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热激对温敏不育水稻花粉育性与花药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在热激(38℃)条件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药蛋白质组分与其可育条件(22℃)下的相比较,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相对分子量大于97.4ku,97.4ku-14.4ku及小于14.4ku三个区域内共新增加了3条蛋白质带,在相对分子量为97.4ku-14.4ku范围内有7条蛋白质带明显加强。在热激激(38℃)处理后,与湘晚籼2号相比较,培矮64S亦表现出了6条蛋白质带的变化:即在相对分子量大于97.4ku和小于14.4ku两区域内共新增加了3条带,而在相对分子量为97.4ku-14.4ku之间则缺失了3条带;但培矮64S在可充分温度(22℃)下的蛋白质组分扫描图谱则与湘晚籼2号在可育的38℃下蛋白质组分扫描图谱基本一致。因此培矮64S在不育温度(38℃)条件下所引起的花药蛋白质组分的变化可能会使某些酶系统发生改变,以致花粉的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不能很好地进行,最终导致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2.
温敏不育水稻培矮64S芽期经热激(38℃)处理后,与其在22℃条件下相比较,芽蛋白组分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大干97.4KD、小于14.4KD和66.2~42.7KD范围内分别新增2条、1条和3条蛋白质带,另有8条带加强(42.7~14.4KD)和2条带减弱(97.4~42.7KD)。与热激条件下的常规稻湘晚籼2号比较,培矮64S经热激(38℃)后新增了4条蛋白质带,另有2条带加强和1条带减弱。在热激后,温敏不育水稻培矮64S芽中蛋白质组分的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植株体内某些酶系统的改变,以致影响芽的正常生长发育,使芽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3.
温敏不育水稻培矮64S芽期经热激(38℃)处理后,与其在22℃条件下相比较,芽蛋白组分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大于97.4KD、小于14.4KD和66.2~42.7KD范围内分别新增2条、1条和3条蛋白质带,另有8条带加强(42.7~14.4KD)和2条带减弱(97.4~42.7KD)。与热激条件下的常规稻湘晚籼2号比较,培矮64S经热激(38℃)后新增了4条蛋白质带,另有2条带加强和1条带减弱。在热激后,温敏不育水稻培矮64S芽中蛋白质组分的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植株体内某些酶系统的改变,以致影响芽的正常生长发育,使芽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温敏不育水稻培矮 6 4S在三叶期经 38℃ (恒温 )热激处理后幼苗增长率、叶片长度、叶鞘长度和茎叶干重都极显著低于该品种经 2 2℃ (恒温 )处理后的上述各项指标 ,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而常规水稻师大 435经 38℃ (恒温 )热激处理后及供试的两个材料经 2 2℃ (恒温 )处理后的幼苗都表现出正常生长发育。但两个温度 (38℃和 2 2℃ )处理后对常规水稻师大 435和温敏不育水稻培矮 6 4S的根的生长发育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几种同工酶的热激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芽期、苗期和减数分裂期分别对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培矮645、常规水稻湘晚籼2号进行38℃、25℃、22℃处理,分析其穿期、苗期和减数分裂期同工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培矮64S在热激条件下同工酶比常规水稻湘晚籼2号的变化大。热激条件下三种同工酶的变化,以细胞色素氧化酶最大,醋酶次之,过氧化物酶最小。  相似文献   

6.
温敏不育水稻培矮64S在三叶期经38℃(恒温)热激处理后幼苗增长率,叶征长度,叶鞘长度和茎叶干重都极显著低于该品种经22℃(恒温)处理二的上述各项指标,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而常规水稻师大435经38℃(恒温)热激处理后及供试的两个材料经22℃(恒温)处理后的幼苗都表现出正常生长发育。但两个温度(38℃和22℃)处理后对常规水稻师大435和温敏不育水稻培矮64S的根的生长发育都没有表现出显明的  相似文献   

7.
水稻籼粳杂种多倍体亲本开花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强优势水稻四倍体杂交组合的亲本HN2026、SG99012、培矮64S及二倍体不育系培矮64S的开花习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结实率特性的四倍体品系HN2026、SG99012如同二倍体的培矮64S一样,开花习性较为正常,即开花期和开花时间集中,表现出明显的高峰期;而四倍体的培矮64S则表现异常,主要表现为:颖花开张持续时间长、日开花时间分散、缺少明显的日开花高峰期,而且随着气温的升高,有颖花开张持续时间缩短、日开花高峰期后移的趋势,并对这种异常情况的可能原因进行了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温敏不育水稻热激条件下生理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在高温激(38度)条件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药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可育温度下的游离氨基酸总量;而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则明显低于可有育温度下的,这种热激反应必然影响花粉母细胞的正常分裂,以致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最终导致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9.
温敏雄性不育水稻几种同工酶的热激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芽期,苗期和减数分裂期分别对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培矮64S,常规水稻湘晚灿2号进行38℃、25℃、22℃处理,分析其芽期,苗期和减数分裂期同工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温生核不育水稻培矮64S在热激条件下同工酶比常规水稻湘晚籼2号的变化大。热激条件下三种同工酶的变化,以细胞色素氧化酶最大,酶次之,过氧化酶最小。  相似文献   

