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峰 《科技信息》2007,(22):135
轻型井点降水系在工程外围竖向埋设一系列井点管深入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弯管与集水总管连接,集水总管再与真空泵和离心水泵相连,启动真空泵,使井点系统形成真空,井点周围形成一个真空区,真空区通过砂井向上向外扩展一定范围,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作用下,使井点附近的地下水通过砂井、滤水管被强制吸人井点管和集水总管,排除空气后,由离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井点附近的地下水位得以降低。这样井点附近的地下水位与真空区外的地下水位之间,形成一个水头差,真空区外的地下水以重力方式流向井点排出地面,从而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轻型井点降水是沿基坑四周每隔一定间距布设井点管,井点管底部设置滤水管插入透水层,上部接软管与集水总管进行连接,集水总管为Φ150钢管,周身设置与井点管间距相同的Φ40吸水管口,然后通过真空吸水泵将集水管内水抽出,从而达到降低基坑四周地下水位的效果,保证了基底的干燥无水。  相似文献   

3.
田义升 《科技信息》2009,(24):I0277-I0277
1.引言 真空轻型井点降水法是在建筑工程基坑周围布设能渗水的井点管,再用水平铺设的集水总管将各井点管连接起来,利用真空原理,用抽水设备从井点管抽水,并通过集水总管排出。这一方式由于井点间距小(≤2.0m),又采取真空负压式抽水,所以既能迅速疏干基槽内负压,控制深度以上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并降低地下水水头,且其影响范围小,可以保证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对基坑开挖面积不大,降低水位不深的工程,轻型井点降水是应用较广的一种降水方法。下面通过实例,介绍轻型井点降水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4.
为减小排气T型三通管道中的局部压力损失,利用FLUENT软件对其分散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支管与总管流通截面积比、夹角、质量流量比及流体温度对管道总压损失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总管流速和气体温度对总压损失系数影响不大,支管与总管质量流量比却对总压损失系数影响显著;分支管与总管夹角、分支管与总管流通截面比对总管-通支管总压损失系数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总管-分支管总压损失系数的影响显著。通过数值模拟和分析建议T型三通管推荐结构为分支管与总管夹角α=45°,分支管与总管流通截面比A3/A1的适宜范围为0.8~1。数值模拟结果与前人研究及试验结果比对,趋势一致,计算精度较高,可为类似汽车排气分流技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孔管集水均匀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孔管广泛用于给水排水设备的配水和集水系统中.作为集水使用时,集水均匀性是衡量集水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建立集水管水流的微分方程,推导出压力水头线的无量纲公式,并给出了多孔管集水均匀度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轻型井点降水工程的实践观察及模型模拟试验,对规范要求中粘土回填和总管上倾坡度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成永杰 《科技信息》2010,(33):84-84
针对真空泵不能实现过程控制,不能根据真空母管压力的变化而自动改变真空泵电机转速的问题.对真空泵进行变频改造.采用总线控制和PID调节,改造后的真空泵能够根据真空母管压力的变化,自动改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而调节真空泵电机的转速,使真空母管的压力保持相对的稳定,降低了真空泵的启停次数,有效地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通过输入单频信号及风压信号,检验气动总管对输入信号的气动平均性能,试验结果与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吻合得较好.考察了输入管位置对输入信号气动平均性能的影响.归纳了影响气动总管气动平均性能的因素,认为输入管位置对气动总管的工作性能影响很小,并指出气动总管制作时密封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深井井点降水的设计计算、井点布置、降水设备、施工工艺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介绍了深井井点降水在洛河沿岸深基坑开挖中的应用,指出深井井点降水技术是较实用、简便、经济有效的一种降水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方锥管布浆器内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方锥管布浆器内的流动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方锥形布浆总管内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及支管束的质量流量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Baines简化型、分段近似型和改进型3种不同结构的总管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常用的简化型总管,其内部流动存在显著的不均匀性,沿总管方向有明显的压力梯度,导致支管束的质量流量沿总管方向分布不均匀.分段逼近型和改进型总管内也存在明显的压力梯度和浆料分布的不均匀性.3种结构总管支管束的质量流量分布与期望值均有较大偏差,按简化型、分段近似型、改进型顺序依次增大.基于Baines方法设计的方锥形总管后壁形状与期望形状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1.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压真空霜瓶,包括瓶体,瓶体内设有活塞(3),瓶体上经下肩(4)连接有上肩(5),上肩(5)和下肩(4)之间设有真空泵,真空泵的下端延伸至下肩(4)外,上端延伸至上肩(5)外,真空泵的上端连接有按钮(6)。该实用新型不仅能保证瓶体内真空,避免产品变质,而且使用方便,卫生。  相似文献   

