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沙地区     
加沙地区是在西奈半岛东北角濒地中海的一个狭长地带,南北长四十公里,东西宽平均八公里。它原来是由埃及管辖的,但是以色列在这次侵埃战争中占领了加沙之后,却企图把它并入自己的领土。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曾一再宣称加沙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到目前以色列军队还没有从加沙撤退。事实上,加沙从来不是以色列的领土。根据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议的巴勒斯坦分治计划,加沙是属于阿拉伯区的。1948年5月,以阿战争爆发,次年2月到7月以色列分别同它的阿拉伯鄰国停战。当时以色列同埃及之间的停战线的一部分,就是沿着目前的加沙地区的东部和北部边境划定的。因此,加沙也并没有划入停战线的以色列那一边。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旅游事业发达,是国际旅游热点之一。1984年以色列旅游收入人均260美元,居世界第五位。到以色列观光的旅游者大约每隔10年增加2倍,1957—1983年期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1.5%。1949年来以色列的旅游者约2.3万,80年代初期旅游者人数每年都超过100万人,其中60%来自欧洲,30%来自美洲。以色列的旅游业之所以兴旺,除了它气候温暖、风景优美和历史名胜众多等一般原因外,还有其特殊原因。以色列共有犹太人347.2万,而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有1300多万,这些有着亡国苦痛的各地犹太人把以色列当作自己的故乡,据统计,每年来以色列的旅游者40%左右是犹太人。以色列是  相似文献   

3.
6月上旬,以色列当局发动军事侵略,强占黎巴嫩大片国土。以色列侵略军铁蹄所至,人民遭到屠杀,城镇村庄化为焦土。这是十年来以色列对黎巴嫩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一次军事入侵。它蛮横践踏一切道义和国际关系准则,悍然不顾国际舆论的抗议和谴责,气焰嚣张、肆无忌惮地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以色列为什么这样猖狂呢?这同一贯偏袒以色列的美国政府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种种现象表明,以色列正越来越多地加强在中美洲地区的活动,甚至卷入这个地区的冲突。目前,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等国的军队都接受以色列的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领导人恩理科·贝穆德斯1984年宣称,他们部队用的苏制武器是以色列在黎巴嫩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冲突中缴获来转给他们的。哥斯达黎加在1983年就同以色列政府签订了安全协定,以色列帮助训练和改组哥斯达黎加的警察部队和国民警卫队。在危地马拉,它  相似文献   

5.
在马德里中东和会上,阿以领土争端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阿以之间的领土争端主要有以下几处:1、戈兰高地:位于叙利亚西南边陲和以色列交界处,是一长60公里、中部最宽处约20多公里、面积1150平方公里的狭长山地。它居高临下,俯瞰以色列边界,战略地位重要。戈兰高地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1974年5月31日,叙以双方达成部队脱离接触协议,以色列撒出戈兰高地东部630平方公里的一个狭长地带(包括库奈特腊城),并设立约2公里宽的缓冲区,缓冲区内驻扎联合国部队。1981年以色列宣布吞并戈兰高地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大约2万以色列人生活在戈兰高地。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水资源贫乏,境内无大河流,北部地区雨量较多,南部为大片沙漠。人口迅速增长和经济发展使缺水问题日益严重。目前以色列每年用水18亿多立方米,年缺水4亿立方米,预计到2000年缺水将达8亿立方米。为解决水源问题,以色列早把目光投向周围的阿拉伯领土。以色列建国后,同阿拉伯国家打了4次中东战争,两次大规模武装入侵黎巴嫩,占领了阿拉伯国家大片领土,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霸占和掠夺那里的水资源。目前以色列65%的用水来自被占领土,阿拉伯人的供水因此也更为困难。以色列拒不撤出被占领土,水资源问题是主要症结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东核争论     
时值联台国审议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之际,西方谈起中东核问题无不色变。中东的几个核门槛国家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对象。以色列的“模糊核威慑”以色列被认为已经迈入“核俱乐部门槛”,然而它自己则一方面声称没有生产和储备核武器,另一方面又拒绝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早在1952年,以色列就在国防部里设置了核能源局。1955年,它从法国购入了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不  相似文献   

8.
1948年以色列国的成立标志着巴勒斯坦人乃至阿拉伯民族同犹太民族之间矛盾和对抗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阿拉伯方面认为“在阿拉伯区域内建立一个异族国家是对阿拉伯人的侵略行为”,要不惜一切进行抵制;而以色列立国伊始就把它的安全建立在扩大疆土、大量吸收犹太移民以实现“大以色列计划”这个战略目标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因此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9.
中东地区从整体上看,经济技术水平都相对落后,然而以色列却是例外。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人的生存环境十分险恶,土地多为荒漠,十分贫瘠,严重缺水;政治上它又与阿拉伯国家矛盾重重,长期敌对,战火不断,流血冲突从未停止。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色列依靠自身的艰苦努力和不懈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中东的日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自称是发展中国家,但它的科技水平却足以与一些发达国家相媲美,恰如在亚洲以科技立国的日本,因而被称做“中东的日本”。建国50年来,以色列已建立了多种多样的现代化工业部门,并在医疗、电子、化工、计算机、航天和能源等诸多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的太阳能开发。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兴旺及移民运动党(简称新移民党)于1995年6月成立,1996年3月17日正式召开成立大会。党员主要是原苏联地区的犹太移民。党的领袖夏兰斯基48岁。是苏联最有名的持不同政见的犹太人。他在1986年东西方交换囚犯时逃到了以色列,像“英雄”一样受到欢迎。这个党的名称在希伯来语中有两层含义:以色列经济蒸蒸日上;以色列要为移民谋福利。它对工党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打出反对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的大旗来打乱和瓦解反伊联盟;以色列则要假海湾战争彻底消灭它的心腹之患。以色列介入战争的危险性值得警惕。海湾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和第三天,伊拉克连续两次向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  相似文献   

