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探及地质资料在地震解释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A盆地B凹陷为例,提出了综合利用物探和地质资料进行地震资料解释的方法。在对地震资料的解释过程中,将每一环节的物探资料和地质资料紧密结合,能够真正提高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在层位标定中,联合运用层序地层学标定法、多井多层合成记录标定法、模型综合标定法,保证层位标定的准确性;在速度分析中,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和方法,综合分析物探、地质、测井资料,确保对研究区的地震速度有正确的认识;在构造解释中,一方面需要用地质模式来指导地震解释,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地震和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来修改和完善地质模式。大断层的解释是构造解释的关键,地震解释结果必须既符合地震资料的实际,又遵循从区域到局部的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地震资料层位标定是地震解释阶段的第一步和预测储层研究的前提,也是高精度勘探工作的基础工作。以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玛北1井为例,简要分析了常规合成记录标定和VSP标定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该区域垂直地震剖面(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 VSP)资料的处理流程,之后利用玛北1井校正的声波曲线合成记录和VSP走廊叠加剖面来进行综合层位标定,将深度域测井、地质层位资料与时间域地震资料紧密连接起来。最后通过层位标定结果、层速度的分层以及泊松比的特征,推测在深度4 800~4 925 m为有利储层段,并在钻井结果中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3.
利用面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具有频散的力学特性,将其利用于岩土工程勘察中,可以解决许多利用常规方法不易解决的岩土勘察问题,工程实践表明,利用多道瞬态面波法和高密度地震影象法是一条有效的勘察辅助手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物探及地质资料在地震解释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盆地B凹陷为例 ,提出了综合利用物探和地质资料进行地震资料解释的方法。在对地震资料的解释过程中 ,将每一环节的物探资料和地质资料紧密结合 ,能够真正提高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在层位标定中 ,联合运用层序地层学标定法、多井多层合成记录标定法、模型综合标定法 ,保证层位标定的准确性 ;在速度分析中 ,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和方法 ,综合分析物探、地质、测井资料 ,确保对研究区的地震速度有正确的认识 ;在构造解释中 ,一方面需要用地质模式来指导地震解释 ,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地震和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来修改和完善地质模式。大断层的解释是构造解释的关键 ,地震解释结果必须既符合地震资料的实际 ,又遵循从区域到局部的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5.
录井技术主要用于石油勘探,简而言之就是将地下深层的信息通过设备传输上来进行分析,是否有需要的地层存在,在多深的位置。为地下采集工作提供信息和依据。目前来讲,国内几大有名的录井在资金、人力和技术方面并不算均等,需要互相学习和借鉴,以下讨论录井施工的类别以及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勘探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属于高原侵蚀性丘陵地貌,地表复杂,地层倾角较陡,激发条件差,野外施工困难,采用野外静校正、地表一致性反褶积、自动剩余静校正等处理手段,查明了主采煤层的赋存状态,预测了煤厚变化情况,查明了区内落差5m以上的断层,解释了落差3~5m的断点原因。  相似文献   

7.
从波形识别入手,详细讨论了波形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特征,给出其提取算法,以及波形识别的BP神经网络结构,然后提出了一种较简便,实用的波形组织识别算法并将它应用于断两侧层位的对比,取得取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地震曲率属性的分析,寻找适合研究区的地震曲率,研究其解释技术。系统总结了地震曲率技术的解释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小断层在常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同相轴的微小变化、扭曲、振幅突然变弱等特征,利用这些微小的变化在地震层曲率属性上表现为线性构造,进行小断层识别,异常的长度和方向分别代表着断层的延展长度和断层的走向。二维曲率属性有比较明确的物理意义,相对一阶导数属性(如微分、倾角、方位角等),它在构造特征识别上有明显的长处。它们对刻画地质体轮廓、分层结构、断裂系统等非常有效。实例表明,地震曲率属性对断层的轨迹、沉积体边界的刻画清晰、连续,利于解释,减少解释多解性。  相似文献   

9.
与山区相比,在平原地区影响煤层的构造形态和底板精度的因素比较少,但是仍然有一些要考虑的因素。以沁水盆地为例,详细介绍了分层作图法在厚层低降速带覆盖区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毛场地区位于潜江凹陷南部潘场生烃洼陷的东斜坡,钻井揭示地层横向速度变化大。用速度量板法进行时深转换形成的构造图误差较大,已无法满足高精度勘探、开发构造评价要求。通过对速度横向变化大的井进行分析,认为引起速度变化大的原因是由于潜江组的厚度变化引起的。为了消除潜江组地层变化造成的影响,在构造成图方面,本文采用环波软件中的变速成图方法进行构造图成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议在其他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些特殊矿区因钻孔数量稀少、不能实现三维地震资料有效解释的情况,利用地质模型的正演模拟,提出一种地震反射波地质层位涵义标定:手法及时一深转换方法,预测吉新煤矿煤层底板深度。钻探与巷道资料验证结果表明,6。煤层的底板深度为489m,与文中方法预测结果吻合;正演模拟技术能够正确指导地质层位标定,叠加速度体的充分利用有效提高了底板标高精度。  相似文献   

