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对杆系结构引入一个描述节点间相互关系的简单矩阵,将所有节点的有关数据组织起来,使某些杆系空间结构、平面结构的手算方法在计算上简便易行,并使具有大量节点的复杂杆系在微型机上计算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2.
将速度投影定理推广到弹性杆,通过定义杆的单位向量,建立了杆端点的位移与杆轴向变形的几何关系,用此关系计算杆系结构的节点位移和建立静不定杆系结构的变形协调方程具有程式化和普遍性的特点,避免了绘制位移图和寻找几何关系的繁琐。算例表明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以平面K型圆钢管搭接节点的试验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试验桁架建立铰接、半铰接和刚接杆系有限元模型,计算受外荷载作用下试验桁架各杆件的轴力.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可知,节点试件腹杆和弦杆轴力的试验平均值更接近半铰接模型的计算结果.进一步弹塑性分析表明,在一定的几何参数条件下,搭接节点腹杆轴力可以根据半铰接模型得到的腹杆内力比例和实际加载量确定.建议在后续的搭接节点试验中,可将非节点区域的腹杆壁厚加大,以便通过弹性方法直接反算杆件轴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空间杆系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空间杆系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图的生成方法 .利用有限元计算结果文件生成变形图、计算截面的内力图、应力图 ,用图形直观地显示杆系结构受力变形的情况及其用户所感兴趣单元上的内力和应力情况 ,并给出了QTZ2 5型塔式起重机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图的生成算例 .该方法生成速度快 ,算法简洁 .  相似文献   

5.
将杆系节点处的平衡条件作为约束条件,利用Lagrange乘子将约束条件引入到以"基面力"和位移对坐标导数表示的余能泛函中,从而将条件驻值问题转化为无条件驻值问题.应用该余能原理可直接计算出杆系在发生大变形时的内力和位移,算例说明余能原理用于杆系大变形的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将高玉臣提出的弹性大变形的纯余能原理(即只含有未知的内力分量)用于杆件系统的内力计算.在杆系变形后的位置建立平衡方程,根据节点的平衡条件,将杆系中的某几个未知力用其余未知力表示,此时应用余能原理无需考虑各杆在相邻边界上的力平衡条件,将有条件驻值转化为无条件驻值问题.在算例中假设各杆变形量与内力呈线性关系,即只考虑几何大变形,将算例所得结果与理论值对比可知二者非常接近,故将纯余能原理用于杆系大变形的计算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个用于VICTOR-9000微机上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结构动力分析程序。程序具有节点和单元数据自动生成及数据的前处理、后处理功能,即可以把输入的数据在计算机屏幕上复原为结构图形,并在图上分批标出各个单元的材料物理特性、断面几何特性、重量参数等,便于正确检查各项输入数据,算得的各阶振型、动力荷载反应的时程曲线都可以用对话式的程序按所要求的内容及比例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或者由点阵打印机打印出来,使得输出数据的整理工作变得非常简单。本程序的力学模型为杆系有限元,用振型迭加方法计算结构动力反应,特征方程用子空间迭代法求解。本程序可用以计算杆系结构的地震反应或其它任意动力荷载下的结构反应。  相似文献   

8.
袁天生 《江西科学》1991,9(2):85-93
介绍了平面曲线杆系结构的电算方法,这个方法可以计算整个平面杆系结构,其中包括连续梁、平面桁架、平面刚架、平面刚铰混合结构、圆曲线平面杆系结构以及部分圆曲线杆部分直杆所组成的平面结构.文中列举了8种结构的计算结果和一座三跨拱桥的全部计算过程.本文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节点连接而成的外形呈平板状的一种空间杆系结构。杆件主要承受轴力,截面尺寸相对较小;各杆件互为支撑,使受力杆件与支撑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构刚度大,整体性好;由于结构组合有规律,大量杆件和节点的形状、尺寸相同,便于工厂化生产和工地安装。  相似文献   

