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财政支出和消费性财政支出,分别纳入生产函数和居民消费函数,然后分别建立不考虑消费习惯和考虑消费习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模型求解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总效应取决于两类财政支出冲击作用的相对大小.若生产性财政支出冲击的强度大于消费性财政支出,则财政支出挤入居民消费,反之,则挤出居民消费;特别地,考虑消费习惯时,居民消费、产出、就业和投资四个经济变量对两类财政支出冲击的响应成驼峰状,更加符合经验事实.最后,提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方公共福利主要由政府提供.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福利影响的研究呈现差异化,本文致力于研究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福利的非线性影响.本文首先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探究了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福利水平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福利呈倒U型关系.然后,以中国2004-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支出分权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呈倒U型关系,与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基础教育服务均不呈倒U型关系;通过采用不同的分权指标,证明了结论是稳健的;支出分权效应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希望本文研究思路与结论对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福利非线性效应的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3.
在所建立的2002年江苏农村居民消费细化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的基础上,通过SAM乘数的分解,从不同商品及服务消费和不同收入分组两方面对江苏农村居民消费净开放效应进行分析,并将账户乘数和固定价格乘数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居住、食品和交通通讯是目前江苏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但教育文化娱乐、衣着和医疗保健消费重视程度不足;第二,除最高收入户外,江苏各收入阶层对家庭设备及服务具有较大的消费欲望,消费潜力巨大;第三,中低收入及以下收入阶层对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欲望非常强烈,政府应该在相关福利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以促进这两类消费的良性发展;最后,为继续保持江苏农村居民交通通讯的发展,政府仍然有必要加强农村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变居民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财政-金融交织的视角,通过梳理财政分权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影响机理,发现金融分权通过作用于政府财力对公共基础设施产生影响,因此综合考虑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影响.通过构建包含二级政府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到均衡路径下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和地方公共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呈倒U型关系.使用2006-2016年中国31个省市相关数据进行空间面板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本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相邻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不仅对当地的公共基础设施产生倒U型影响,也对相邻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生间接影响;财政分权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倒U型影响较金融分权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许多国家的政府都以不同的形式介入循环经济的成长或转型过程。本文研究了政府作为决策主体以公共财政支出的方式补贴回收再制造活动的短期均衡结果。分别建立和求解了政府财政补贴为外生参数、政府分别以公共财政支出为目标和以全社会总福利为目标且财政补贴为内生变量的动态博弈模型,其中假定回收量是回收价格的单调增函数,财政补贴将会影响到回收商的回收价格决策,进而影响到回收量的增加。对均衡结果的分析表明:财政补贴内生化时的财政支出是当财政补贴为外生参数时的财政支出的最小值,外生的财政补贴几乎一定会导致回收不足和/或回收过度的结果;作为整个循环经济系统绩效指标之一的最优回收量与单位废弃物处理的边际成本成正比;相对于以财政支出为目标的均衡结果,政府以全社会总福利为目标的最优补贴将导致更高的最优回收量、社会总福利和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6.
消费税改革必须立足于增大社会福利.本文将商品税费调整的福利占优方法从个体数据推广到组数据.在收入边际效用递减且大于零的一般假设下,组数据集中度曲线可以用于表达商品福利占优的基本命题.收入弹性是描述商品福利占优的一个重要性质,这里引入不平等厌恶参数,同时给出精确计算样本拓展收入弹性的组数据方法.利用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省域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对城镇居民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消费类别的补贴,对农村居民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类别的补贴都可以提高整体的社会福利水平,这些结果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商品税费调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随机过程模型,对国内某网上商城的消费者实际消费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分解出在线消费者的习惯持续效应,从而可以剖析在线渠道下消费者品牌选择的习惯持续行为机理。研究发现:①在线渠道下消费者存在习惯持续效应,习惯持续可以通过随机过程模型进行有效地分离并识别;②习惯持续效应对消费者的品牌选择有显著影响,因此应该尽可能培养消费者的购买习惯;③在形成习惯持续效应的同时,应注重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内在偏好。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时中国中央银行对信贷数量仍然保留管制,研究在信贷数量管制条件下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是否对民营企业融资行为产生挤出效应有助于科学评估贷款利率放开的微观经济效应。基于2013年贷款利率下限放开的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由于信贷数量管制的存在,具有政府隐性担保的国有企业融资便利效应在贷款利率下限放开以后进一步放大,从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融资行为产生挤出效应,致使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杠杆率不断分化,且以上挤出效应在市场化进程较低、政府融资越多的地区更显著。由于非正式金融的再配置效应,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对民营企业正式融资行为的抑制作用主要对资本投资形成产生挤出效应,对研发投资没有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这说明,在不改变信贷数量管制的前提下单一取消资本价格管制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积极。  相似文献   

9.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管制是企业从事非生产性活动的根源,所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产权关系以及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可能对非生产性支出具有重要影响。以2006~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产权关系为国有控股的企业,其非生产性支出显著低于产权关系为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具有政治联系产权关系的民营企业,其非生产性支出显著高于其他民营企业;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低,非生产性支出也越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居民最终消费商品和服务情况,估算出2000~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分析了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动的态特征,并采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分解出中国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总体上呈增长趋势,间接碳排放量多于直接碳排放,城镇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均超过农村,且差距越来越大;食品类、居住类、交通和通信类以及文教娱乐用品服务类是居民间接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居住类增长最快;居民消费总量是生活消费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其次是居民消费结构和城乡消费比例;技术提升是抑制碳排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Using the Stackelberg differential games(SDG) theory, we quantitatively study a problem of optimal intertemporal investment and tax rate design. Under some appropriate assumptions, the open-loop Stackelberg equilibrium solutions are obtained. Equilibrium solutions show that: 1. The optimal strategies derived from differential game and unilateral optimal control approaches are different; 2. It is not always the best strategy for the government to use a constant tax rate over the whole time period; 3. The admissible size of tax rate adjustment may have great effect on the government's optimal strategy; 4. SDG approach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irm's optimal investment strategy.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针对少数民族群体的食品消费行为研究成果尚不多见,而这部分群体在我国的饮食消费中是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消费群体,因此有必要对其消费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由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居民肉类消费以羊肉为主,所以本文以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居民羊肉消费为例,利用调研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深入分析少数民族居民饮食习俗、食品质量安全等因素对其户外羊肉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饮食风俗的关注程度、消费环境的关注度、对羊肉质量安全的关心程度、家庭年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少数民族居民的户外羊肉消费行为;重大节日消费的重要程度、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信任程度显著负向影响少数民族居民的户外羊肉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3.
