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下组合火山岩发育,受埋深大、构造运动活跃且持续时间长等客观因素影响.研究区深层断裂系统复杂,火山岩体的识别与刻画存在诸多困难.为此,运用GeoEast解释系统提供的构造导向滤波、基于特征结构的相干结合体曲率等技术对断层进行识别;通过已钻井资料与地震相属性结合的方法,明确不同火山岩性地震反射特征,建立研究区火山...  相似文献   

2.
王红霞  王永奎 《甘肃科技》2014,30(18):28-30
三维地震数据体中蕴含丰富的地层地震地质信息,常规解释方法主要利用地震时间剖面成像资料,进行层位解释、断层解释以及地层岩性特征分析等,但对于地震剖面成像效果差且特征不明显的地质异常体或是小断层采用常规解释方法就难于既得好的地质效果.地震属性相干数据体解释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取得升级,特别是对于识别断距小的断煤断层、煤层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的解释精度明显提高.通过实例论述了地震属性相干数据体分析技术在解释断层及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寺河矿区地表条件复杂,采用静校正、叠前去噪、剩余静校正和叠前偏移等技术.获得了具有高分辨的地震数据体,根据该区所揭露出的小构造.基于高分辨率地震数据,找出小构造在地震属性体上的表现形式,依据该特征指导全区的研究,对三维地震数据体提取属性处理,对获得的多种地震属性数据体分析、研究,得出识别出小断层、褶曲和陷落柱等地质构造的属性特征,最终得出全区的地质构造情况。  相似文献   

4.
断层的识别是地震解释的重要内容,断层解释的正确性对于储层研究有直接关系。应用Plutonio油田X区块的地震资料进行地震预处理来消除噪声,对比研究混沌体、方差体和最大曲率属性提取的蚂蚁体,来进行断层的解释,并对蚂蚁体提取过程中涉及的初始边界参数的合理取值进行对照试验。研究表明,先利用构造平滑进行地震预处理,再通过提取混沌体和3D边界增强得到的蚂蚁体效果最佳,其中,初始边界的参数定义的越小,断层越清晰,越有利于小断层的识别,当初始边界过大时,则不能很好地呈现出断裂的发育情况。从蚂蚁体与地震体的融合剖面可以判断出断层连续性好,断裂带异常清晰,为后期的构造建模提供了有力数据。  相似文献   

