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GDP产业结构贡献统计的多部门经济模型,分析1978-2015年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趋势特征;以截面数据为基础研究济南10个区县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波动下降趋势,波动周期变长、幅度变小,贡献值小于同期山东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存在空间差异,但差异在变小,贡献率表现为外围城区高于中心城区,与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重庆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第二、三产业对重庆市的经济增长贡献很大,而第一产业对重庆市的经济增长贡献相对要小一些.所以,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要考虑到贡献率的大小,优化产业结构,使重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促进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增长模型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以及1996年到2007年有关数据建立适合安徽省的生产函数,确定影响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要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进行测量和分析,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资本驱动性,近10年安徽省技术贡献有下降的趋势,劳动力投入规模已经达到最大,单纯地依靠劳动力的投入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且还有可能降低经济的增长速度,需要重视适度投资、培养人力资本、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采用Shift-Share模型对山东省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计算出三大经济地带及各地级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就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加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芳  李炳军  高波 《河南科学》2010,28(8):1029-1033
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河南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测算各产业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测定,表明第三产业对河南的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选取重庆市涪陵区为例,结合涪陵重化工业发展趋势,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中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探讨了工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与重工业、轻工业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重工业对涪陵区经济增长贡献更大,工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最后,提出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依靠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采用Shift-Share模型对山东省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计算出三大经济地带及各地级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就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加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吉林省所有制结构与工业经济的增长关系,以及增长趋势和条件波动关联性的实证分析,发现吉林省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分仍然是公有制工业;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工业增长对工业总产值的周期性变化具有依存性;非公有制工业在吉林省还没有发挥出重要作用。从而提出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促进非公有制工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甘肃省1978-2005年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其经济增长弹性在0.5左右,第一、三产业的经济增长弹性相对较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微弱。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本文基于多部门经济模型和SSM空间模型揭示了安徽省各地市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差异及其效应分解.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安徽省各地市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地域差异明显;旅游经济总量不大,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不强,各地市旅游业空间竞争力均有所提升,毗邻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对研究区域影响显著;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与各地市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空间竞争分量的差异及其消长变动方向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考虑到信息技术产业对推动地区工业增长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实证分析了信息技术企业各类研发投入及强度对其产出绩效影响,并考查了其研发活动对其产业发展与地区工业增长之间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1)地区信息技术企业和机构研发总投入的增加,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绩效增长有明显正向效应,但却和地区工业增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2)单纯提高地区信息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产业本身的收入及利润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却有力地推动了地区工业增长.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自主研发存在明显的"自利性"倾向,侧重关注自身绩效增长为导向的研发活动,并没有发挥出其产业发展与地区工业增长的正向联动效应.为此,信息技术企业应结合地区工业发展水准合理安排研发,注重地区间的研发合作及成果共享,并着力于提升服务制造业的能力,进而充分发挥与工业增长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产业投资结构灰色关联分析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重庆市产业投资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对其三次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其产业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存在"离制造业"现象、三次产业内部投资结构欠合理等问题,提出了优化三次产业间和产业内投资结构,加强重庆市制造业的投资力度,有利于避免"产业空心化",促进重庆市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引导电信行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投资决策, 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针对2005~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 构建和估计电信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系统结构方程, 研究电信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电信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其产出弹性达到0.124。电信行业发展迅速, 新业务不断产生,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 应该增加对电信行业的投资。分区域考察结果表明, 电信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均衡现象, 西部地区电信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远大于中部和东部, 而东部地区电信投资转化为电信普及率的效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用约束次弯矩法直接计算预应力砼超静定结构的次弯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提出用约束次弯矩法直接计算预应力砼超静定结构的次弯矩,具有物理意义明确,推导公式简捷,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使其更容易与普遍砼结构程序相容,用于手算更为便捷,此法也使预应力沿预应力筋变化时的公式统一,使其计算更简捷。  相似文献   

15.
黄晓萍  陈俊  蔡汝林  邱小忠 《江西科学》2012,30(5):695-697,701
生物医药产业是江西的重点发展产业和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新兴产业,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力和高增长率,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产业战略制高点;分析江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制约江西生物医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在于研发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缺乏技术市场中介和高素质的技术经营人等方面,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为实现江西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区位理论指向下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沿海优于内陆地区的空间格局.西部大开发以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促进格局内部区域间差异收敛.内陆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有助于丰富经济增长的空间区位理论.因此,选择贵阳市作为研究个案解析内陆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具体是,以驱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为基准,筛选出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旅游总收入、外贸出口等10项指标,运用熵值法测度2000年~2017年不同层级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和权重值,分析贵阳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 投资、消费和出口均促进了经济增长且有强有弱,具体是投资>消费>出口.投资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次要动力.出口(外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微弱,与沿海地区出口驱动经济增长影响强趋异;2) 投资、消费和出口的细分指标对经济增长影响有强有弱且呈现阶段性特征.投资类指标中,实际利用外资、房地产项目投资和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旅游总收入是消费类指标中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3) 不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趋异的原因是投资倾向所致.第二、三产业是产业投资的重要方向且第三产业投资额度占比最大;4) 快速的经济增长增加了经济总量,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扩大了内部需求与外部需求,带动了旅游业井喷式发展,助推旅游成为消费类指标中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城市居民人均消费能力,促进社会零售总量不断增长且成为了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传统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不同,传统产业集聚区过度依赖成本,缺乏市场效应,资源环境约束性强,缺乏良好的软硬环境,缺乏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人才队伍;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有良好的制度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比较大,区域创新环境优良。借鉴了国内外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经验,提炼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培育机制和成长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不可再生资源的缺失限制了传统经济模式的增长极限,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可持续生产方式被全球化.但循环经济产业链中存在原材料利益最大化、冲动投资和重复投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约束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良风险.规制循环经济产业链中各环节的经济制度、企业规模尤其是重型化工产业比重等因素,建立激励性资源回收体系,形成稳定的可再生资源基础产业,以技术创新之力掘循环经济之潜,控制投资规模,集群区域性循环经济企业体,便能推动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和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以绿色、和谐、可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趋势.发达国家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绿色经济增长方案,意图在保证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并推进人类福祉提升的过程中追求经济的良性增长和发展,在这一背景下,转变投资发展的格局、创新经济发展的方式成为新形势下实现绿色增长的关键.鉴于在针对制造业绿色增长及其投资动力机制的实践研究成果较少的现状,文章通过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投资政策、投资环境、人口与经济子系统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彼此制约的情形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运行真实数据,得出我国制造业绿色增长的现实状况.并通过有效调整对策、改善环境等子系统,为制造业绿色增长方式的动力机制提供适宜路径,以期对我国制造业经济持续增长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2):112-116
选取2010—2016年数据,计算湖南省林业产业区位熵指数,并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引入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政府财政预算支出作为控制变量,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计量模型,研究湖南省林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2010—2016年湖南省林业产业呈现集聚状态,集聚效应明显;林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与湖南省林业产业集聚程度逐年降低、缺乏联动效应等原因有关.最后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期推动湖南省林业产业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