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7月在参与重庆环城游憩带项目策划的过程中,对重庆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进行调查,通过构建AHP模型,分析确定模型中各因素的评价体系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评价结果表明,重庆环城游憩带的旅游资源以休闲性为主要特色,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而区位条件、政策导向、旅游配套设施、景点组合度、环境质量、环境容量等是影响重庆环城游憩带旅游产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根据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发展定位与发展模式,即分为点状圈层开发阶段、点-轴渐进扩散阶段、圈层网络构建3个阶段;此外,还应加快与完善对旅游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和旅游资源整合,从而实现重庆环城游憩带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环城游憩带及都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概述河北省唐山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对唐山乡村旅游地类型及空间结构布局进行划分,利用回转半径法进一步分析唐山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情况,进而揭示唐山乡村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揭示山地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构建的特殊性及其对相邻县域旅游产业的影响机制,以便对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运用文献归纳法对国内外环城游憩带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结合山地城市的特点,总结出重庆市环城游憩带构建的特殊性;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揭示县域旅游产业系统与环城游憩带的作用面,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乡村性"与"生态性"是环城游憩带的主要特点,交通是否便捷是影响环城游憩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重庆市主城周边区县必须加强"乡村性"与"生态性"的营造,健全旅游交通体系,培育游客良好的"地方感",才能构成重庆环城游憩带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4.
三门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三门峡市城市发展和城市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门峡市的城市旅游形象,对三门峡市的特色旅游、游憩商业区、环城游憩带、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三门峡市城市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苏州石路地区为案例,解析了建设游憩商业区(RBD)的基础条件和结构布局特征,并通过游憩设施建设前后旅游流、商业特征的对比分析,剖析了该地区RBD的功能,探讨了其未来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环城游憩带正在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乌鲁木齐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城游憩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重庆市为例,给出了重庆市环城游憩带形成的有利条件,将主要的旅游资源分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和建筑与设施4类;对各类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指出了重庆市环城游憩带发展仍然存在交通拥挤、环境质量差、服务态度较差、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开拓出游方式等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近距离旅游需求的日益增强,环城游憩带这一新的旅游空间模式应运而生,而环城游憩带中游憩地的空间拓展也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以北方滨海城市———大连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5处游憩地作为研究样本,运用MapInfo制图软件工具分析并建立旅游地综合性评估模型,从游憩地空间拓展、类型与等级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大连市游憩地空间拓展规律与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市游憩地的空间拓展呈现以下4种规律:一是呈现出"广布+集聚"的特征;二是呈现"市内运动休闲,市郊观光游览"特征;三是游憩地建设基本符合距离衰减规律,而运动休闲游憩地在北部腹地出现了"反距离"现象;四是游憩地分布受地理区位限制.  相似文献   

9.
大连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居民对周边游、近距离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强,环城游憩带理论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近年来,本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等方面,对旅游者的休闲旅游行为研究涉足较少.选取大连市为样本调查地,研究大连市居民的环城游憩行为特征,试图在分析旅游时间、花费、动机、偏好、旅游评价及旅游活动的空间特征等方面的基础上,揭示城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的一般特征,以为我国其他城市的环城游憩活动设计与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揭示山地城市环城游憩带构建的特殊性及其对相邻县域旅游产业的影响机制,以便对指导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首先运用文献归纳法对国内外环城游憩带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结合山地城市的特点,总结出重庆市环城游憩带构建的特殊性;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揭示县域旅游产业系统与环城游憩带的作用面,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乡村性”与“生态性”是环城游憩带的主要特点,交通是否便捷是影响环城游憩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重庆市主城周边区县必须加强“乡村性”与“生态性”的营造,健全旅游交通体系,培育游客良好的“地方感”,才能构成重庆环城游憩带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郑州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层次分析法是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本文以郑州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用层次分析法对其作了定量分析,从而得到每个景点的权重,再用模糊记分法给每个景点打分,最后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得到郑州市环城游憩带各个旅游资源的综合得分情况,并根据得分结果和实际情况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级.  相似文献   

12.