10.
长S来自普通野生稻与籼稻珍珠矮杂交后代。在自然条件下,长S表现为长日高温可育、低温不育,且育性转换明显。经等位性测验,长S与C815S、广占63S、株1S、湘陵628S及HD9802S的育性基因等位,而与HN5S、培矮64S的育性基因不等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1%NP-40提取五种疟的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伯氏疟原虫、约氏疟原虫)红内期可溶性蛋白组分。各种蛋白提取物经SDS-聚丙烯安电泳后氨银染色,所得蛋白图谱经光密度扫描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五种疟原虫蛋白区带数目及位置各不相同,但两条分子量分别为72KD和64KD蛋白为五种疟原虫共有区带。在五种疟原虫中,以伯多疟原虫与约氏疟原虫蛋白谱最类似,表明二者种间进化关系较接近。  相似文献   

12.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连锁标记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系法杂交稻是一种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重要途径,主要依据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在不同条件下的育性转换用于配制杂交种.以培矮64S(PTGMS)与明恢63杂种自交的F2代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放大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离与培矮64S的PTGMS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在F2代2个分别代表可育和不育的群体以及亲本株系中,采用100个RAPD引物扩放基因组DNA筛选多态性DNA片段.RAPD引物S8产生的DNA片段中,除重复顺序外,有一个长度为0.85kb片段为单拷贝.分子杂交表明,这一单拷贝标记与培矮64S的PTGMS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13.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上海四膜虫,分离细胞核,制备染色质并以酚抽提制得酚溶性染以质非组蛋白,经SDS-PAGE测得四膜虫酚溶性染色非组蛋白有六条明显的蛋白带,其表观量为88KD,79KD,70KD,52KD,38KD,24KD,与鼠肝酚溶性染色质非组蛋白具有明显的5条的分子量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玉米幼苗热激诱导抗冷性过程中钙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玉米幼苗在冷胁迫前经过热激处理或CaCl2浸种后再热激处理,其存活率,抗氧化酶GR的活性、可溶性蛋白质中热稳定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在的冷胁迫中均发生了变化,发现热激处理幼苗的这些参数高于对照,而最高的是CaCl2浸种后再热激处理的,表明热激能提高玉米幼苗的抗冷性,而Ca2+对上述热激处理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4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耐冷性的生理特点,在人工气候箱内经26℃(对照)、12℃、10℃和6℃处理4 d后,测定分析水稻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6个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抗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株两优120和金优L2两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POD活性、CAT活性、As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而MDA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均低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上述结果说明两系法杂交稻株两优120的耐冷性最强,三系杂交水稻金优L2次之,两系法杂交稻准两优143和常规水稻湘早籼45号耐冷性稍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热击对水稻苗期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击条件下(35℃,40℃,45℃各半个小时)水稻苗期生长出现显著差异,特别是经过热击和非热击条件对比更加明显。此外,经热击处理后,水稻苗期叶绿素的含量随温度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并且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发现,热击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花为红色,花期较早,是樱属植物中开发利用前景较大的种系之一。优良品种选育对国产樱花品种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笔者以实生苗为选育材料,对其花器官的变化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惜春’为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花期晚、花径大、花红色鲜艳的特点。通过连续7年的品种比较试验,显示其性状稳定一致。【结论】‘惜春’是优秀的红色系樱花品种之一,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品种晴3和大黄为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热激幼苗的存活率比未热激幼苗高,这说明热激提高了玉米幼苗的抗热性.热激幼苗的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未经热激的幼苗,同时热激处理后,GR的同工酶谱在整个热胁迫期间与对照相比也存在差异,说明热激过程中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升高和同工酶的变化与玉米幼苗的抗热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Shin C  Feng Y  Manley JL 《Nature》2004,427(6974):553-558
The cellular response to stresses such as heat shock involves changes in gene expression.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splicing of messenger RNA precursors is generally repressed on heat shock, but the factors responsible have not been identified. SRp38 is an SR protein splicing factor that functions as a general repressor of splicing. It is activated by dephosphorylation and required for splicing repression in M-phase cells. Here we show that SRp38 is also dephosphorylated on heat shock and that this dephosphorylation correlates with splicing inhibition. Notably, depletion of SRp38 from heat-shocked cell extracts derepresses splicing, and adding back dephosphorylated SRp38 specifically restores inhibition. We further show that dephosphorylated SRp38 interacts with a U1 small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particle (snRNP) protein, and that this interaction interferes with 5'-splice-site recognition by the U1 snRNP. Finally, SRp38-deficient DT40 cells show an altered cell-cycle profile consistent with a mitotic defect; they are also temperature sensitive and defective in recovery after heat shock. SRp38 thu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ell survival under stress conditions by inhibiting the splicing machin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