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报导在室内用人工饲料连续饲养的棉铃虫的一种质型多角体病毒病的某些特点。患病幼虫受感染的组织主要限于中肠上皮细胞,而对核多角病毒最敏感的脂肪细胞、表皮细胞等不被感染,但明显萎缩.多角体大小为1.88±0.5μ,大都为正六角形多面体.病毒粒子近园形,直径66.7±7.3nm,随机包埋在多角体中.  相似文献   

2.
原代培养新细胞系是由9条棉铃虫雌蛹发展起来的。此工作开始于1980年12月4日。开始进行原代培养所采用的技术程序和建立细胞系所采用的培养基都与McIntosh等(1981)所描述的有关事项相同。传代培养1981年5月22日原代培养用胰蛋白酶消化,并将细胞培养仍接种在  相似文献   

3.
运用超速离心和Sepharose 2B或6B柱层析技术,纯化了中国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aNPV)VHA273毒株的多角体、多角体蛋白和病毒粒子,并将其作为抗原免疫家免,在0.65%和1%的琼脂糖凝胶中进行了免疫双向扩散与免疫电泳。试验表明,VHA273毒株的多角体蛋白与病毒粒子虽然各自与其同源抗血清产生沉淀反应,但此二者之间并无血清学关系,试验还表明,VHA273毒株(mNPV)感染中国棉铃虫后产生了大量mNPV与少量sNPV,其多粒包埋与单粒包埋的多角体蛋白和病毒粒子,分别具有相同的抗原特性。由此初步认定,VHA273原毒种繁衍的mNPV与sNPV,在血清学性质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4.
5.
将溶解蓝紫色结晶物(Formazan)的溶剂改为pH4.5的3%SDS异丙醇,实验结果更为准确、可靠.用改进的MTT方法研究了丙酮、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乙醇、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对中国棉铃虫细胞系(BCIRL-HA-AMI)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二甲苯外,用0.5%浓度(体积比)处理24h,其细胞存活率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1%浓度时,其细胞存活率仍在90%以上,依次为:95.8%,92.5%,94.6%,91.3%,111%.乙醇在1%~2%时,其OD值高于对照OD值  相似文献   