10.
独乐寺辽代建筑结构分析及计算模型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独乐寺辽代建筑铺作层的结构作用,应用Ansys软件建立独乐寺山门的实体模型,总结出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沿铺作中连接构件"斗"的连线斜向传递的规律.提出将此类结构的计算模型简化为杆系模型的原则,即沿传力路径布置杆件,将铺作简化为斜撑与桁架结构.通过山门实体模型与杆系模型在自重荷载下的应力分布比较,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主要结构构件的内力计算中,杆系模型可以取代实体模型.使用上述简化原则建立观音阁杆系计算模型,将观音阁自振频率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表明简化模型亦可用于自振频率的估算.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Agent协同构建分布式并行遗传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并行遗传算法中计算资源的分配问题 ,提出了分布式并行遗传算法结构。它由若干计算节点组成 ,每个节点包含若干运行子遗传算法的计算单元。节点的计算能力依照一定的并行模式映射到单元 ;各子算法则根据一定的拓扑结构进行个体交换。从多 Agent系统的观点看 ,计算单元是独立的 Agent,其并行运行涉及计算资源的分配 ,体现了算法对它们的协调 ;个体的迁移体现了它们之间的协作。并且分析了由两个单元构成的算法在不同并行模式和不同个体迁移因子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瘦客户计算环境下的服务网络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瘦客户计算中的服务端网络架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对等网的服务端网络模型(服务网络)。服务网络以T apestry架构为基础,通过扩展节点服务层次,把瘦客户计算中传统的单服务器模式扩展为多服务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的用户数据的分布和更新算法。该架构模型充分利用了对等网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可以较好地解决瘦客户计算中多服务节点共同提供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云平台正在迅速成为科学应用的重要平台.由于云平台下的节点资源数量非常多,显然他们有很多是不可靠的,这些节点会对EXE的执行和调度任务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本文中,受贝叶斯认知模型的启发和社会学的信任关系模型的引导,笔者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贝叶斯方法的认知信任模型,然后,将这种模型应用到资源调度系统中.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笔者提出的方法能有效的满足云计算对节点资源的信任要求,并且牺牲较少的时间成本,确保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节点资源池中执行云计算任务.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启发式策略的最短路径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讨论经典Dijkstra算法和启发式策略算法(A^*,矩形算法等)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Dijkstra算法的动态方向限制搜索算法用于求解道路网络中两节点之间最短路径.该算法结合人类的搜索思路和动态灵活的处理方式,对最短路径算法的搜索策略进行改进,动态改变搜索限制区域,减少计算时间.该算法不仅可以单独提高计算最短路径的效率,而且与其他算法结合起来还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实际结果证明动态方向限制搜索算法比经典Dijkstra算法减少近50%的搜索节点数和搜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用光线跟踪来合成三维图形需要非常大的运算量,大规模的并行处理,可使合成速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在MIMD机上,系统具有非常好的性能价格比,在MIMD机上实现三维图形的合成需要解决2个关键的问题:1)负载平衡;2)模型数据库的分解,在这篇文章中给出了一种MIMD机上实现三维图形合成的方法,并且提出了一种模型数据库分解的策略,根据光线跟踪一致性的特性,对各节点机的任务进行预估计,使系统的负载得到了  相似文献   

16.
在云计算环境中,大规模并行任务的运行容易造成某些节点负载过重,进而导致整个云计算平台负载不均衡和效率低下。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云计算的分态式自适应负载均衡策略。该策略根据节点的负载度判断节点负载的状态,当节点处于轻度过载或重度过载时,自发地执行过载避免或快速均衡的方法。该策略通过动态调整节点的效益度,使轻度过载的节点能够尽量避免重度过载,重度过载的节点能够快速恢复到正常负载。实验结果表明,分态式自适应负载均衡策略能有效实现云计算系统中的负载均衡,提供高效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从大规模数据库中挖掘非显著性特征数据时,容易产生大量数据通信和中间数据,存在大量交集操作,影响挖掘实时性。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Hadoop分布式架构的非显著性特征数据实时挖掘方法。对数据显著度进行检测,提取非显著性特征;搭建Hadoop分布式架构硬件结构,按照非显著性特征数据挖掘的特性和功能,建立Hadoop分布式架构非显著性特征数据挖掘软件架构;包括交互层、应用层、非显著性特征数据挖掘层和分布式计算层。把大数据集分割为若干数据块,将数据块分配至所有计算节点,依据非显著性特征进行并行计算,将map阶段的本地输出结果合并在一起,降低节点间数据交换量。通过reduce函数把所有计算节点的临时文件合并为垂直项集,求出项支持度。当无更多频繁项集的数据输出时,即可得到非显著性特征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挖掘结果可靠,实时性强。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内容中心网络(CCN)中存在的缓存问题,在内容中心网络和软件定义网络(SDN)的融合架构下,充分利用控制层全局感知和集中控制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软件定义下的CCN缓存决策方法。考虑了中介中心度、内容流行度、节点边缘度和缓存节点存储容量的有限性,引入了控制节点和通信节点的概念,通过控制器缓存决策,使得请求内容在不同的节点进行合理缓存。同时,根据控制节点距离缓存节点和服务器的跳数,找到返回用户请求的最短路径,采用ndnSIM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ALWAYS,LCD两种传统缓存决策策略,该方案可以明显提高缓存命中率,降低路径延展率和缓存替换数,达到了提高CCN缓存效率的目的,有利于内容中心网络及未来网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将大规模软件结构看做一个有向网络图,类看做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类间关系看做是一条连接节点的边,并给出了水电仿真软件的软件网络图.给出了网络节点中介度定义和实例计算.提出了求解节点中介度的BTS算法,给出了10种软件的计算时间.以大型水电仿真系统为例,说明了节点中介度的大小可以反映该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并能为软件开发提供指导意义.发现节点的中介度同出度和入度乘积之间具有递增相关性,并以最小二乘法拟合软件中此相关性而得出其直线斜率.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微入侵检测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分布式计算和集群服务器的架构提出一种分布式微入侵检测系统结构。该结构将M-IDS(Micro-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分布在受保护子网内所有节点机上,各个节点的M-IDS不仅可以独立检测直接入侵,而且可以和中心处理节点合作检测协同入侵。为了使入侵检测系统在具有误用检测优点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引入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误用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