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提取困难、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切片循环神经网络(sliced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SRNN)、注意力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 并在CNN中引入批归一化层, 进一步提升网络的识别能力。模型以雷达辐射源信号幅度序列作为输入, 自动提取信号特征, 输出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 SRNN相比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训练速度大大提升, 注意力机制和批归一化层能有效提高识别准确率; 在采用8种常见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的实验中, 所提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仍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HRRP)目标识别中特征提取及识别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堆叠池化融合卷积自编码器(one-dimensional stacked pooling fusion 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 1D SPF-CAE)的识别方法。首先构造一维池化融合卷积自编码器(one-dimensional pooling fusion 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 1D PF-CAE), 在编码阶段, 采用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同时提取不同的编码特征并进行融合来提取HRRP的结构特征; 然后堆叠多个1D PF-CAE形成1D SPF-CAE; 最后使用标签数据对网络进行微调, 实现HRRP目标识别。并使用AdaBound算法优化网络训练来提高识别性能。基于弹道中段目标仿真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征提取能力, 对于HRRP目标识别准确率高、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3.
现有低分辨雷达目标识别方法,通常采用先特征提取、再进行目标分类的两步识别算法,这种算法存在识别率难以提高和方法泛化性不足的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增强条件生成对抗网络(strengthening condi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CGAN)+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低分辨雷达目标一步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CNN自动获取采样数据深层本质特征,无需特征提取,实现对目标的一步识别。为进一步提高小样本条件下的识别效果,基于CGAN理论来提高样本在特征空间的覆盖程度,并对CGAN的判别器进行改进,在损失函数中增加混叠惩戒项,通过SCGAN生成不混叠的生成样本来更好地训练CNN,提高其在小样本条件下的识别能力。仿真对比实验校验了一步识别算法较传统两步识别算法的优越性,以及SCGAN+CNN的低分辨雷达目标一步识别算法在小样本条件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求解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图像重建非线性病态逆问题,提出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 CNN)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通过1D CNN建立了ECT系统独立测量...  相似文献   

5.
传统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往往需要人工提取特征,不仅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而且人为选择的特征不能够保证适用于大多数类型信号的识别,识别精度和识别速度也不能兼顾。针对上述问题,将语音处理领域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卷积长短时深度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deep neural network, CLDNN)引入到辐射源信号的识别中,并将该模型中的长短时记忆层改为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层。模型的输入为原始时间序列数据,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过程均在网络中进行,避免了人工选择特征的不完备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也能够有效识别信号类型,同时与其他模型相比,实现了识别精度和识别速度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调制识别算法在低信噪比下识别率不高的情况,提出双路卷积神经网络级联双向长短时记忆(two-wa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ascaded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TCNN-BiLSTM)网络的调制识别算法。首先,该算法并联不同尺度卷积核的卷积层,提取调制信号不同维度的特征。然后,级联BiLSTM层,对多维特征构建LSTM时间模型。最后,使用softmax分类器完成识别。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结构在加性高斯白噪声和特定信道参数的瑞利衰落信道下,性能要优于基于传统特征和其他网络结构的识别算法。在特定信道参数的瑞利衰落信道下信噪比低至6 dB时,该算法对6种数字调制信号的识别率仍可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7.
针对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HRRP)目标识别中有效表示和特征提取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双谱-谱图特征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DCNN)的识别方法。首先,提取HRRP的双谱-谱图特征表示作为CNN的输入。然后,通过网络训练提取出深层本质特征,实现对雷达目标的识别。最后,对不同特征表示的识别结果进行对比。采用卫星目标实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识别雷达目标,而且与其他常用特征表示相比,双谱-谱图特征表示具有更好的识别准确率和噪声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深度学习在目标识别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提高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目标识别的精度与速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区域全卷积网络(region-based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 R-FCN)结构应用于SAR图像目标识别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数据集较小和数据相似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迁移学习的R-FCN模型用于SAR图像目标识别。对更快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aster R-CNN)和R-FCN进行模型训练及优化,并与所提出的基于迁移学习的改进R-FCN模型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SAR图像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和更快的识别速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雷达目标全极化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HRRP)提取可分性特征时, 利用全部距离单元作为度量尺度无法保留各距离单元具体特征的问题, 在综合利用4个极化通道的舰船目标HRRP信息时选择单个距离单元作为度量尺度。在此基础上, 提出基于Pauli分解, HαAα1分解和结构相似性参数的特征提取方法对目标极化散射矩阵进行特征提取, 并将提取得到的特征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舰船目标HRRP识别方法结合, 利用改进残差结构CNN从极化特征中进一步提取深层可分性特征进行目标识别。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方法能够保留目标全极化HRRP更多特征, 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为检测混杂在地杂波、生物杂波中的天气信号, 提高定量降水精度, 提出了基于残差卷积神经网络(residu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的天气信号检测算法。首先, 将采集的极化参数水平反射率因子、差分反射率、相关系数、差分相移率堆叠为三维数组后进行预处理, 将其分为天气信号与杂波信号。然后, 开发并优化RCNN, 给出详细的网络结构。最后, 通过多次实际的降水过程对所提算法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相比支持向量机以及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所提算法对天气信号的检测效果更好, 并且在不同仰角以及全年的实测数据上均表现出良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低截获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 LPI)雷达脉内波形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析、压缩激励(squeeze excitation, SE)和ResNeXt网络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首先通过Choi-Williams分布(Choi-Williams distribution, CWD)获得雷达时域信号的二维时频图像(time-frequency image, TFI);然后进行TFI预处理降低噪声干扰和频率维的位置分布差异,以适应深度学习网络输入;最后在ResNeXt基础上加入扩张卷积和SE结构提取TFI特征,实现雷达辐射源分类。实验结果表明,SNR低至-8 dB时,该方法对12类常见LPI雷达波形的整体识别准确率依然能达到98.08%。  相似文献   

12.
