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正> 在刘少奇同志诞辰百周年纪念之际,安源工人、萍乡人民深深怀念他。76年前,时值24岁的刘少奇赴苏学习回国后,来到安源山,与安源路矿17000工人同呼吸共奋斗,奠定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基础,开拓了有中国特色的工人运动道路。  相似文献   

2.
以“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为基本内涵的安源精神是毛泽东、李立山、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开展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过程中孕育、凝练、实践出的一种革命精神。安源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肇始源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空间、内涵、价值等多个维度对安源精神进行探索,能有效挖掘其实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1):F0002-F0002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和秋收起义的主要发生地。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组织、领导了历时十年之久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和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留下了丰厚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历史题材,探索真实的历史片段,对于继承安源工人优良的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4.
论安源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源 ,近代中国最大的矿区之一 ,亦是中国现代革命的一大熔炉 ,在这里 ,不仅为中国革命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而且也铸造和孕育了中国革命一种新的历史精神 ,即安源精神。毫无疑问 ,安源精神是萍乡人民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尤其是在今天走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的时候 ,安源精神更应成为萍乡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哺育和激励。一、安源精神的基本内涵安源精神 ,是安源路矿工人革命运动的产物。在 2 0世纪 2 0 -3 0年代兴起的这场运动中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 ,选派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 ,进行了一系列影响全国的革命活…  相似文献   

5.
安源路矿大罢工(一九二二年九月十四日)的主要领导者究竟是谁?“文革”前说是刘少奇,“文革”中说是毛泽东,而刘则是破坏罢工的大工贼。刘平反后,“文革”前的说法又旧话重提。而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不正确的。早在一九三一年秋,毛泽东就和安源工人建立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他在清政廉洁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方面,为全党、全国人民做出了光辉的榜样.在当前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毛泽东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必须继续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同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严以律己,率先垂范,处处以身作则.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总是身体力行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为党的事业而艰苦奋斗.他赞美理想与信念的献身精神,坚持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了群众的安全,他总是坚持到最后.毛泽东衣食住行很艰朴,战争年代,始终睡一张木板床,穿得衣服都带着补丁,吃饭也很简单,从不吃任何补品.我们党执政以后,他十分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他不断强调,为政之要.重在廉洁.能不能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这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因此,在解放初期,毛泽东不断告诫全党,要经得起执政的考验,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醒全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恢复了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恢复了我党历史的本来面目。与此同时,刘少奇同志的重要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全国重新出版发行,这是思想上拨乱反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措施。这部著作的最新出版,必将同刚刚公布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即将在十二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一道,为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党的战斗力,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继续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要深刻认识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要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纠正不正之风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针对当前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  相似文献   

9.
安源是刘少奇的初心践行开始之地。1923年4月至1925年春,他全面领导和主持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工作后,出现了长达近2年的安源工运全盛发展时期,为安源工运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和光辉旗帜,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彰显了共产党人最早的初心矢志和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10.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形势下,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艰苦奋斗的科学内涵,并结合学生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及不正确的认识,从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  相似文献   

11.
近十五年来对刘少奇在安源革命实践历史的研究,不断深化,取得了新的突破,产生了一批较好的研究成果。但总体研究论文数量不多,一些历史问题尚未深入研究,仍有一些重要的历史问题和重要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宽思路,独辟蹊径,深入分析,力求突破,以期获得更多的更加符合历史本来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从1921年9月到1930年9月先后8次来到安源,开创、领导了闻名天下的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安源成为毛泽东在江西伟大革命实践的第一站,成为毛泽东实现早期革命生涯重大飞跃的地方,成为毛泽东缔造新型人民军队的地方,成为毛泽东早期革命思想初步形成的地方。近十年的安源革命运动展示了毛泽东非凡的领导方略和策略思想,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容应对复杂局面,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努力践行党的宗旨,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著作标志着他对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理论贡献,但是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刘少奇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深化和发展了毛泽东这一思想。今天,重温刘少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围绕国民经济调整问题,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和刘少奇达成了诸多共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甚至原则性的分歧。共识为胜利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提供了思想和决策上的保障,分歧则影响了调整的深入进行,给以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并且成为毛、刘决裂的潜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邓小平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集中群众的集体智慧和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民主思想,为更好地分析,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文章在经济管理、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与方略三方面比较刘邓理论观点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一个时代造就了一种精神。在革命关键时期形成的安源精神成为一个时期的一面旗帜。在传承安源精神的今天,我们又面临着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的紧要关头,继承创新安源精神,打造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安源精神与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关系说起,简要谈谈如何构建以"安源精神"为核心要义的江煤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7.
安源儿童团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先驱组织,它的建立开创了我党领导中国少年儿童组织的先河。本文通过探研安源儿童团的成立时间、名称变化、性质宗旨、组织机构、主要活动等一系列问题,阐述了儿童团在安源工人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刘三姐传说流变情况非常复杂。在人们的交流中,刘三姐传说发生着一个走向统一的趋同过程。但由于有关刘三姐的故事、歌谣在人们集体记忆中发生了遗失、变形、衰落的现象,刘三姐的传说也相应经历了一个逐渐遗失、变形和衰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陈锐词学思想与常州词派词学理念迥异,其推尊柳永,重字句、协韵与守律,且填词较好地实践其理论主张。不惟如此,柳永词谱之功与婉约风格受到陈廷焯、郑文焯、刘熙载、王国维以及朱祖谋等词学家的青睐,反映了柳词经过清初、中叶传播的沉寂之后于晚清民国再次进入词学家的接受视野,亦体现了晚清民国词学思想的兼容并包。  相似文献   

20.
柳永词因其对歌妓舞女的露骨甚至色情描写而在宋代被人以淫艳鄙俗之名棒杀,但在当代的批评中,其词却又被拔高到为妓女写心、代女性立言的高度。这两种评价都不免走入极端。诚然,柳永词在男性视角下的女性描写有局限性,但其花情柳思、俚俗之体对宋词的发展亦有深厚的涵养;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由男性掌握话语权,女性缺乏自己的声音,在男性意识的笼罩之下是不可能出现真正代女性立言写心的词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