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紧凑型聚变裂变混合堆是一种新的概念设计,文章通过改变聚变系统径向几何尺寸上的等离子体大小半径,分析了紧凑型聚变裂变混合堆的发电成本并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紧凑型聚变裂变混合堆较传统的标准混合堆具有更大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聚变系统分析程序在大半径与小半径之和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通过优化聚变-裂变混合堆中心螺管尺寸,对紧凑型聚变-裂变混合堆发电成本进行了优化分析,并找出其最佳设计点,计算结果表明该堆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裂变聚变混合堆概念,它与人们熟知的聚变裂变混合堆概念具有本质区别.在此概念中,把6LiD元件引入到常规的热中子反应堆的堆芯中,使得在发生常规热中子链式反应的同时,还引发了氘氚聚变反应和(n,2n)、(n,3n)中子倍增及(n,c)中子俘获反应,从而获得燃料增殖.如果此概念得以研究开发并付诸实现,有可能使核资源寿命延长数倍  相似文献   

4.
聚变-裂变混合堆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核裂变、核聚变研究的进展,以及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和我国863计划中聚变-裂变混合堆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我国发展混合堆的迫切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核能被世界公认为能源长期稳定供应的希望,它的开发利用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个方面,全世界普遍认为,热中子堆→快中子增殖堆→聚变堆是核能开发利用的三个发展阶段。截至1986年底,全世界已经运行的394座核电站,装机容量达27 033万千瓦,但其中绝大多数是热中子反应堆,铀的利用率一般只有1~2%,推广热堆只是裂变能利用的初期阶段。快中子堆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以中国的两种主流堆型——大亚湾M310和三代AP1000为研究对象,假定2050年前中国压水堆核燃料循环的几种情景并利用DESAE软件计算了假定情景的铀钚需求,由中国拟建快堆的性质分析了假定情景的可行性。计算结果可为中国核能发展策略提供数据参考。计算结果的比较与分析表明,天然铀的节省程度主要取决于装载MOX燃料的在运营压水堆规模。  相似文献   

7.
球床高温气冷堆闭式循环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提高天然铀利用率和改进废物管理方面考虑,研究球床高温气冷堆乏燃料中铀钚的再利用和不同闭式燃料循环的特性。在250MW热功率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铀钚循环的乏燃料中提取铀和钚为核燃料,设计了PuO2和混合氧化物(MOX)燃料元件,将新设计的燃料元件重新装入与示范电站有同样结构和尺寸的堆芯,分别形成纯钚燃料循环和MOX燃料循环。还研究了基于轻水堆级钚的燃料循环。采用了高温气冷堆物理设计程序VSOP,研究了高温气冷堆不同闭式循环的燃料利用和超铀元素焚烧特性。不同闭式循环钚消耗率分别为50%、46%和71%,天然铀的电利用率分别提高了6%、8%和20%。结果表明:高温气冷堆闭式燃料循环能有效焚烧钚同位素,适度提高天然铀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内外Z箍缩研究现状,探讨了利用Z箍缩驱动核能源的新能源技术,证明Z-Pinch驱动聚变裂变混合堆是一条非常有竞争力的能源路线。  相似文献   

9.
 核能作为中国的战略产业,通过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正在不断转型升级。聚焦于发电方向,中国推出自主三代压水堆技术,在快堆、高温气冷堆等具备第四代特征的核电技术方向实现突破,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国际ITER 计划并顺利推进采购包计划,为“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总结阶段性核能产业科技发展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落实“三步走”战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方向,特别是对如何实现“热堆-快堆”第二步跨越、实现“快堆和聚变”第三步跨越进行了思考,并展望了未来核能科技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氧化物燃料作为快堆燃料元件的核心部件,在堆内服役条件下会发生一系列结构变化和裂变产物的扩散、迁移和释放,一直是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针对快堆氧化物燃料微观组织和裂变产物研究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快堆氧化物燃料现有研究的不足、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技术发展动态,提出了未来需要开展研究的一些思路,以期为我国快堆氧化物燃料辐照性能研究提供部分参考,研究成果可以为快堆氧物燃料的优化设计、快堆高燃耗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于不同季节采集样品181种.分离获得375株细菌并采用经Lindow修改的方法进行冰核活性测定,结果有20株活性较高.并对其活性最高的256号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归类为欧文氏菌的草生群  相似文献   

12.
对厌氧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和技术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着重对比UASB反应器、EGSB反应器及微氧EGSB反应器的特点、结构特征及应用现状,结果表明:微氧EGSB反应器具有污泥产量少、出水COD低、高产甲烷活性及强抗冲击负荷能力的优点,是厌氧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评述了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弹核碎片的次级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立体定向空间利用尸脑资料重建尾状核、豆状核的可行性,为临床立体定向手术靶点定位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取1例成年男性尸脑做全脑轴位剖切,层厚为2 mm,对每一层面进行顺序拍照并保存,而后对尾状核、豆状核进行识别、分割、提取与重建.结果重建后尾状核、豆状核的空间位置及形态在标准立体定向空间中被清晰地显示出来.结论利用尸脑资料重建尾状核、豆状核,可以实现其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15.
在根据谐波要求确定了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SRT)功率控制级数的基础上,把磁势平衡方程和支路电流方程相结合,得到了关于绕组电流和限流电抗的增广方程,再根据控制绕组顺次短路工作的特点,利用递推算法求出了CSRT的各级限流电抗值.利用多绕组变压器多边形等值电路模型,以MATLAB/PSB为平台,建立了CSRT的仿真模型.仿真算例的结果说明,CSRT不仅能够满足谐波因数指标的要求,而且具有分级平滑调节功率的控制特性和很快的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喷射反应器的基本概念,全面回顾分析并总结了喷射反应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将要进行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折流式厌氧反应器的原理和设计原则.ABR的推流特性使反应器的运行也更加稳定,对冲击负荷以及进水中的有毒物质具有更好的缓冲适应能力.ABR还具有良好的生物固体的截留能力,延长水流在反应器内的流径,从而促进废水与污泥的接触.  相似文献   

18.
高速厌氧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厌氧处理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高速厌氧反应器的出现 ,使得城市污水的厌氧处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主要介绍了 UASB反应器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并对其它高速厌氧反应器 ,如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等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循环反应器广泛应用于均相反应,其循环比反映了物料的宏观混合程度,是反应器设计的重要参数。采用适宜的循环比可以有效地调整物料的反应器进口浓度、降低反应器体积和设备投资。基于循环反应器的基础计算式,文章导出了最宜循环比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给出了最宜循环比以及反应器体积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以水泥混凝土废料,用来处理养猪事业废水中难以生物分解的污染物。在台湾,大多仅以固体分离、厌氧处理、耗氧处理三个阶段来处理养猪废水。并且为减少事业用水量,所以再将处理后的废水用来清洗猪舍。然而,废水中有些成份及堆积物,是难以被微生物所分解的,所以废水回收再利用后,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将不断累积。在本研究中使用气相层析质谱仪(GC/MASS)及红外线光谱分析仪(FT-IR)对三个不同处理阶段中的废水进行大量的成份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难以降解的污染物主要是以含苯基的氨基酸为主,并选择将混凝土废料置人废水中来去除这些成份。实验结果显示,难以处理的成份可被混凝土废料有效的去除,亦可将混凝土废料的pH降低至11以下,并可当土壤改良剂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