基于DCNN的弹道中段目标HRRP图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弹道中段目标识别问题,现有的基于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HRRP)的识别方法直接提取一维HRRP(1-dimension HRRP, 1D-HRRP)的整体特征,对局部特征提取能力较弱,且由1D-HRRP数据提取的特征的表达能力有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DCNN)的弹道中段目标HRRP图像识别方法。首先,将1D-HRRP转化为0-1二值图像,从而把数值变化特征转化为图像结构特征;然后,构建DCNN逐层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和共性特征并进行识别;最后,结合Dropout和L2正则化双重机制缓解DCNN过拟合问题,利用AdaBound算法提高DCNN训练收敛速度和识别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HRRP图像的弹道中段目标识别方法比其他12种基于1D-HRRP或二维HRRP(2-dimension HRRP, 2D-HRRP)的识别方法正确率更高,在测试数据集上达到了96.28%,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弹道中段目标识别问题,现有的基于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HRRP)的识别方法直接提取一维HRRP(1-dimension HRRP, 1D-HRRP)的整体特征,对局部特征提取能力较弱,且由1D-HRRP数据提取的特征的表达能力有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DCNN)的弹道中段目标HRRP图像识别方法。首先,将1D-HRRP转化为0-1二值图像,从而把数值变化特征转化为图像结构特征;然后,构建DCNN逐层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和共性特征并进行识别;最后,结合Dropout和L2正则化双重机制缓解DCNN过拟合问题,利用AdaBound算法提高DCNN训练收敛速度和识别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HRRP图像的弹道中段目标识别方法比其他12种基于1D-HRRP或二维HRRP(2-dimension HRRP, 2D-HRRP)的识别方法正确率更高,在测试数据集上达到了96.28%,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低截获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 LPI)雷达作为一种具有强抗干扰能力及低截获特性的新型雷达, 对其精准高效识别已成为雷达对抗一方波形识别的难点。针对该方向主流分类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CNN)的结构智能寻优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CNN的波形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PSO的寻优特性, 可实现较大范围内自动搭建不定层数、不定层类别及层内参数的CNN结构并进行迭代寻优; 采用识别精度及网络复杂度相结合的衡量指标, 可根据需求调整两者比重以实现对精度与轻量性的选择。该算法获取的CNN结构实现了比9种经典CNN结构更好的LPI雷达波形识别效果, 同时避免了波形识别时人工选定CNN超参数缺乏智能性、客观性的问题, 提高了选用CNN结构的适配性及高效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HRRP)序列识别方法依赖于人工特征提取, 并且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存在梯度消失问题, 导致收敛速度慢, 识别精度低。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堆叠长短时记忆(attention-based stacked long short-term memory, Attention-SLSTM)网络模型, 该模型通过堆叠多个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网络层, 实现了HRRP序列更深层次抽象特征的提取; 通过替换模型的激活函数, 减缓了堆叠LSTM(stacked LSTM, SLSTM)模型梯度消失问题; 引入注意力机制计算特征序列的分配权重并用于分类识别步骤, 增强了隐藏层特征的非线性表达能力。模型在雷达目标识别标准数据集MSTAR上多种不同目的的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识别性能, 与多种现有方法对比具有更高的识别率, 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目标识别问题, 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和数据增强的SAR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在训练阶段引入Dropout, 随机删除部分神经元, 增强网络的泛化能力。其次, 在网络中引入L2正则化, 简化模型的同时降低结构风险, 并且能有效地抑制过拟合。然后, 采用Adam优化网络, 提高模型的收敛效率。最后, 采用优选的数据增强方法, 扩充SAR目标数据集, 为网络训练提供更为充足的样本, 进一步提高识别的准确率和模型的泛化性。在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moving and stationary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gnition, MSTAR)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 结果表明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准确率高, 且具有更好的泛化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分类网络难以有效扩展分类数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层残差网络和三元组损失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雷达信号作为深层残差网络的输入,通过一维卷积将雷达信号映射到128维欧几里得空间,得到信号的特征向量;然后利用三元组损失函数调整网络参数,使得同类信号之间特征向量的欧式距离减小而不同类别信号之间的距离增大;最后通过基于样本库的识别算法实现对信号的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分类网络,该方法在保证识别准确率的同时使得模型能够对分类数量进行有效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