12.
廊坊污水处理工程是我公司近年来施工的市政管网工程之一。其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管道平均埋深4.5 m。此管线处于河北省廊坊市,途径农田、铁路等区域。在施工位置,地下水位约为1.09 m,平均管沟的挖掘深度在3~5 m之间,结合地下水位不同地理位置的情况及管沟挖掘、安装、回填的措施,采用明沟降水的方法。下面就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原理进行阐述,包括管道施工安装,基坑,轻型井点降水,管沟开挖,管沟加固,水箱,抽排水水泵,针状管,降水设备安装与拆除。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MPC内气体流动损失原因的分析,选取了支管与总管间的夹角α、支管截面收缩比φ、总管直径D以及支管曲率半径R作为MPC的主要结构参数。在不同结构方案装于6135ZD柴油机上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经过试验验证的专门模拟MPC系统的计算程序,对α、φ、D、R单独对排气能量利用率及柴油机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提出了它们的设计原则,从而可为进行MPC排气管系统的最优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由于道路板涵基础施工时地下水位过高影响施工进城及施工质量的措施方法,给出了其降水条件,对轻型井点降水管的数量及相关数据进行了计算,利用井点降水使得板涵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有利的施工条件,保证了板涵基础施工质量,实践表明,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王述华 《甘肃科技》2003,19(7):134-135
总结了雨水的集、站、供、管、集成技术以及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发展集水高效农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提出采用内衬管和螺纹连接方式连接长圆钢管混凝土。以螺纹的长度、深度和位置为基本参数设计12个内衬管螺纹连接中空圆钢管混凝土短柱,并进行轴压试验,分析不同参数对试件轴压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的轴压力-纵向压缩量曲线可以划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下降段。内衬管螺纹连接试件的承载力和刚度与无连接试件或者焊接试件基本持平。在本文的研究参数范围内,端截面内衬管螺纹连接试件的承载力和刚度均高于中截面内衬管螺纹连接试件,试件的承载力和刚度随着螺纹长度与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依据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给出内衬管螺纹连接圆中空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该发明属于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及其运行方法,用于高效率、低成本处理含有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废气。该发明的创新点在于:一种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及其运行方法,焚烧炉本体内设置4个完全一致的蓄热室;每个蓄热室都通过1个进气控制阀门与有机废气总管连接;每个蓄热室都通过1个排气控制阀门与烟气总管连接;每个蓄热室都通过1个吹扫控制阀门与大气环境连接;各阀门按照特定的控制时序依次动作,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处理有机废气,同时确保有机废气的连续性、确保没有未处理有机废气直接排放,吹扫系统没有额外设备、管路,系统简洁。  相似文献   

18.
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对模件式单排气总管系统扩压长支管的排定常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理论和实测结果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MSEM系统采用扩压长支管系统能够明显地降低排气背压和排气总管的压力波动,减少排气系统的能量传递损失,为高增压,超高增压柴油机采用MSEM系统扩压长支管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出以集水技术作为基础的农牧混合型农业的概念,探讨其在中国半干旱地区的可行性。方法文献资料分析与统计资料分析。结果将集水技术、人工草地种植和草田轮作作为技术支撑,构建集水技术作为基础的农牧混合型农业在半干旱地区具有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可行性。结论在半干旱地区发展以集水技术作为基础的农牧混合型农业,是提高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力,促进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及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利用DEM数据提取河流地貌参数在地貌学和水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集水面积阈值的准确确定是关键环节,然而,目前对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为了探讨如何确定提取河网的最佳集水面积阈值,本文以青藏高原东缘杂谷脑河流域为例,基于SRTM-DEM数据,在利用ArcGIS水文分析模块计算不同集水面积阈值条件下河网密度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均值变点分析法获取河网密度值变化的拐点,并计算最佳集水面积阈值.研究表明:随着集水面积阈值的改变,河网密度逐渐降低,利用均值变点分析法所确定的最佳集水面积阈值为8.1 km2,该结果与1∶50万水系图相比,主干上吻合,支流上更具真实性.该方法可以较好地确定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可为其它地区水系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