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利益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核心。因此,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民族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少数民族的脱贫与小康建设和谐对接,促进少数民族的村规民约与民主社会的和谐发展,维护少数民族的民间信仰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而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二者都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对国家的持续繁荣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由此,民族地区农民收入问题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通过横向、纵向及不同主体间的比较来阐述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的现实状况,并得出研究结论,并对此进行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文化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在民族关系的和谐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影响我国民族关系和谐的几个主要因素.针对民族关系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文化问题,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化在民族关系的和谐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影响我国民族关系和谐的几个主要因素。针对民族关系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文化问题,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处理协调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方面的基本经验,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和谐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实现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尊重差异、包容多元文化是实现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旅游产业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为核心,民族文化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快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的重要途径。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论述民族文化开发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民族地区发展明显滞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以中华和谐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稳定器,以和谐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价值原则,达成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民族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和谐、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反对急功近利和一味地追求经济绝对值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民族地区发展明显滞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以中华和谐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稳定器,以和谐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价值原则,达成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民族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和谐、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反对急功近利和一味地追求经济绝对值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五个方面概括并阐述了国际社会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坚持民族平等是维护民族关系和谐的关键,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安排是预防民族冲突和解决民族问题的保障,促进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民族和谐的坚实基础,制定符合实际的民族政策是实现民族和谐的重要因素,实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是实现民族和谐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10(2):F0002-F0002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2005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为民族地区,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该课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寻教育公平与人口较少民族和谐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社会制度几经更迭,在强势文化的渗透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土家文化呈现阶段性发展的面貌。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变迁正是土家社会历史文化的生动写照,各朝代的民族政策演变制约着土家族服饰变迁规律。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之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集中,思想政治教育较之其他高等院校更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何将民族和谐发展观纳入到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西民族悲剧精神的特征差异表现在:西方各民族的悲剧精神特征是获得永恒的伦理实体往往以牺牲个体为代价,追求的和谐只能在人的毁灭之后;而中华民族的悲剧精神特征追求一种高踞于一切之上又寓于一切之中的理想人格之道,是以对人的生命的热情为基础,追求的和谐是在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之中。造成这种差异是由于中西各民族悲剧精神产生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下,并都打上这个民族特有的宗教习俗等烙印。  相似文献   

14.
设计并构建了一种记录书写者民族信息的手写体汉字数据库———大连民族学院DNU-Ⅰ型多民族脱机手写体汉字数据库。包括单字库、行文本库和段文本库3个子库。为少数民族汉字书写特征分析、中文文档的行切分、汉字的切分识别、中文文本的无切分识别、笔迹鉴别和签名验证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并提供算法的验证平台。同时介绍了字符识别数据库的一般构建流程和数据库图像二值化、归一化、行分割等预处理算法,为少数民族文字数据库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壮族与东南亚国家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等5国的20个民族有亲缘关系,其中与越南的岱族、侬族、拉基族、布标族、山斋族关系尤为密切,从历史记载、语言、家谱、传说以及现在的通婚状况都可说明他们的兄弟情义。由于中国和越南民族识别的标准和方法不同,族称不同,有些人不了解他们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内研究民俗文化,既要注意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又要注意汉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既要注意民俗志的研究,又要注意民俗史的研究。研究中国风俗史既要注意民族性,又要注意历史性。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较少民族语言文化的延续和传承面临困境。以地处云南边境金平地区的布朗族(莽人)为例,分析了当前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口较少民族语言文化抢救保护的几种途径——原生态保护、开发保护、立法保护、传媒保护及教育保护等,探讨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以及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被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舞蹈--健身秧歌的渊源与历史发展、特征及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发现:秧歌的表演与开展具有实现奥林匹克精神所强调的友谊和团结,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世界和平和建立和谐、美好社会的目标等宗旨与功能.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点的各种秧歌表演为我国即将举办的奥运会和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和民族团结的崇高理想提供烘拓: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中国大地和平欢乐.  相似文献   

19.
鉴于文盲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如何运用更科学的方法分析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各民族人口文盲的演变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人们关注,并认真消除文盲、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各民族人口素质和推动现代型民族繁荣的实现.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1.现行分析文盲人口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现有分析文盲方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只反映了文盲率变化的一面,而看不出文盲人口增减趋势和问题.2.新方法的探索.除继承现行文盲率分析法外,更强调启用人口文盲金字塔分析法,运用这一新方法,可以直观地看出男女文盲人口分布的时期变化和存在的种种问题.中国56个民族的人口文盲金字塔,可以分为三种类形:文盲消除型,只有朝鲜、锡伯等4个民族;文盲转变型,只有维吾尔、蒙古等9个民族;文盲扩展型,有汉、藏、东乡、苗、瑶、黎等40多个民族.因此,中国文盲人口问题是相当严峻的,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实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城乡以及不同民族群体之间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差异和突出矛盾;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途径作了深入探讨,提出要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中,加快建立民族地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