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杏鲍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辅助提取杏鲍菇寡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杏鲍菇寡糖提取工艺条件.得到杏鲍菇寡糖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杏鲍菇原液(杏鲍菇粉末∶80%乙醇溶液=1∶15,料液比g/m L)超声时间为15 min,超声温度为60℃,杏鲍菇寡糖提取得率达11.28%.  相似文献   

2.
以壳寡糖为原料, 制备O 季铵化硫脲壳寡糖, 并用红外光谱、 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热重 差热分析法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 以鲱鱼精DNA为靶点, 用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循环伏安法和黏度法研究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 实验结果表明: 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在213.5,280.0 nm处出现吸收峰, 其热稳定性较差, 在180 ℃开始氧化分解; 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的紫外 可见吸收峰在加入DNA后发生变化; 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使铁氰化钾 DNA体系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减小, 式量电位发生正移, 并使DNA的黏度增大, 即O 季铵化硫脲壳寡糖与鲱鱼精DNA之间存在嵌插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壳寡糖为原料,制备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热重-差热分析法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以鲱鱼精DNA为靶点,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循环伏安法和黏度法研究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实验结果表明: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在213.5,280.0nm处出现吸收峰,其热稳定性较差,在180℃开始氧化分解;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在加入DNA后发生变化;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使铁氰化钾-DNA体系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减小,式量电位发生正移,并使DNA的黏度增大,即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与鲱鱼精DNA之间存在嵌插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硒化壳寡糖的合成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硒酸钠和壳寡糖为原料,合成了硒化壳寡糖,产率为37.26%,硒含量为9.02mg/g。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两种表征手段,证实了硒化壳寡糖的合成。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及总抗氧化能力试剂盒测定硒化壳寡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硒化壳寡糖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硒化壳寡糖的抗氧化能力高于壳寡糖。1mg/mL的硒化壳寡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0.27%,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38.68%,总抗氧化能力为0.617单位/mL。本实验为研究低毒性、有效的有机补硒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是一类具备天然氮元素的海洋生物质,可作为制备超级电容器的前驱体,但溶解性质限制了其反应均匀性。本研究以壳聚糖为原料,利用自主研发的水解法制备壳寡糖均相溶液,作为前驱体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实验采用了三电极体系对该电极材料多性能进行表征,包括循环性能、阻抗、元素分析、SEM、TEM、XRD等,探讨了水解工艺对电极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并且与出发原料壳聚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壳寡糖电极材料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电流密度为0.5 A g-1时比电容高达227.5 F g-1,具有优秀的循环稳定性,1000圈循环后比电容仍未有明显下降,且电极的膜阻抗和电荷转移电阻较小,说明该工艺制备的壳寡糖具有很好的超级电容器方面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龙须菜寡糖分离纯化和抗食物过敏功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深海细菌Flammeovirga pacifica降解龙须菜所产生的寡糖抗食物过敏功效,以龙须菜为原料,通过发酵、超滤、Superdex Peptide HR 10/300柱层析等方法获得高纯度寡糖.离子色谱结果显示:分离纯化获得的寡糖主要为四糖和六糖,其质量分数分别为48.47%和25.69%.小鼠过敏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该寡糖(100μg/只)能显著降低过敏小鼠血清特异性Ig E和Ig G1水平,提高特异性Ig G2a水平.通过灌胃(10 mg/只)能显著降低小鼠粪便中组胺的水平,且能有效缓解空肠组织过敏病理现象.小鼠脾淋巴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该寡糖能在转录和转译水平上显著降低Th2细胞因子(IL-4、IL-5、IL-13)含量,促进Th1细胞因子IFN-γ分泌.说明该寡糖能有效调节辅助性T细胞的免疫功能向Th1细胞转换,从而抑制Th2细胞主导的食物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7.
利用肝素酶(Heparinase I,EC4.2.2.7)对牛肺肝素进行控制酶解,混合寡糖经超滤、凝胶渗透色谱和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制备后,得到聚合度为2,4,6,8,10,12,14和20的寡糖纯品。各寡糖纯度采用毛细管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检验,寡糖结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证实。  相似文献   

8.
壳寡糖、褐藻寡糖是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功能性海洋寡糖。以壳寡糖、褐藻寡糖分别代替葡萄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观察双歧杆菌在体外生长的情况,比较分析2种寡糖对双歧杆菌生长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2种寡糖可使双歧杆菌大量增殖,对双歧杆菌体外生长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且作用效果明显优于葡萄糖。褐藻寡糖在2.5~1.25 g.L-1范围内,作用变化幅度较小;而壳寡糖则表现为高浓度优于低浓度。培养基中添加壳寡糖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25 g.L-1,添加褐藻寡糖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625 g.L-1。  相似文献   

9.
寡糖在植物—微生物互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在植物—微生物互作中有关寡糖的研究及进展。这些研究包括寡糖的生物学作用、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寡糖以信号分子的方式参与植物—微生物互作等方面。并就今后有关寡糖的研究重点及这些研究对生物学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在近临界水中降解及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采用近临界水降解壳聚糖得到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寡糖,并研究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壳聚糖在自制的超临界流体反应装置中降解,通过红外光谱确定产物的结构,用硫酸一蒽酮法测定寡糖含量,并用薄层色谱测定寡糖聚合度的分布。结果 在近临界水中,壳聚糖能够短时间内降解成小分子产物,寡糖产率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升高及时间的增加,寡糖的产率先增后减。结论 壳聚糖在近临界水中降解的适宜压力为25MPa,温度为250℃,时间为5min。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给出整数幂的和的另一种计算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 ,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 ,通过实践证明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宏观收入量的分配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总体消费的基础水平,而且影响到各阶层消费水平及消费方式.虽然一个国家的宏观收入量的分配不可能绝对平等,但是不等性的大小往往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本文采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来描述宏观收入的不等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宏观收入的不等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