绿色住宅的推广和使用是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普遍信任视角,从居民内在心理因素与外在情境因素入手,系统构建城市居民绿色住宅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探求普遍信任的一阶及高阶调节效应及影响该效应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结果显示,对于内在心理因素,普遍信任对居民绿色住宅认知与支付意愿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易受到居民损失规避心理的负向影响;普遍信任对居民环境关心与支付意愿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且易受到居民广告诉求(来源可靠性诉求和利已诉求)的正向影响;普遍信任对居民道德认同与支付意愿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且易受到居民高解释水平的正向影响.对于外在情境因素,普遍信任对社会风气/群体压力与支付意愿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且权威认证标识有助于增加居民对绿色住宅的"初始信任",助推居民主动购买绿色住宅社会风气的形成.基于实证研究结论,在政府、开发商及居民个体层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政府在多目标碳配额分配条件下,行业内减排效率差异企业的最优减排技术投资策略.通过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模型,采用理想点法对多目标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分析碳配额政策对企业技术投资决策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在政府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目标配额分配条件下,低减排效率企业更有可能投资进行技术升级,以获得政府分配的更多配额,而高效率企业的投资动力不足.另外,技术投资成本下降或减排技术代际差异扩大时,行业内两企业投资升级技术的可能性增加.所得结论对于政府制定合适的碳配额分配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促进全行业的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初创企业与风险投资之间会存在双向道德风险问题,考虑到创新的外溢效应,本文从可转换优先股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初创企业以及风险投资的微观激励影响,并且进一步从产业层面对比讨论了不同的扶持政策对整体社会福利的冲击.研究发现事后补贴与公共服务配套都能够实现有效激励,让风险投资和初创企业都选择社会最优的投入水平.政府的投资兜底政策尽管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实现福利增进,但是总体来看无法解决激励不足的问题,甚至还会导致激励扭曲.与此同时,从整体产业层面来看公共配套服务的成本优势使其福利效果优于事后补贴.而政府的投资兜底政策依然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基于社会资本互惠互换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地方政治关联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资在二者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而低成本战略作为调节变量弱化了研发投资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对地方政府而言,不要仅仅关注GDP增长而给企业施加太大的压力,而应该给企业提供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平台.另一方面,企业在与政府建立关联之后,应利用好从政府手中获取的稀缺资源和便利条件,投入到创新项目之中,为企业带来新的转变,这才是资源的良好利用.低成本战略是不利于产出创新成果的,企业不要一味地追求低成本高利润的经营模式,在长期计划部署上做出更多关于创新产品的规划.  相似文献   

17.
引入产业集群租金变量并藉此建立了税收竞争模型,分别讨论了集权与分权下政府税率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存在集群租金影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设定税率和选择地区基础设施类型来影响受到资金不可分割制约的企业投资地的选择.在满足中央和地方政府效用函数及设定的约束条件下,求解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税收竞争的最优均衡解,并讨论了最优解成立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梳理总结了房地产投资、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利用我国253个地级城市2003-2016年面板数据,依据区域不同,将城市样本划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依据中小规模城市标准,将城市样本划分为两个部分,使用PD-GMM (panel data-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方法,建立和估计了房地产投资、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5个面板数据模型,得出结论:1)城市房地产投资与城市产出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产出会随着城市房地产投资的提高而增加,直至达到城市房地产投资的边际收益为0的点,城市产出随着城市房地产投资的提升呈现减小趋势.2)城市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即提升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规模越大,居民消费对城市产出的正向效应越大.3)房地产投资的持续增加将减弱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规模越大,减弱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突发灾害是以一定概率发生的随机事件,其状态总是不断发生转移,使政府已采购的应急物资在状态好转时易造成浪费,在状态持续恶化时难以满足突发需求,因此考虑突发灾害状态转移的应急物资采购策略对提升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将突发灾害状态转移过程视为一个有限次的齐次Markov链,构建了基于数量柔性契约的应急物资采购模型,分析了政企达成合作的条件与双方最优决策策略.采用数值计算与敏感性分析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讨论了若干外生变量对政企最优决策策略与双方成本收益的影响,提出了重要的管理启示.结果表明,突发灾害状态转移情形下的应急物资采购模型既能提高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又可以保障企业合理收益与控制政府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