13.
中东地区从整体上看经济技术水平都相对落后,然而以色列却是例外。虽然它国土狭小,资源匮乏,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人的生存环境十分险恶,土地多为荒漠,十分贫瘠,严重缺水;政治上它又与阿拉伯国家矛盾重重,长期敌对,战火不断,流血冲突从未停止。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色列依靠自身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仍使得其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人均产值达到17500美元;以色列的信息、通讯、电子、化工、生物技术、医疗设备、精细加工,不但达到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3日,以色列在特拉维夫以南的帕勒马希姆海岸发射了一颗科学卫星——“地平线2号”,它与1988年9月9日发射的一颗实验卫星“地平线1号”是同一个型号。据西方军事专家猜测,“地平线2号”是一颗用来收集中东地区国家军事情报的间谍卫星。以色列对发展军事侦察卫星垂涎已久。1973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依靠美国的侦察卫星所提供的情报一举扭转了初战不利的形势。尽管美以有着密切的战略关系,但美国对以色列仍隐瞒了有关阿拉伯国家许多敏感的、准确的情报。对此,以色列当局十分恼火,以色列情  相似文献   

15.
二月上旬以来,入侵黎巴嫩的以色列军队在实行第一阶段撤军前后,犯下了一系列新罪行。它在黎巴嫩南部连续对当地居民和抵抗力量进行了大规模镇压和扫荡,使数百人伤亡,上千人被逮捕审讯,大批房舍被夷为平地,许多人无家可归。以色列占领军不仅在其未撤出的地区实行暴政,而且还越过新防线重新进入其已撤出的地区,滥施杀掠。以色列把它的暴行说成是为对付“恐怖活动”而采取的“自卫措施”,实际上是企图打击和削弱黎巴嫩人民的反抗,同时显示它可以随意重返撤出地区的“威风”,以恐吓黎巴嫩人民。以色列外长沙米尔承认,以军采取的行动是“先发制人的措施”,为的是向黎人民表明,凡袭击以色列部队者不会不受到“严厉惩罚”。以色列  相似文献   

16.
对于当前海湾战争,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是:战争有可能蔓延到整个中东地区,其中的关键是以色列是否会卷入海湾战争从而导致阿以直接军事冲突。到目前为止,以色列一直比较克制。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反伊联盟为保证对伊拉克的战争不受阿以矛盾的干扰,竭力阻止以色列的卷入。另一方面,以色列为本国利益计,它目前也不愿卷入战争。以色列有几点考虑。其一,置身事外,它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借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国家。历史上它曾消亡,两千年后重又崛起。古代以色列曾有过两个圣殿时期,著名的耶和华圣殿历经兴衰。由于历史的原因,圣殿成了犹太民族兴亡的象征。公元135年,犹太人在经历三次反抗罗马入侵的起义  相似文献   

18.
正3000名2016年有3000名新移民定居在特拉维夫,特拉维夫也连续三年被冠以以色列"犹太人回归之都"的称号。以色列是由逃离迫害的犹太人建立的国家。在19和20世纪,俄国及欧洲反犹主义和纳粹大屠杀都推动了以色列建国的早期活动。以色列建国后,犹太人从20世纪50年代的中东、70年代的埃塞俄比亚以及90年代的前苏联国家源源不断地涌入了以色列。2016年以色列最受新移民欢迎的城市  相似文献   

19.
在以色列侵略者大规模军事进攻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正经历着它斗争史上极为严重的时刻。它在黎巴嫩南部的基地已经沦陷,在黎的50多万巴勒斯坦人有40%已陷于敌后。大约有5,000名巴勒斯坦游击队战士被俘。大批战士转入地下,从事游击活动。巴解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被以色列地面部队从东部和南部包围。北面和西面是大海,处在以色列海军炮火的威胁之下。  相似文献   

20.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六·五”战争后,阿拉伯世界要求以色列撤出被占领土的呼声甚高。当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喀土穆召开的第四次阿拉伯首脑会议一致通过决议,要求“共同采取政治和军事行动”收复所有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制定了“不承认以色列,不同它和解,不同它举行谈判的”的“三不政策”,并提出了石油武器的主张。在军事上,埃及和以色列军队在苏伊士运河两岸紧张对峙,并不断炮击对方阵地,进行消耗战。以色列作战飞机甚至深入开罗附近地区,对埃及造成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