5.
隐伏陷落柱是煤矿隐蔽致灾的主要地质因素,然而,常规三维反射地震中,单一顺层属性或层间属性难以可靠识别隐伏陷落柱,同时对其垂向展布及伴生断裂等三维空间特征刻画不清。为此,在基于OVT全方位处理数据体的基础上,计算相干、混沌等层间属性(奥灰顶界与目标煤层之间)与顺层两类属性,形成平面属性,采用波形聚类法对两类平面属性中的异常进行叠加处理,显著提高了隐伏陷落柱的平面位置解释精度;其次,引入断层概率体属性处理技术,优选构造导向滤波处理以及数据体融合技术,精细刻画了隐伏陷落柱垂向边界形态、陷落高度及伴生断裂特征。实例研究表明,采用波形聚类平面属性和断层概率体属性综合解释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隐伏陷落柱解释精度和效率,为隐伏陷落柱的识别提供了新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探讨逆时偏移处理技术及井震联合断层识别技术在复杂断块构造解释中的应用。以海拉尔盆地南贝尔凹陷东次凹为例,通过逆时偏移处理技术对原始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重新处理,改善断层成像效果,频带和频率均提高10Hz以上;优选了倾角-方位角、三色混相分频、相干体和蚂蚁体属性,采用分步、分层次进行断层精细识别,结合井断点信息,精细刻画了断距15m以上断层。断层变化以新增小断层为主,断层组合样式为放射状、棋盘式、羽状、"入"字形等,走滑作用是导致断裂系统复杂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莫7~莫11井区应用了大面元三维地震勘探,其地震资料应用单一的解释技术难以刻划小断层.在处理解释一体化攻关的基础上,解释过程中以新数据体为主体,采用了层位解释技术、速度分析与构造成图解释技术以及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断裂解释技术(面块切片解释技术、构造应力场分析解释技术、构造层内标志层控制解释技术、古构造恢复解释技术、正演模拟解释技术).解释结果有了明显的改善,断裂系统更合理,并且识别出了一些对油气成藏起重要作用的小断裂(变换断层).解决了以前地震资料解释结果与试油、测井、钻井解释结果难以吻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井震结合构造解释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合成地震记录标定不准确、低级序小断层识别有误、大断层下盘构造假象、井震断点不匹配等问题。为此,通过VSP的时深关系对声波曲线进行校正,进而制作精确的合成地震记录;利用正演模型并结合分频等构造属性体信息,解决了小断层识别的难题;采用声波约束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构造成像精度,解决了时间剖面上的假构造和井震断点不匹配的问题。应用完善的井震结合构造解释技术有效指导对长垣油田典型区块断点的空间归位、断层的空间组合,断层解释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深化了长垣油田断裂构造的认识,有效指导了断层附近新井部署及注采关系调整,为长垣油田的有效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断层精细解释在油田开采后期尤为重要.目前识别断层的方法很多,本次利用本征值相干体技术识别较大断层,确定断层走向,之后主要讨论井震结合方法在喇嘛甸油田北北一区块断层精细解释中的应用.断层的存在在井上表现为断裂带两侧地层存在落差.在地震时间剖面上往往表现为反射波同相轴错断,标准反射同相轴发生分叉、合并、扭曲、强相位转换等现象.通过井震结合对比分析,对研究区原1#、4#断层进行重新组合,对6#断层的延伸长度重新厘定,最终完善了局部构造.为剩余油的挖潜、油田注采提供构造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解决开发区块断层展布问题,在精细地震解释中引入了相干体技术,通过相干体初步分析断裂交切关系,然后在面与体上进行手工解释闭合,建立断裂空间格架。本文介绍了本征值相干体技术在喇南中东一区的应用,利用沿层相干体分析相邻近地震道的相干性,进而辅助断裂解释,新认识的断层主要在走向、延伸长度、组合、分解和核销5个方面发生变化。通过实际应用可以得出,相干体技术是一种更有效识别断层解释的方法,可以提高构造解释精度,这对日后油田注采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媒介、口译者在交际中的角色、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口译的心理过程等不同的视角,探讨口译的特点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即席翻译的表达技巧、笔记技巧以及同声传译边听边说、拉距听力、根据意群拆译、预测等技巧。  相似文献   

12.
关于类推解释、扩张解释的含义及其关系,存在着理解上的混乱,文章澄清了这一混乱;罪刑法定主义原则禁止类推,但允许扩张解释,这是刑法解释的创造性的限度;文章提出了区分扩张主义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3.
论口译教学中学生内驱力的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芬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8):122-125
笔译和口译课是释的两种形式,人们已对笔译作了大量的研究,而口译的研究方兴未艾,口译课已被列为高校外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因此,口译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口语的动机,选择恰当的口译材料,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技能训练,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口译笔记的重要性,概括了口译笔记的特点并给出了实例,同时提出在虚拟现实技术辅助下的训练方法,分析口译虚拟训练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并设计了一套在口译笔记的辅助下,评估口语口译质量的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5.
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都是一种应用解释,并且兼有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特点。二者在解释的主体、解释的范围和解释的效力等方面具有差异。行政解释应当接受司法机关的司法审查,受到司法解释的约束,但同时,司法机关应当适当地尊重行政解释。  相似文献   

16.
票据实践中,某一行为是否有效,除判断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之外,往往涉及票据行为的解释,票据行为的解释,遵循法律行为的解释的一般原则,但是票据流通的安全性对票据行为的解释提出了特别的解释要求,只有将证券解释和法律解释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票据行为是否有效、票据关系是否发生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吉祥概念和吉祥语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有关于此的研究与探讨却较为少见。本文通过分析吉祥语的特点及其在口译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实说、释说、点说、借说、压说五种口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从建立解译标志 ,色调和颜色解译 ,图型解译、大小和形状解译四个方面给出了常见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同时给出提高解译速度和解译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探讨刑法司法解释的首要前提应该是廓清有关法律解释内涵的迷雾,然后此基础上引入机制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刑法司法解释机制的指导理念以及生成机制和适用机制几个方面的考察,为解决我国目前刑法司法解释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研究角度上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There have been interpreters since antiquity,but inter-preting has only recently emerged as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profession”(Yang Entang,et al,1993:3).As a way ofcommunication,interpreting attempts to render 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in such a way that both contextand language are readily acceptable and comprehensible to lis-teners.It is known to all tha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ymposiumsprovide the scholars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the opportunity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