早筑起铜墙铁壁,在互联时代切实保护国家和人民的信息安全,另一方面要以新挑战为发展契机,大力发展信息安全相关产业。而汕头作为国家信息安全试点创建城市,应该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大数据及信息安全产业,为国家信息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继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之后,大数据已成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热点.大数据在带来“大”价值的同时,也存在“大”安全问题.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对计算设施、存储、网络、信息资源等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传统的信息安全手段和管理机制已经跟不上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形势发展.本文在研究大数据安全新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数据发展面临的信息基础设施自主可控程度低、安全防护技术和手段不足等问题;阐述了自主可控对大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明确了解决大数据安全的根本之道在于实现我国主要信息产品、设备和技术的自主设计制造,并总结了我国在大数据安全领域自主可控产品的发展现状.大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本文最后从加强大数据战略规划和安全体系建设、构建中国特色自主可控的发展路线、强化大数据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创新应用等3个方面,探讨提出了解决我国大数据安全的策略和办法,以确保我国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逐步朝着体系化、规范化和技术自主可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同时意味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此背景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对所需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收集并着重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将对企业和个人有利的那部分数据进行提取保留,对未来的经营和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以便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关键数据和信息直接关系到企业和个人的直接利益,因此广大用户必须不断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工作,保障用户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推动大数据时期计算机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深刻地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容忽视。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已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基于国产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业集群的战略价值和天津高新区信息安全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促进天津高新区信息安全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正加速进入老龄社会。互联网是老龄社会的重要空间载体,大数据是老龄社会的重要技术手段,"互联网+大数据"养老对于中国老龄问题的解决和老龄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案例比较分析,梳理"互联网+大数据"养老的特征与内涵,系统构造依托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由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应用系统、交互展现5个部分组成,以标准规范评价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支撑的"互联网+大数据"养老体系,使中国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必须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是互联网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表象或是特征。大数据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海量数据的时代,凭借其广泛的影响,大数据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对于公共政策、信息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均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大数据系统框架、技术发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杨凯 《华东科技》2014,(10):60-61
随着电子银行的普及、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信息安全、账号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也愈发受到关注。信息安全的重要不言而喻,而信息安全包涵的范围又非常广泛,小到个人信息和隐私,中到企业和组织的竞争性信息,大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机密。可以说,"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使得全球信息处理网络化成为大势所趋,一大批网上企业、网际企业、虚拟企业开始出现。网络经济正在改变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传统会计核算面临着挑战和创新。完善和发展网络经济下会计核算理论的相关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信息安全问题网络经济是基于数字化和通信技术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技术本身在信息安全方面还存在诸多漏洞。所以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会计核算模式在信息安全方面还有待完善。第一,会计上的数据原件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互联网科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迅速发展,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更可靠的技术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其中的基础性技术,在发展之初到现在经历了不断的技术改革和升级,目前,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而人工智能技术也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主流发展趋势之一,借助人工智能方式开展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和控制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整体的计算机应用成效提升。该文介绍了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优势,并就人工智能在大数据时代中的具体应用方面进行分析,并探究将人工智能有效应用到计算机网络中的保障措施,为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面对公安移动警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技术门槛高、开发周期长、应用下载乱、业务流程复杂、安全监管手段弱等问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空间信息和无线通信等技术搭建一体化的移动警务综合管控平台,提出了平台架构和网络接入的设计思路,解决了终端多级安全接入公安信息网的信息交换问题,论述了基于APP应用商店模式的面向移动警务开发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流程,研究了"云+端"一体化的移动警务终端安全管控功能和策略,制定统一的移动警务接入和安全管理的标准与规范,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公安警务大数据平台和"1+N"弹性服务平台架构,增强了警务资源对接能力和移动警务应用深度,提高了移动执法业务的效率.最终在武汉市公安进行应用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和战果.  相似文献   

12.