6.
VHA273毒株原为MNPV型,经纯系中国棉铃虫扩增而得出约10%的SNPV.高度纯化两型多用体,温和碱解后,酚法抽提SNPVDNA和MNPVDNA.限制性内切酶BglⅡ,BamHI,EcoRI和HindⅢ分别平行酶切两种DNA,依次均得出11,8,14和13条电泳带.比较分析DNA的酶切电泳图谱发现,经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SNPVDNA与MNPVDNA不仅电泳片段数相同,电泳带位也-一对应.讨论提出:该SNPVDNA与MNPVDNA在分子、亚分子水平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滞育蛹过冷却点的测定,初步明确寄主对棉铃虫的越冬抗寒性有影响,采自棉花的滞育蛹过冷却点低于采自玉米的滞育蛹,即前者的抗寒能力高于后者;但用抗虫棉喂养后的棉铃虫滞育蛹抗寒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用饱和酚法抽提出VHA273-DNA。通过Ca盐共沉淀法将此DNA转染Ha,Sf,Bm三种细胞系,但多种方法未检出有该NPV及其蛋白组分产生。电镜观察表明,惟有Ha细胞核内出现明显病变,呈典型的浓核病症,并已产生大量的浓核病毒。文章认为,VHA273-DNA转染Ha细胞激活了细胞中潜伏的DNV,而DNV的大量复制抑制NPV的产生,说明VHA273-DAN有一定的活性,Ha细胞对VHA273-DNA有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杨燕涛 《武夷科学》2002,18(1):43-45
通过对滞育蛹过冷却点的测定 ,初步明确寄主对棉铃虫的越冬抗寒性有影响 ,采自棉花的滞育蛹过冷却点低于采自玉米的滞育蛹 ,即前者的抗寒能力高于后者 ;但用抗虫棉喂养后的棉铃虫滞育蛹抗寒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对昆虫NPV-DNA的研究已有报导,如1965年Onodera等人从家蚕NPV中分离出活性的DNA,它的分子量是2.2×10~6道尔顿,在超离心和柱层析中都只有一个组分。以后Kok等人用酚和去污剂分离NPV-DNA,得到了沉降常数分别为14、45、61、94、140的五种DNA组分,最大的分子量为1.17×10~8道尔顿(DNA链的长度为45.2毫微米)。Shvedchikova等人认为NPV-DNA分子中的某些部分特别易切断,因此分离而得的DNA是包含切断的和完整的DNA分子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搞清这些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本文主要对棉铃虫NPV-DNK进行了提取及分级分离的研究,分析讨论了各研究者所得NPV-DNA组分不均一性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1.
用触角电位仪测试了棉铃虫成虫对8种小叶杨萎蔫叶片挥发物及挥发物混配后的触角电位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未交配雄蛾对丁香酚、叶绿醇、3-甲基苯甲醛的触角电位反应值较高;处女蛾对环庚酮、2-羟基苯甲醛、3-甲基苯甲醛的触角电位反应值也较大,交配后的雌雄蛾对苯乙醇的触角电位反应值最高。但成虫都对3-甲基苯甲醛有较强烈的反应(EAG值都较大),将对各自有较大触角电位反应值的3种化合物两两进行混配,成虫对混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值总体上有增大的趋势,部分有减小的趋势,但减小的电位值较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由江苏海安采得的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übner)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的生物测定.用不同剂量不同方法感染棉铃虫二令初期幼虫和初孵幼虫,分别测得的剂量与死亡率回归方程式为y=2.56+1.52x、y=2.595+1.198x,前者的LD_(50)为40.91PTB/幼虫,后者的LC_(50)为101.70×10~3PIB/毫升.试验结果表明,江苏海安采得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国外同类病毒制剂相比,毒力是相当高的.用初孵幼虫测定有较多的优点,拟可作为一种常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ELISA法测定内源iPA,在新疆紫草细胞大量培养过程中,内源iPA的动态变化与细胞的生长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培养过程中细胞的内源iPA含量变化是明显不同的.基本培养基(不含任何外源激素)中的激素自养型细胞其内源iPA的第二峰值在细胞生长的第10天出现;生长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中含外源IAA和KT)的细胞其内源iPA的第二峰值在细胞生长的第5天出现,比前者约提前5天时间.与之相对应,基本培养基中细胞生长延迟期比生长培养基中细胞生长延迟期长大约5天时间,不论基本培养基还是生长培养基中,培养细胞的内源iPA变化的第二峰值与细胞快速生长密切相关.当细胞生长处于停止期时,细胞内源iPA含量均很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1974年由江苏省海安县采集的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b-ner)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病征和病原物的研究。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能感染各龄幼虫,为典型的幼虫期病毒病。病毒在幼虫组织的细胞核内增殖,并形成多角体。侵染的组织有脂肪体、体壁上皮、气管上皮、血细胞、马氏管、中肠上皮等。神经、肌肉和丝腺没有看到病变。多角体为近于球形或卵形的多面体,直径大小为1222±240mμ。病毒粒子杆状,由外膜和髓核构成,长度范围为164~285mμ,宽度范围为28.4~60.7mμ。它以单个或成束(一般每束含2~6个)的形式同时封闭在多角体内,排列是不规则的。这种封闭方式和国外报道的美国棉铃虫Heliothis zea(Boddie)以及非洲等地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显然不同,后两种的病毒粒子在多角体内都是单个地封闭的。根据统一的病毒分类系统,这种病毒应属于杆状病毒属Baculovirus。  相似文献   

15.
棉铃虫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军  朱胜利  梁宇  刘仁庆 《河南科学》2000,18(3):270-273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控制害虫的方法。本文论述了天敌昆虫、天敌动物、病原微生物、以及杀虫抗生素等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传统食材发菜是一种受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陆生蓝细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重要的生态学作用,为了实现发菜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菜的人工培养研究已广泛开展.本文对近年来发菜细胞培养的研究,从发菜细胞的分离、不同模式的液体培养、发菜细胞的规模化培养以及发菜细胞的固态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细胞培养技术在动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工程菌株”的培养、固定化增殖细胞的培养及具有分离装置的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用199培养液(含10%小牛血清)和0.25%胰蛋白酶,以鸽胚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贴壁的细胞,并观察到细胞开始生长,72H后长成单层。  相似文献   

19.
西洋参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西洋参悬浮细胞培养技术生产人参皂甙,在理论和生产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在西洋参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和发酵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猪轮状病毒的细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猴肾传代细胞系(MA-104)上成功培养了猪的轮状病毒。病毒接种前用胰酶处理且维持液中不含血清,连续传代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细胞先肿大变圆,边界不清,后聚集、萎缩,直到死亡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