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文爱  李丽凤 《广西科学》2017,24(5):523-528
【目的】柚木肖弄蝶叶蛾(Hyblaea puera Crame)是广西红树林区近年出现的新害虫,为了更好保护红树林,对该虫的生物特性及其防治方法进行相关研究。【方法】观察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活史及其主要天敌;分析虫害的爆发原因及其对红树林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影响,并进行灯诱防治试验。【结果】该虫的幼虫形态在不同龄期、不同世代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雌成虫产卵最多834粒,平均477粒;幼虫在红树林中仅取食危害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老熟幼虫会利用非寄主植物的枝叶来筑巢化蛹,成虫常见吸食白花鬼针草Bidens alba(L.)DC.花蜜;该虫在广西沿海发生11代,不同世代的害虫在陆地植被和红树林之间以及红树林不同斑块间转移危害;虫害爆发时会快速吃光树叶并啃食嫩枝表皮和幼果,对白骨壤生长造成较大影响,且取食危害期间的排泄物会造成滩涂土壤酸化;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结论】柚木肖弄蝶叶蛾对红树林造成的危害极大,有必要对它的发生规律、监测和防治方法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害虫管控的角度从发,当务之急是监测和防治陆岸上柚木上的害虫,避免害虫向红树林区扩散。  相似文献   

2.
云斑天牛成虫在杨树林带中扩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云斑天牛的发生及危害与林分类型,林中位置,虫源地距离及杨树品种等因素有关。观测了成虫在杨树林带中的自然扩散距离,方向及特点。成虫的扩散方向与林下植被丰富度,特别是补充营养寄主的多寡有关。成虫具有较强的飞翔能力,测定了成虫一次持续飞行的时间,距离,高度,速度及方向等。  相似文献   

3.
松突圆蚧自然种群时间序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清市周围松林为研究点,对松突圆蚧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林间种群消长有4个明显的波峰,4月中旬的波峰最突出.全年4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松突圆蚧的高发期.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松突圆蚧自然种群序列和气候序列之间的关系.在福清地区,各个气候主要因子的时间序列不存在自相关关系,相反松突圆蚧种群动态各主要因子之间存在自相关关系.松突圆蚧1龄若虫的死亡率与旬平均温度呈极显著相关.总的虫口死亡率与旬平均温度呈显著相关.降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对松突圆蚧的死亡率相关性不显著.性比与旬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相关.性比与旬平均温度呈显著相关.林间虫口密度与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降水量对初孵若虫的死亡率呈极显著相关,是影响初孵若虫种群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4.
木麻黄是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的先锋树种,而星天牛对木麻黄海防林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选育抗性优良品种是控制星天牛危害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以福建惠安木麻黄种质资源库中48个无性系为测定材料,2010—2012年通过对各木麻黄无性系抗虫能力的林间调查以及林间人工接虫鉴定其抗性的方法,以虫口密度、有虫株率、羽化率及无性系生长情况等为指标,确定了惠13、惠76、惠83等3个无性系为抗虫优良无性系。这3个无性系林木上,星天牛林间幼虫虫口密度小于0.12头/株,有虫株率低于12%,成虫羽化率为0; 幼虫在被人工接种后能生存并到成虫的不超过20%。惠58、惠88等2个无性系为感星天牛的无性系,其虫口密度在1.0头/株以上,有虫株率超过了66%,成虫羽化率在35%以上; 幼虫在被人工接种后能完成生活史的高达60%以上。因此,筛选出的3个抗性无性系可做为抗星天牛的优良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5.
1986至1989年从山东一些林果害虫中分离出10种病毒,它们是赤松毛虫NPV、侧柏松毛虫NPV、灰斑古毒蛾NPV、古毒蛾NPV、杨尺蠖NPV、双齿绿刺蛾NPV、豆天蛾CPV、扬扇舟蛾CPV、侧柏松毛虫CPV、桃天蛾CPV.  相似文献   

6.
利用3S技术,对宁波1974~2009年间6个时相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分类,提取相邻年份不同植被类型与常绿阔叶林转化的区域,并计算每种类型对常绿阔叶林的转化率.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演替规律和经济利益驱动是促成常绿阔叶林37年间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不受人为影响的条件下,它最易与常绿一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相互转化.在此基础上,测算每个时期转入为常绿阔叶林的植被类型与同时期保持为常绿阔叶林类型的距离,并计算5个时期的总平均值.将其按植被类型排序为: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林>针叶林>园地>灌丛>农田.分析结果显示,种源传播和用地历史是影响退化常绿阔叶林群落次生演替方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风场是影响林火蔓延行为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许多林火发生在地形复杂多变的山区,会产生复杂的局部风场。为探究动态风场对林火蔓延预测的影响,以“3·30”西昌泸山森林火灾为研究对象,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模拟动态风场,并与林火蔓延模型耦合。分别将模拟风场和均一风场分别输入林火蔓延模型,基于林火蔓延过程中实际火场范围数据,分析动态风场对林火蔓延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WRF模式和林火蔓延模型考虑了分辨率更高、且更为准确的局部风场,能够实现对森林火灾蔓延的动态模拟。预测得到的火场范围和均一风场相比,与实际范围具有更高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8.
森林种群年龄结构研究在森林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林木种群年龄结构研究在森林种群特征、森林更新、森林演替与动态、森林干扰状况、森林立地以及森林的空间格局等森林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10.
用有限空间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探讨了四川缙云大头茶种胸硐面积的增长规律结果是:大头茶种群在不同林分密度下的纯林中,其胸面积最大增长速度是中密度〉高密度〉低密度,达到最大增长速度的径极范围都在18cm左右,在不同林型中,大头茶种群胸面积的最大增长速度是纯林最大,常绿阔叶林次之,针阔混交林最小,达到最大增长速度的时间以针阔混交林最长,常绿阔叶林次之,纯林最短,还讨论了大头茶种群在不同林分密度下,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