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工荒”现状 “技工荒”2001年起席卷全国,至今盘旋不去。按说,湖南省作为全国第二大劳务输出省,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高达880万人,会不会发生“技工荒”。但大量调查显示,湖南省也为“技工荒”所困,技工在企业职工中所占比重下降,2002年仅37%,比上世纪90年代初降低了l3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75.9%的比例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作为企业中的核心技术人员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作用日益凸显给企业的制度安排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有关人士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技工荒”、“高级技工荒”。人力资本和技工短缺之间到底有什麽样的关系?怎么用人力资本理论来分析这个现象?从而使技工短缺的局面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盘江面临发展的大好时期,企业需要大量技术工人,公司技校担负向生产一线输送大量人才的重任。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招生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技工学校生源的总体质量往往不高,良莠不齐,这不仅使我校所谓的“问题生”,即“后进生”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其组成.其表现、其心理更加复杂,这就使技工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难度更大,任务也更艰巨。重视和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让进入我校读书的每一个学生都成才,不仅是我校当前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一种职责。  相似文献   

4.
王芳 《科技信息》2014,(15):230+294
随着我国机械行业的飞速发展,专业技术工人缺口日益扩大,培养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机械专业技术工人成了当务之急。机械行业专业课理论性较强、内容枯燥,同时技工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基础较差、素质普遍低下、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推行适合技工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如何吸引他们的兴趣,如何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结合学生实际与《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特点和要求,笔者就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方面我国医学人才匮乏,医学生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医学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就业困难问题已经凸现出来。笔者就我国医学人才匮乏与医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技工类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稳定性一直不是很好,一般在工作半年后就会有离职的情况,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技工类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技工类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差的问题展开探讨,分析了稳定率低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技工类院校汽修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该文通过研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环节与人才培养输出(就业工作)的关系,运用单闭环控制方法,提出了“实践课程+企业实践+就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就业模式。一方面通过企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根据就业情况的反馈不断调整完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实践课程建设,使两项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8.
技工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的任务。作为技工学校的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新一代技术工人的使命。所以,技工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9.
邹松林 《科技信息》2012,(18):222-222
当前技工院校数控专业学生,专业水平单一、技能水平欠缺、知识水平较低等表现比较突出,到企业就业后,往往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期,有些还需要企业重新培训。如何把技校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技能人才,弥补当前不足,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流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技工院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技工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数控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李三众 《科技信息》2008,(9):241-241
当前社会对技工的需求,尤其是熟练技工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摇篮,文章针对技校在工作中如何立足能力本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这一根本问题,谈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连续几年的“民工荒”和“技工荒”给高速运转的广东经济敲响了警钟,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急需大批技能型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缓慢,职业技校和培训机构发展困难重重,人才输送严重不足。本文作者从宏观展面上深八分析了我国技能人才供求的现状,利用SWOT方法分析了我省发展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并指出了存在的一屿薄弱环节.强调在实现从“量”和“质”两方面入手解决我省技能人才困境上要勇于冲破传统人才思想樊篱,建立健全人才培训和激励机制,采取多方举措,积极为职业技术人才的发展营造一个成熟健康的经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郭俊杰 《科技资讯》2006,(5):158-159
现代技工学校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广泛就业需要和职业岗位多变化的需要。技工学校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活动和中心环节在技工学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由于某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得目前教学管理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本文探讨了现代技工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谢芳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4):99-101
2009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大幅度增长。一方面为社会带来了大量人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供需矛盾.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就业难的问题。巩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现对于推动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工作中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确立“以就业为中心”的发展现;坚持“以学生为本”,确立“四全”理念;坚持统筹兼顾。确立人的全面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4.
伍佩芳 《科技资讯》2009,(20):181-181
“2+1”的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校企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或技能的人才,有利于实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有利于贫困家庭学生减轻家庭负担,顺利完成学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专业教学与顶岗实习之间如何衔接,其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专业教学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把顶岗实习转变成就业前的高仿真“实战演习”平台提出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针对园林专业的特点,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和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园林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为园林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晓华 《科技资讯》2013,(9):215-218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广州地区技工学校学生就业准备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广州地区技工学校学生在就业准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技工学校学生就业准备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吴恒艺 《科技信息》2010,(5):212-212,218
随着机械行业在中国大地的快速发展,机械人才市场供不应求,一线的技术工人欠缺,技校作为补充技术工人的摇篮,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是我校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它概念多、较抽象,一时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状态,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笔者认为.必须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杜元惠 《科技资讯》2006,(6):128-129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他(她)既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的桥梁。技工学校是培养各行业技术工人的摇篮,技工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校生正处于心理、生理突变的青春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初步奠定准备步入社会各领域的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如何从提高未来技术工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入手,全面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技术水平成为了新时期技校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就目前我校在“为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文教卫生系统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新形势下,运用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采用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管理方式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专业技术特长、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技校毕业生工作在生产和社会实践的第一线,直接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因此法制教育对技工学校的学生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快速了解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技工荒”现象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工荒”现状“技工荒”2001年起席卷全国,至今盘旋不去。按说,湖南省作为全国第二大劳务输出省,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高达880万人,该不会发生“技工荒”。但大量调查显示,湖南省也为“技工荒”所困,技工在企业职工中所占比重下降,2002年仅37%,比上世纪90年代初降低了13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75.9%的比例相去甚远。据2005年第三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湖南省技工缺口很大,在株洲、常德、郴州三市,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分别为2.25、1.53、1.07,职业资格二级(技师)的求人倍率分别为2.18、1.03、4.82,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的求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