12.
变速成图技术在李埠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盆地江陵李埠地区地下断层、构造复杂,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利用常规变速成图进行地震时深转换,已无法满足高精度构造分析的需要。因此,在分析引起李埠地区速度变化的基础上,以及从深入分析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上,开发出了一套新的基于doublefox软件的变速成图技术。结合钻井深度,通过变速编制构造图与常速时深转换编制构造图对比分析,变速时深转换提高了构造成图精度,特别是构造复杂地区构造图精度比常速时深转换编制构造图高。  相似文献   

13.
江汉盆地江陵李埠地区地下断层、构造复杂,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利用常规变速成图进行地震时深转换,已无法满足高精度构造分析的需要。因此,在分析引起李埠地区速度变化的基础上,以及从深入分析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上,开发出了一套新的基于doublefox软件的变速成图技术。结合钻井深度,通过变速编制构造图与常速时深转换编制构造图对比分析,变速时深转换提高了构造成图精度,特别是构造复杂地区构造图精度比常速时深转换编制构造图高。  相似文献   

14.
地震属性是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特征参数,通过出能够反映储层及其含油气性的地震属性并对其进行标定,再利用多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提高油气勘探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地震勘探中,如何解决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激发技术,提高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一直以来是地震勘探技术人员不断研究的技术课题。近年来,随着可控震源技术的发展,可控震源技术在地震勘探震源激发技术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地震地质效果。通过实例论述了可控震源技术在甘肃河西地区地震勘探中所取得地震地质效果,同时也为类似的地区开展可控震源技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地层的Q值与岩石类型、流体类型和流体饱和度有关,零偏VSP资料有信噪比高、分辨率高等优点,用以研究地层的品质因子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零偏VSP资料计算地层的品质因子,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法是YouliQuan等1997年提出的质心频移法,应用该方法求取了胜利油田垦71井区检41井的地层品质因子,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为适用、可行。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油气勘探过程中的取精现象 ,即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油藏规模逐渐减小这一规律 ,通过已发现油藏规模的对数值和发现序数呈一负斜率的直线关系 ,可以外推未来待发现油藏的规模分布。对前人提出的油藏大小对数值符合变方差正态分布的观点提出了改进方案 ,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南斜坡八面河探区油气潜力和勘探效益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 ,从模拟的勘探效益变化趋势可知 ,未来 1口探井的勘探量平均将低于 30×10 4 t,且处于一种低效且稳定下降的阶段。预计再钻探井 16 0口 ,将发现 48个油藏 ,资源潜量均值为 2 7× 10 6t。这种预测方法最适宜应用在勘探程度较高、产量比较稳定的探区。  相似文献   

18.
地层速度的变化是孔隙压力预测过程中的敏感参数之一,而岩层的性质、岩石的成分等众多因素则影响着速度的变化,导致其预测和估计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本文首先利用中途垂直地震剖面(VSP)获得的已钻井段的时深关系及钻头前方未钻井段反射波场信息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地层速度预测问题进行建模,其显著特点是众多影响因素以属性形式作为输入模型,然后使用卡尔曼滤波器来求解该多元回归模型的参数,预测得到钻头前方地层速度。鉴于输入的VSP走廊叠加资料及衍生属性具有比常规地震更高的分辨率,从而使得预测得到地层速度也具有更高分辨率。基于以上工作基础上,我们将基于VSP预测获得的速度应用在地层压力预测中,并实际应用在琼东南盆地高温高压井中,预测了钻头前方300 m的地层速度,进而估算钻头前方地层的孔隙压力。后续的实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较为可靠,为安全钻井提供了技术支持,验证了本文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分频技术在塔中地区地震储层边界刻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甚至排除时间域内不同频率成份的相互干扰,将基于短时窗离散傅氏变换或基于Z变换的最大熵谱方法的分频技术应用于塔中某区地震属性分析中,以获取高于传统频谱分析分辨率的解释结果,提高地震储层边界的刻画精度。实测数据分析表明,由分频算法所得到的目的层时-频切片相比于传统的地震属性,其频带界限(对应于能量体的分布或调谐厚度的变化)更清晰,更有利于地震储层的边界刻画及分布预测。  相似文献   

20.
尚铮 《山西科技》2012,(2):67-68
巨厚黄土覆盖地区表浅层黄土结构疏松,对地震波吸收强烈,一直是三维地震勘探的难题。本院在甘肃某矿区,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了相关试验、分析,最终选取适当的采集参数,获得了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采用初至折射静校正等一系列处理技术进行相关资料处理,取得了可喜的地质成果,为矿山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