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墨子》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涵盖学科广泛、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古典著作,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思想宝库。早在19世纪,《墨子》就已经成为世界汉学界研究的对象之一;150多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多个《墨子》全译本或节译本,涉及的语言有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朝鲜语(韩语)、日语、波兰语等,其中英译本、日译本较多。随着墨学的复兴,墨学的译介活动更加频繁,《墨子》的国际化传播力度和广度不断加大,但是关于墨学在国际辅助语——世界语语境下的译介和传播研究并不多。本文将在墨学复兴的国际大环境下对《墨子》的世界语译介与国际传播展开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孙诒让的《墨子间诂》被王焕镳誉之为“墨学研究中的旷代之作”,又被罗检秋称为“墨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继承吸取了20世纪以前墨学研究的成果,基本恢复了《墨子》文本的真实面目,为墨学思想的研究和现代价值的挖掘铺平了道路,扫清了障碍,促进五四时期墨学科学价值的被发现和平民学说、逻辑价值的确立,以至引来20世纪30至60年代墨学研究的全面丰收,最终促成墨学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有重视文体的传统。《墨子·大取》云:“夫辞以类行者也,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这里所说的“类”,虽不专指文体类别,但包含有区分文体的内涵。《尚书·毕命》则将“辞尚体要”与“政贵有恒”相提并论,进一步凸显了文体的重要意义。《周礼》、《礼记》等都有关于文体的记述。后人继承这一传统,对文体给予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墨子閒诂》是孙诒让一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不仅集清代墨学研究之大成,更是推动近代以来墨学研究尤其是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空前发展的文本基础。近百年来,中华汉字经历了多次的简化和改革,致使很多学术文本的简化版本和原著繁体版本之间产生理解上的差异,《墨子閒诂》就是最好的例证。该著作的简化版在当前存在两个不同的、使用率都很高的版本:《墨子闲诂》《墨子间诂》。就此,通过辨析简体字和繁体字、通假字和异体字的演变,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从语形、语义、语用上进行合理解释;然后通过考证原作者署此书名时的真实意旨,还原《墨子閒诂》的本义,并给出其简体版本的合理答案:《墨子间诂》。  相似文献   

5.
“自然无为”是道家的基本思想,《老子》与《庄子》中虽都讲“自然无为”,但却在大体一致之中表现出了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把握道家“自然无为”这一思想,也更能体会《老子》、《庄子》的思想特色,以及从《老子》到《庄子》的思想演变。  相似文献   

6.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他的社会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其内涵十分的丰富和广泛。墨子本人也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认为它“上利乎天,中利乎鬼,下利乎人””(《天志》中),如若得以推行,则“譬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兼爱》下)。但是,在笔者看来,“兼爱”理论的提出,却恰恰暴露了墨子作为小生产者利益代言人的虚幻和脆弱,它使得墨子很多有关社会问题的探讨都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儒墨颉颃,百家争鸣。即使是在《墨子》兴盛一时的战国,《墨子》研究亦未完全脱离援墨注儒的藩篱。儒学为宗,《墨子》绝而不息,牢固的儒家正统观念更使得后世的《墨子》研究者很难跳出援墨注儒的窠臼。以致于后世学者立足儒家学说,看墨必提儒、说墨必比儒,赞墨必赞儒。  相似文献   

8.
从前期《大学古本原序》与《大学古本旁释》的“诚意”之教,到后期《大学古本序》与《大学问》倡导的“致良知”说,王阳明的大学思想是由初创逐步发展到成熟的。其间,既括了王阳明恢复《古本大学》并推崇其为达到“万物一体”的道德境界的“大人之学”的努力,也包括了王阳明对《大学》思想内容的重解,以服从其心学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墨子》中假设复句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文章对《墨子》中的假设复句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类研究。假设复句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表示推理、评断、建议和质疑等。  相似文献   

10.
《老子》与《墨子》成书究竟孰先孰后?这问题关系到对上古哲学史演变发展的历程是否能作出准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墨子的数学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揭示了它的起源及本质,探讨了数学与政治、文化及哲学的关系.文章着重阐述墨子是怎样把墨家特有的形式逻辑——辩学,用于数学研究的,并认为在墨子的数学理论中,整体观是基础,抽象性是主要特征,而关于无限的论述则代表着墨子数学思想的最高水平.文中还探讨了墨家衰亡的社会原因,提出一些值得今天借鉴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2.
“宇宙大爆炸假说”与《老子》中“道”的本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宙大爆炸假说”与《老子》中的“道”论相似,“道”的本义似应是“宇宙体积为零”状态;《老子》论“道”的思维方法与现代宇宙论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论《庄子》文本的纵向结构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品一般都是由"言"、"象"、"意"三个层次构成的层层深入的内在审美结构,由于<庄子>公开宣称它是以"藉外论之"的寓言为主的文本,即所谓"寓言十九",因而这一特征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作者总是将某种哲理、旨意寄寓在特定的形象、故事之中,而这特定的形象、故事又通过一定的文学语言描叙出来,这就由表及里自然地形成了"言"(话语)、"象"(形象)、"意"(意蕴)三个层面,共同构成<庄子>文本极为典型、极富诗性、极具魅力的"召唤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夏造冰"是否成功的问题吸引了多位学者的兴趣,或肯定或否定.近期,又有学者或者提出新的解释原理或者说证实古代"夏造冰"法是可以成功的.本文分析指出,新解释是不可行的;所谓新模拟实验采用的条件已经超越了淮南子学派所处的历史阶段所能达到的程度,因此,其结果与淮南子学派的造冰法,毫无干系.  相似文献   

15.
《庄子》的用词可谓多姿多彩、变幻莫测,常常以多种不同的词语来描述同一事物、动作、状态等等,反映出对同一对象多向度的认知特色。因此,应立足于认知的角度对《庄子》的“一物多词”现象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诗经>等传世文献,圣字的本义是聪明睿智,只言才不言德,圣人只是能人而已.根据<论语>与<左传>分析,大约到春秋晚期,圣字开始出现道德含义,圣人是伟人的意思,但当时多数人仍沿用本义.到战国早中期,圣字的变义迅速取代本义,<墨子><老子>的圣字,基本上都是变义,<孟子>的圣字没有一个是本义.从<诗经>到<孟子>,圣人中既有古人,也有当代活人.孔子生前已被人称为圣人,死后有种种尊称,其中"至圣先师"至今确不可易,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17.
《资治通鉴》的成功在于妙选人才,明确分工、统一方法、限定日程、广泛取材、主修裁断等六个方面,《通鉴》为地方志乘提供了范型和诠释学价值,对当今方志的编修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中“有生于无”的命题,郭店竹简本作“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部分学者据此认为,老子只有有无平等的观念而不主张无先于有。对老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以及从哲学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角度来论证,无先于有的观念并不能轻易地从老子那里剔除。“无”与“道”在形上层面同一,因而较“有”优先,有无的对等关系只在形下的经验世界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的是动态通信背景信号生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几种背景信号生成的设想,比较其优缺点,然后重点描述了"FPGA+DDS"方案。此方案虽然总体控制单元设计较为复杂,但兼顾运算速度和灵活性,既满足底层信号处理算法要求,又满足高层系统控制分析的需要,成为此系统设计方案的首选。  相似文献   

20.
"六跪" 辨     
《荀予·劝学》中“蟹六跪而二螯”一句,学界一般认为其中的“六”’字乃“八”字之误。但根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 目》等药物学文献,说明古代确有一种被称为“蛫”或“鼠负”的蟹类动物,“蟹六跪”在荀予时代抑或是实有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