IT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启了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信息带来更多的数据价值的同时,各类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能够帮助充分全面并且及时地找出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评估系统安全,保证基础设施的安全。研究从数据角度出发,结合大数据的特征对安全数据进行分类,并对当前已存在的针对不同安全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工具及技术进行总结,使得能够将已成熟的数据安全可视化技术用于大数据安全的研究,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继云计算之后正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热点,它将给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显著变革。阐述了大数据的概念和图书馆具有的大数据特征,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提出了全方位的安全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试行)》《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法律法规的陆续实施,对大数据运营商提出了诸多合规要求。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日益显著的数据安全风险,确保其符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政策,需要对网络运营者数据业务及安全管控措施进行规范化。在明确了大数据安全内涵、指出了大数据产业面临的安全挑战后,对照工业界大数据平台和大数据应用安全解决方案阐述了大数据安全目标及其大数据平台与应用关键技术与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一种大数据平台敏感数据安全共享的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数据平台存储了海量的用户敏感数据,这些敏感数据的共享有助于企业降低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成本,实现数据增值,而数据的安全共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敏感数据安全现状,提出了一个大数据平台敏感数据安全共享系统框架,包括数据平台上敏感数据的安全提交、存储、使用和销毁;研究了基于密文异构转化的代理重加密算法和基于虚拟机监控器的用户进程保护方法等关键技术,为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支撑.该框架能够保护用户敏感数据的安全性,有效实现这些数据的安全共享,同时使数据拥有者完全掌握自身数据的控制权,从而有利于营造现代互联网信息安全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北京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为依据,利用知识地图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从海量的首都安全大数据中提炼有效信息并合理应用,构建首都社会安全“3+1”风险预控模式。方法利用知识本体映射方法以及信息构建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明晰首都安全风险隐患,构建首都安全风险预控知识地图。结果通过知识建模、知识抽取,梳理安全事故发生链的全过程中蕴涵的知识关联、因果关联,建设首都安全的人物知识地图、机构知识地图、成果知识地图、首都安全风险预控平台。结论构建首都安全风险知识地图,为挖掘与分析首都安全事件数据知识链提供有效依据;建立大数据视角下的首都安全知识单元地图及其网络关系,为“平安北京”风险预警预控的多元协作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传统多式联运业务参与主体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没有形成统一的多式联运一单制票证单据,无法保证数据安全等问题,将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实时流处理技术结合,构建区块链技术下多式联运一单制大数据平台,并结合多式联运业务特征,分析新平台的实际应用场景,为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多式联运领域的运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深度学习在海洋大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关键发展节点和应用发展历程,分析了深度学习在国内外主要领域的发展现状;概述了多个深度学习的关键算法原理,分析了深度学习在海洋数据重构、分类识别和预测等海洋大数据挖掘中的相关应用;提出了深度学习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并从加强顶层设计、信息安全和强化算法鲁棒性等方面,展望了深度学习在海洋大数据挖掘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数据交互的不透明性以及数据文件访问形式的不合理性, 导致大数据存储存在存储延时长、 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为此提出基于区块链的非结构化大数据动态安全存储技术。 构建多用户规则调度模型, 利用存储数据包生成独立的行向量与 n 阶矩阵, 基于列不满秩概率完成存储算法设计; 采用区块链非对称加密技术的公私钥, 实现透明与完整的数据交互, 对次要信息与数据访问形式实施记录。 引入分布式文件系统, 将其与Mongo DB 非关系型数据库有效结合, 从而使非结构化大数据得到安全存储。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不仅具有理想的存储速率, 而且使大数据的完整性得到了保证, 具有理想的有效性与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Users store vast amounts of sensitive data on a big data platform. Sharing sensitive data will help enterprises reduce the cost of providing users with personalized services and provide value-added data services.However, secure data sharing is problematic. This paper proposes a framework for secure sensitive data sharing on a big data platform, including secure data delivery, storage, usage, and destruction on a semi-trusted big data sharing platform. We present a proxy re-encryption algorithm based on heterogeneous ciphertext transformation and a user process protection method based on a virtual machine monitor, which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ystem functions. The framework protects the security of users' sensitive data effectively and shares these data safely. At the same time, data owners retain complete control of their own data in a sound environment for modern Internet information secur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