宝鸡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宝鸡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为宝鸡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城市旅游规划空间布局要素分析法.结果 宝鸡城市旅游空间要素相对完整,旅游资源种类较丰富,但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结构不科学,特色不明显,地方优势发挥不足. 结论宝鸡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应从山水城市个性的体现、地方性旅游文化的强化、旅游通道游客感知度的提高、游憩商业中心(RBD)的打造和工业旅游的利用等方面进行合理构建.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分析——以枣庄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居民以城市周围为目的的近距离旅游日益增长状况,选取枣庄5区1市49处旅游地作为研究样本,按照旅游活动性质将旅游地分为5种类型.因枣庄组群城市特征选取枣庄汽车总站和滕州火车站为中心,分别对49处旅游地数据进行城市中心距离、回转半径法与空间分布曲线等旅游计量地理研究,从而得出枣庄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特征.提出了枣庄环城游憩带的"一轴一廊,两翼辉映"的环城市游憩空间格局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主体框架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城市旅游的概念及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了解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的主体框架,并对框架的主要内容,如城市旅游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城市旅游形象、城市特色旅游、城市游憩商业区、环城游憩带、社会资源的旅游化和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等)、城市旅游经济影响的测度、城市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人居环境理论发展基础上,探讨了城乡结合带人居环境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城乡结合带现阶段普遍面临的困境,为城乡结合带人居环境理论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南京市615个休闲旅游点为例,按资源性质与休闲方式将其分为自然游憩类、文化休闲类、康娱游憩类和专项休闲类,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南京市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南京市休闲旅游资源总体呈主城区密集周边城区稀疏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呈显著集聚,4类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程度差异明显;(2)全市休闲旅游资源整体呈大聚集、小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康娱游憩类主要沿传统商圈布局,文化休闲类在空间上分布较为稀疏,自然游憩类总体集聚度不高,专项休闲类具有小聚集、大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3)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尺度依赖性,且各类休闲旅游资源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分布格局不同;(4)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和空间集聚等因素对南京市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十堰市城郊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是城市居民放松休闲的理想场所。建设城郊生态游憩带既能完善城市游憩功能,又能推动十堰市旅游业合理健康的发展。通过对十堰市建设城郊生态游憩带的作用和优势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其建设初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堰市城郊生态游憩带开发的原则、模式和功能分区以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市为案例地,选择23个游憩空间作为分析对象,从本地居民视角切入,以公共交通为主要出行方式,兼顾周边设施,运用Python编程语言和ArcGIS软件,评价了上海市游憩空间可达性发展水平.各个游憩空间30 min以内可达区域占比为5.79%~7.12%,240 min以内可达区域面积占比为46.37%~56.95%.各个游憩空间可达性空间形态可以概括为圈层-树枝状、不对称圈层-树枝状、椭圆-轴向和多中心圈层4种结构类型.研究区范围内游憩者到达23个游憩空间的平均时间为127.05 min,有50%以上区域可在4 h内到达任一游憩空间.陆家嘴周边的游憩设施步行指数最高,外围地区的游憩空间周边尚未形成集聚的游憩设施,步行指数较低.兼顾周边设施的综合可达性差异明显,高分值游憩空间聚集于城市中心地区,低分值游憩空间分布于步行指数较低的外围地区.兼顾周边设施的城市游憩空间公共交通可达性研究,深化了对游憩空间布局均衡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城市旅游的建设重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艳  杨迅周  任杰 《河南科学》2009,27(7):879-882
阐述了城市旅游的概念及其吸引物体系的构建,围绕城市旅游吸引物体系框架,以及城市在商务、会展、购物、观光、休闲等方面发展需求,确定城市旅游的建设重点为特色旅游、游憩商业区、特色街区、环城游憩带和城市旅游产业集群5部分,并针对建设重点提出了城市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真实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真实性包括了游憩者客体因素的原真性和游憩者感知的真实性.本文从游憩者对旅游真实性感知的角度出发,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为案例地,分析了游憩者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真实性感知程度及差异,研究表明:三坊七巷游憩者对其呈现的"舞台真实"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并且认为三坊七巷基本符合心目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