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受损河流的生态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类与河流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划分了原始自然、工程控制、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4个阶段,以此为前提来分别审视不同阶段河流系统诸功能与河流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各个阶段河流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基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河流系统的粗放式开发利用,许多河流系统都受到了严重损害。受损河流的修复需要对多目标、多层次、多约束条件的复杂系统进行优化,对河流功能及其阈值和受损状况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阶段河流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2.
白云 《科技信息》2012,(5):590-590
徒骇河跨山东、河南两省,是聊城市主要防洪排涝河道之一。由于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巨大影响,在当今,几乎全世界范围内的河流都面临种种生存危机。徒骇河也不例外。长期以来江湖河流生命被忽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河流的索取已远远超过了其承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各方面用水需求越来越大,大量生态用水被挤占,下游河床萎缩加剧,洪水威胁严重,水质污染日甚,河口生态恶化。针对目前河流存在的现状,本为以徒骇河为例,对徒骇河的治理以及生态发展策略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徐敏  张迨  熊珊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8):50-50,58
河流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河流就承担起为人类发展和自然生态延续服务的双重功能,同时也承担来自这两方面的压力。但是人们在开发利用河流时并没有很好的遵循它的自然规律,使得目前全世界绝大多数河流都处于"病态"之中。对于不同的部门来讲,河流健康意味着不同的含义,我们在了解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指导思想以及原则后,根据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运用河流生态修复措施对"病态"的河流进行修复,并且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北京市南沙河主河道及各较大支流(总长度为60.4km)上139个样点附近的人类活动类型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了不同人类活动类型对南沙河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造成的不同影响,最后对人口较多的亚湿润干旱区的河道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流重金属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流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河流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河流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河流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赋存介质、分布状态、迁移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浅议城市河流的生态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河流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环境意义。目前我国城市河流在其利用和治理过程中,出现了河道被渠化、硬化,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水资源被过分开发、河流生态需水不能保证;污水排放入河、水质严重污染等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城市河流治理过程中应建设生态河堤、充分满足河流自身的生态需水、严格控制向河流排放污水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前言山区中小河流进行渠化或修建径流式电站时,为了淹沒滩险壅高水位每每修建溢流低坝。这种低坝对于河流的作用及其相应的水文现象都与高坝有所不同,有些水文现象甚至是高坝所沒有的,因而低坝的水文計算也就有一定的特点。根据交通部的統計,全国一米以上水深的河流只占百分之几,其余均在一米以下,为了支援农业和工业,許多河流有待治理,在河道治理中河流渠化是发展航运的經济而有效  相似文献   

8.
维系健康的河流水环境是我国流域管理的迫切需求,然而中国河流水环境治理仍然面临污染控制难、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人类活动影响剧烈等方面的挑战,如何恢复和维系健康的河流水环境,充分发挥河流的服务功能成为河流水环境管理研究的热点.本文讨论了水环境可恢复性的概念,从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程度、环境容量及纳污水平、河流生态、社会经济、环境治理与管理水平等5个方面探讨河流水环境可恢复性的影响驱动因子;将可变模糊识别模型与改进的AHP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可以量化水环境可恢复性的评价模型.论文以汉江中下游襄阳段和仙桃段为代表段,评价了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系统可恢复性的年际变化以及空间变化,并深入分析了水环境可恢复性时空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特别是近些年来在河道治理方面,提出了建设现代生态河流的目标.该文结合当前我国河道治理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河道生态建设的优化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河流表层沉积物磷的生物吸收、吸附机制及效应影响因素,探究了水环境磷治理的新材料及方法,以期为河流水生态环境评估及磷污染负荷削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京杭大运河作为天津市一段重要河流,流经武清区、北辰区、西青区、静海区,在流域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区域人口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在急剧增加;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加剧,水质恶化情况越来越突出,以至成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阐述了大运河(天津段)水环境质量、汇水区范围内主要污染物类型及排放情况、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水质变化趋势等,提出了相应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人与河流和谐发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人类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对河流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力度,并引发了河流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一系列问题.中国近几十年来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进行水利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效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的自然功能和永续利用.为了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首先从河流的形成和发展、河流的自然功能、河流的基本特征等方面阐释了河流自身的发展规律,然后论述了人类活动和河流演变的相互影响,最后针对中国河流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河流和谐发展,并且要研究和处理好总体要求和区别对待方面的问题,保证生态和环境需水方面的问题以及河流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允祥是康熙帝的十三子,雍正帝继位后,其在政治上成为股肱,在河流治理方面更是总理。其总理河务期间,通过上奏奏疏以陈河情,通过决策反馈领导治理。而其在雍正年间畿辅河流治理的功用我们透过分析可知,其一方面通过河流疏浚改变了畿辅地区多数河流遇大水则泛滥成灾的危险;另一方面水利建设则改变了遇大旱则全境赤地的窘境。但我们同样也可看到其对于某些常年泛滥的大河仍旧难有作为。但功为首,不足为末,治河之功,可表后世。  相似文献   

14.
河流是孕育人类的摇篮,从古至今,河流在城市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中国在发展经济和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同时给水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根据城市雨源型河流特点,构建符合雨源型河道特征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频度分析法科学筛选出河岸带指标、水体理化指标、水生生物指标、水文指标和社会服务功能5个指标,提出适合雨源型河道修复的关键技术和治理策略,并将该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成功应用于深圳市某雨源型河道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河流生态修复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河流逐渐渠道化、非连续化,城市河流更是开发过度、污染严重.近年来,河流的生态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和利用河流,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本文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之后从生态护岸、水质改善、生态景观建设3方面对现行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河流生态修复浅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流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河流逐渐渠道化、非连续化,城市河流更是开发过度、污染严重.近年来,河流的生态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和利用河流,提出了河流牛态修复的理念.本文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之后从生态护岸、水质改善、生态景观建设3方面对现行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满足供水、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渔业及旅游等需求,兴建了大量水利工程,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且对生态建设方面也有积极作用。但是,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水利工程在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往往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影响,有的甚至是持续而深远的影响。疏导河流、整治河道、筑坝壅水和大规模引水等,不仅会改变地形地貌,影响河流生态,使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进化史上,人类活动无时不可的对河流进行着改造,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修建水坝、渠道、农业活动、林业、采矿业、放牧、娱乐、城市化和外来物种入侵等.本文就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减轻对河流生态系统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河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河流系统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以往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中,常以防洪为主要目的,修建了大量的堰坝、堤防、硬质化边坡外,这些工程措施,都不同程度地损伤河流生态系统。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提高,对河流的生态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对河流的生态修复的研究不断深化。本文主要介绍了河流系统的四维结构特征和生态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实现河流治理核心目标的同时更好地提升地方特性、促进产业融合、节约建设成本,在河流治理工程中考虑旅游要素的植入.在探讨旅游要素植入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小型河流治理过程中的工程措施,考虑未来旅游开发的可能,采用"工程+旅游"的融合发展思路,在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共建共享、景观美学等原则下,从点-线-面的空间结构,提出码头、桥梁、堰坝、堤坝、村庄、田园等水利建设工程中植入旅游基本要素或服务设施的方式和方法,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以金华梅溪为例,按照旅游要素植入标准和原则,具体分析其河流治理中堰坝、堤坝、田园的旅游要素植入,为其他小型河流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